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对其中36个国家的18个制造业部门2000-2014年的离岸服务外包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考察离岸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岸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离岸服务外包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但会抑制其技术进步。进一步研究发现,离岸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存在国别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一方面,离岸服务外包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当接包国属性不同时,该效应也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离岸服务外包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技术密集型次之,对资本密集型则不存在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离岸服务外包能够通过促进制造业部门人力资本水平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利用SBM模型的ML指数法测算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对贸易开放如何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的绿色技术溢出存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农业研发投入水平四种吸收能力因素的双重门槛效应.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门槛下,贸易开放的绿色溢出效应的动态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绿色生产率效应.但在农业研发投入水平门槛下,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据此,提出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推进产业对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农业研发投入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日东  曹婧博 《西部论坛》2021,31(5):100-111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制造业两部门的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后发现:在大多数行业和年份中,内外资企业都一定程度上存在技术差距:外资企业技术效率普遍高于内资企业,特别是在高技术和出口依存度大的行业这种差距更加明显;但内资企业表现出更高的技术变化率,内外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呈现收敛趋势,尤其在技术密集度高和出口依存度小行业中,内资企业的技术赶超能力更强;另外,从内外资企业生产率变化率的相关关系来看,两部门技术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并不来自行业内的FDI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内陆双向开放对中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2002-2019年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带有伴随变量的有限混合模型对其经济增长路径存在的异质性进行分析,测算相应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贡献度,可以发现:整体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资本的贡献度最高,投资仍然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但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异质性的关键,研究期内,约有2/3城市增长路径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快的模式转换,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中部地区经济对物质资本的依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政府支出和金融深化存在显著的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外贸易等方式促进生产率增长的国际技术外溢渠道被广泛关注.在此理论背景下,通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我们将R&D资本分为本国本行业R&D资本、本国其他行业R&D资本、外国本行业R&D资本、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并实证研究了它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资本、本国其他行业R&D资本、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平  陈星星 《东南学术》2021,(2):97-1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迈进.新能源资源能否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变化,其驱动因素又具有何种特征,都对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企业数增加近40倍,新能源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效率值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M”形趋势.中国新能源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呈现相反趋势,技术进步变化对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效率变化,新能源企业技术尚未达到生产前沿面.从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看,工业增加值与开放程度对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研发投入和政府规模对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外商直接投资和城镇化水平均对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省分行业的加总数据研究了中国加入WTO之后,不同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发现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高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我们对于外贸依存度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国际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中部和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地大于东部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Baker等开发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从资源错配视角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造成的损失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增长。理论机制检验发现:无论是从行业视角还是从地区视角,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显著加剧了资源错配;但从技术进步来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这表明资源错配效应主导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拓展性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以及产业集中度较高企业生产率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增长和经济进步产生了显著影响。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直接的影响,而创新、研发、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开放度等则是通过影响生产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间接的影响。不论是用研发资本存量代表的创新,还是用专利申请数量代表的创新,对高中低收入国家的生产率都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人力资本、开放度等指标也对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对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影响比对高收入国家的影响大,贸易开放度对所有的国家都有显著影响,而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对生产率没有直接的影响,这可能源于法律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一国实际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生产开放性和要素异质性的前提下,将内外资要素共同融入到生产函数中,运用1995—2003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转型期结构调整的绩效。我们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较明显,而与一些文献认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改善最明显的结论不同,本文发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大。从要素产出水平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规模效应不显著,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处于扩大增长的阶段。劳动要素尤其是内资劳动要素在生产中的产出弹性普遍较高,这启示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不同要素使用比例,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在扩大吸引外资过程中,由注重引进物质资本转向重视外资对我国人才培养和管理理念熏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及其12个细分行业2003—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层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在样本期间内呈波动性增长;技术进步增长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效率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各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四种不同情况。因此,湖北省应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定位,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同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市场主导决定和政府调控引导相结合原则,为农产品加工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制定差异化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3.
改革期间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分析表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在物质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差距是改革以来两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而人力资本存量则表现出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细分的出口产品数据,结合修正的Feenstra方法度量了我国1993-2009年间工业行业出口多样化.我国工业行业的总体出口多样化有明显上升,相对出口多样化大于或等于1的行业从1993年7个增加到2009年的14个;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相对要高于资源或劳动密集型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多样化的年度平均最高,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加工业等出口多样化年度平均值相对最低.进一步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发现我国行业出口多样化显著促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与行业人力资本积累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地区差距尤其是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利用霍尔等发展的分解方法把我国省际劳均产出分解为物质资本密度、人力资本和生产率。我们发现,生产率差异是决定劳均产出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各省在对外开放中的地理优势、二元经济结构、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是影响省际生产率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1-2008年中国工业部门36个行业的统计数据,作者从需求层面出发研究了内外需增长对我国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需增长会显著促进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但是出口增长却与它们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且,这两类需求的变动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内需增长有利于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却不能改善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率;出口增长不利于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改善,但是会对外资企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包括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本研究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生产要素投入依赖较重,全要素生产率依赖较轻,走的是一条相对粗放型的增长道路。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引领中部崛起新跨越:把中部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主导;提高市场化程度,为中部地区经济内生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实现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必须理性考量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于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FDI和进出口总额对于江苏县域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而对于江苏县域技术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出口额和进口额对江苏县域技术效率变化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江苏县域技术变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出口额对江苏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有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进口额对江苏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江苏县域要在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同时,做好优化升级和自我提升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碳排放测算模型,将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性产出纳入全要素分析框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以上海市制造业面板数据为依据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并进行收敛性检验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但存在较为明显的条件收敛,并在不同类属制造业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主要影响因素来看,行业集中度、创新度和规模度对大多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相对显著的影响,而行业外向度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3,(9):43-47
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忽视环境污染要素,不能准确衡量地区农业发展的差异。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我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因此,忽视环境污染因素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方式对我国的农业增长存在生产率高估。各地区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绝对收敛和随机收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不会无条件的自动消失。然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显著的条件收敛性,这意味着通过适当的政策性措施,地区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可以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