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性的历程是艰难曲折、漫长迂回的,其历史是充满创痛的.杨春时、张法、钱永祥等学者都对中国现代性的问题进行过剖析,同时开出了“超越性文化层面的建构”、“依赖中华本土文化重回中心的诉求”和“自由主义价值理想的维护”等药方.但从目前持续的现代性困境来看,停留于学理层面的、单一指出一个方向和一条道路的探讨都显得很无力,我们需要的是一套能于现实、个体和整体多向互动验证的系统原理,而这正是封孝伦教授的新著《生命之思》的价值意义之所在.《生命之思》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用以对个体自我乃至人类生命真相进行反思的独特、简约而又严整的理论模型.以之为镜鉴,人们可以更深入、明晰地认识个体;又能以个体的真切生命经验为镜鉴,推演并确证出人类万千生命整体的普遍逻辑.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突围现代性困境做出努力,还能为转型期中国社会人们精神的危机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面临创新的任务,需要方法论的开掘.国内通常的做法是借用西方政治学的工具来解释政治,并在其中混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在理论创新上步履蹒跚.关系政治,突破常规路径,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辩证法出发,结合系统科学思维,形成了一种融结构、行为与功能分析于一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新框架.在它看来,政治不过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互动生成的一种公共生活:以政治主体、政治权力、政治利益与政治环境等为要素,在政治组织、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等政治结构下,通过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相互作用,实现公共管理的社会现象.这样既可以比较好的解释当代政治实践的新事实,也可以超越传统政治学的视线,初步揭示社会政治中个体与整体互动的规律.关系框架,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的努力,也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学发展力图在研究中将结构、过程和结果相综合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罗明东  邹俊 《学术探索》2003,(11):74-77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维持个体生存、促进个体发展的生命活动,终生教育的目的就是鼓励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学会学习,因此,在人的终生教育过程中,自育和他育作为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必然贯穿其中。本文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对个体发展阶段划分理论为依托,详细阐述了自育和他育的问题,最终目的是培养个体的自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个体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是一个会思考的个体",已成社会学共同体理解社会行为习惯性所忽略的议题。不过,既有文献仍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对个体思考能力的渊源进行了解释,即"生活本能成就现实思考的我""游戏过程成就现实思考的我"以及"生命历程成就现实思考的我"。虽然关于"思考的我"认知表述维度有所差异,但它们还是关注到了个体在现实生活之中所存在的自我分割性张力,即个体在思考能力的内在约束之下,不再仅仅生活在属于自我的世界里,与此同时还生活在与身边人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之中。通过个体与他人互动的行为表现来看,他们在面向互动个体数量变化的认知过程中需要留意特定行为的空间约束限制;此外,个体面向现实生活时,也会存在认识局部社会情境和宏观社会情境的形态问题。其实"思考的个体"并不是社会生活孤立的个体,他不仅仅需要与身边的人打交道,还需要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理解自我所置身的社会情境形态。个体只有先认清自我且拓展到互动的他人,进而延伸到现实的社会情境之中,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兼具能动特性的社会人。简而言之,将密切关联的"自我、交往行为和社会情境"整合起来考虑,能为理解社会行为所忽略的"思考的我"提供一种联结视角。  相似文献   

5.
首先揭示"回沪知青子女"群体的由来与研究现状,主张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对这一群体的能动性开展新的研究,并将生命历程能动性定义为"个体对自身生命轨迹施加重要影响的种种努力"。通过个案研究,追溯回沪知青子女Xu四十年的生活史,聚焦其人生轨迹中的转折点,发现其生命历程能动性嵌入于生命跨度,形成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生命进程,生命历程能动性对轨迹的影响从直接到间接,并作用于较长时域,统合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个体的生命历程往往处于结构与能动的张力中,因而生命历程能动性形成于结构之中:结构的制约性激发个体发挥能动性改变人生,结构的使动性为达到改变的结果提供现实的支持,结构的动态性创造了更多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生命及其意义的总体观点和个体体验,是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的具体体现.运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投射测验和社会科学质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相关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在总体向上的背景中表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向,同时也存在部分令人担忧的消极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徐群  蔡宁伟 《兰州学刊》2005,6(4):72-75
本文首先回溯了职业管理的起源,接着从个体职业管理的第一阶段、组织职业管理的第二阶段、个体与组织及其互动的第三阶段来阐释职业管理的侧重和发展.然后具体阐述了职业管理出现的新现象和发展的新趋势,进而揭示成功职业管理的"双赢"愿景.  相似文献   

8.
张旸 《人文杂志》2012,(5):187-189
德性是人在实践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具有价值特征和生命力量的内在精神品质。德性需要可以被理解为人对自身道德内在精神品质的依赖和要求。重视尊重德性需要的内容及其形成方式所具有的时代性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德性源发的生命性和自我性,任何道德内容的展现及其德性的形成都包含着与个体生命发展逻辑相一致的个人的选择和谋划,是个人追求美好和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戴海容 《学术探索》2013,(10):108-1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演化的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个体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互动交流,从而提高个体参与感与群体感,使得网络个体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网络个体冲突参与者在网络社会的聚合.本文从社会冲突理论出发,参考欧文·戈夫曼的仪式互动理论和兰德尔·科林斯的社会冲突模型,在仪式互动理论和社会冲突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社会冲突视野下网络群体行为的形成路径,对网络环境下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演化过程做出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生命伦理难题的疏解和生命伦理学的建设,须在中国人的医疗生活和生命技术实践的历史经验中获得理解和支持。在对中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路径与当代境况缺乏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在理论层面展开的传统重构和现代转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风险。进一步的研究应拓展"医疗生活史"的研究向度,对中国人的生命观、技术观、医疗与社会健康行动和生命伦理思想的历史渊源、演进形态和当代状况做出准确解释,以此为在生命伦理语境中理解"中国问题"、分析"中国现实"并提出"中国策略"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1.
博客(BLOG)是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新宠儿,它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化途径,已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博客传播中社会化的个体既是社会化的施化主体又是社会化的受化客体,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构成平等双向的互动过程,博客的网络空间使个人的社会性获得空前的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互动与心理的社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理是对人的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把握和体验。不同的个体在社会关系网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个体心理首先是社会人的心理,是社会角色心理。通过社会交往,个体形成社会人的心理和实现个体心理的社会化。在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心理为个体心理所整合,内化为个体心理,另一方面某些个体心理为社会其他成员普遍接受,升华为社会心理,使社会心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具有支配性影响的"马克思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做了"生产本体论"的解读,在实践上产生一系列偏颇和失误.实际上,马克思的经典话语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有一个"生活的生产"的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即在为人们熟知的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等矛盾运动的理论结构层次之上,耸立着一个具有统领地位的"生活的生产"的理论结构层次,据此可以把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诠释为"两结构层次说".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活动即生活和生产活动构成社会的"基本实体",两者的互动生成过程体现为社会发展中工具与价值、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以及社会研究中行动与结构关系的统一.社会发展研究从"生产本位论"的解构到"生活/生产互构论"研究范式的重构,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行动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4.
在新发展格局下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当代中国职业的劳动分工基础和专业技能发展方向都提出了新要求。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并不一定是高度标准化或理性化的,而是要以专业人士的职业自主性为基础,在职业系统的各种生态圈和食物链中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由不同职业之间的社会互动逐渐形成。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新韦伯主义学派的市场控制论、芝加哥学派的职业系统论等职业社会学基本理论对于理解当代中国职业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从对这些理论的借鉴和批判所发展出的一个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经验、以专业技能和职业生态系统为核心内容的职业研究分析框架,有助于阐释新发展格局的劳动分工意义及其对我国各职业的发展、互动和国际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功能是多元化的,它除了有助于个体获得较好职业,增加个体经济收入,进而促进个体向上层社会流动外,还有促进个体社会资本和生活资本获得的功能.个体通过大学生活,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社会资本即结识重要他人、获得更多社会支持、更强归属感,还可以促进个体生活资本的增加,如养成科学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和获得高质量闲暇生活等.我们应该以更加科学、客观的态度看待高等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个体信念和行为的均衡收敛过程,评论了个体层面的学习模型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一是将单个个体在互动过程中的信念和行动收敛过程形式化(强化、信念),运用可控的博弈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并检验其对个体学习调整行为的拟合程度———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和预测现实世界中面临各种特定场景的行为主体的决策过程;一是基于对多个个体间互动关联的调整过程进行模型化,考察多个个体互动过程中策略指导、匹配方式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实验检验其存在性及其作用方式,对现实经济行为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张仲民 《人文杂志》2005,(1):119-124
汪士铎是19世纪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歧视妇女的士大夫,汪氏的<乙丙日记>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信息,也给我们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史层面对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进行考察和分析的条件.通过探讨这些生活史方面的材料,可以看出、也可以更明白汪士铎歧视妇女思想肇因背后的个人生活体验和生存心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内地迁移进疆的汉族人口,同时也有部分少数民族长期居住生活在兵团内.这些民族人口和兵团的汉族人口共居一地,彼此在文化、结构、通婚和相互认知领域频繁交往、互动交流,呈现出较高的融合性.兵团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新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一种模式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外在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个体隶属关系的社区化、青年社会化和社会青年化的互动过程,都对共青团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与条件和共青团自身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为团体提供了生命的源泉和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林衍 《南方论刊》2012,(1):98-99,103
休闲是生命的存在与自由。生命的展开也涉及到休闲生活方式的展开与选择。生命在休闲展开,对个体和社会有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休闲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为休闲为提供保障,休闲教育也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为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就决定了休闲教育的多层次性,在不同层次的地区实行不同层次的休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