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后登场引发职场冲击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校门不到半年,小安就从一家著名的快速消费品跨国公司辞职了。他给出的辞职理由很简单:“这家企业让我很不爽。”这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李先生更加不爽,辞职前小安没有和公司打招呼,是李先生主动给他打电话时才知道他辞职了。这位人力资源总监一说起这件事就有些忿  相似文献   

2.
“谁说开一个超级网银就能管理我所有的银行卡啦?”小王满腹怨言。听说有了超级网银,他跑过好几家银行办理,最初几家银行都说还没开始,直到第四家银行才被明确告知,超级网银不直接对个人开放。  相似文献   

3.
●萌发创业念头用商业情报换报酬   我在银行工作多年,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统计局、银行以及国有企业等单位打了多年交道,各方面关系比较熟悉,对信息管理和电脑网络也比较精通.凭着对市场的敏感和我的个人优势,我毅然从银行辞职出来,决定经营一家“商业情报处“,以实现我创业的梦想.而这个“商业情报处“,其实就是充分利用我所掌握的社会可以对外公开,而又往往没被人引起重视的一些高科技信息和商业信息及个人资源,从合法渠道收集和有偿转让,从中赚取信息费的一个中介机构.   ……  相似文献   

4.
梁利峥 《经理人》2012,(4):96-100
从创业开始,冯军就被外界视为“另类”,连他自己也一直强调是在“看不起”和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从“冯五块”到“假面影帝”,冯军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他也似乎很享受聚光灯下的感觉,用他自我调侃的话说,“没钱做广告,就当是牺牲自己为爱国者这个品牌做广告了。”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主体、银行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委托代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主体努力程度的影响因素和他们之间的双向道德危害风险,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解释创业企业家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的原因,在Casamana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赋予纯金融机构明确的现实定义,构建风险投资主体、创业企业家、银行三方参与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出双向道德风险下的最优权益分配.研究表明,若只有银行投资或银行和风险投资主体同时投资时,存在风险限制,当风险高于限制时,创业企业家不可能贷款成功;若只有风险投资主体投资时,则没有风险限制;若银行和风险投资主体同时投资,他们权益分配的最高限制将低于只有一方投资时所得权益分配的最高限制,风险限制高于只有银行投资时的风险限制;若机构在既无资金也无非资金贡献的情况下瓜分风险投资利益,将导致创业企业家努力程度降低;银行、风险投资主体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参与风险投资时,风险投资主体的最优权益安排与风险投资主体和创业企业家的生产力有关,随着风险投资主体生产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创业企业家生产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创业时代某银行老奸巨滑的董事长,80岁生日时开了一个宴会。出席者之一问他:“当初银行成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7.
许陈静 《领导文萃》2011,(14):54-57
周小川的影响力毋庸置疑。自从2009年3月23日那篇震惊全球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发表以来,他在国际上的称号就从“人民币先生”变成了“世界元先生”。世界各国的银行家、企业家乃至领导人,都想见他。  相似文献   

8.
真是天赐良机,世界各地大小官员辞职声此起彼伏。使得笔者准备创立的一门应用政治学科——辞职政治学有了大好前途。由于这涉及“官”与“民”的连锁嬗变,作为辞职政治学灵活边际的拓展手段,“官民关系学”也顺理成章地被纳入了视野。  相似文献   

9.
陈实 《经理人》2007,(12):114-115
餐饮业如今变得很热门,众多企业都盘算着如何扩张直至上市。 杜松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看中北京饮食市场的一个空白点,他要用真正的野生海鲜填补这个空白。杜松从厨师做起,接着在国有宾馆做了五年的总经理,后来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现在,他已有了几家自己任董事长的宾馆、酒楼,它们开在舟山、宁波,开在了上海,现在开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0.
幼年的阿里尔很害羞,很内向,跟父亲一样不合群。从很小的时候,阿里尔·沙龙就痛苦地感受到横亘在父母和社区其他家庭之间的鸿沟,他是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他和朋友们只在村里的空地一起玩耍,却不会互相邀请去家里玩。阿里尔·沙龙后来承认这种疏离曾经令他很痛苦:“我总是在想‘他们的家’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1.
孙连才 《经理人》2010,(9):30-30
惠普CEO赫德性骚扰门后,惠普首席法律顾问霍尔斯顿称,虽然调查显示CEO赫德并没有违反公司有关性骚扰的规定,但已查实他有申报虚假发票的行为,这让董事会确信他已“无法有效领导公司业务,因此必须辞职”。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杨国梁明显感受到和自己“抢饭碗”的银行多了起来。仅仅在核心区就有14家商业银行设立了分支机构。以前银行不屑一顾的小微企业成了“香饽饽”,这是中关村才独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不计前嫌     
1998年的一天中午,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和人力资源部部长盖勒一起在公司用餐。此时,盖勒的手机突然响起,打来电话的是已经辞职一年的研发天才尼万斯。他曾在苹果公司任职达10年之久。当初他辞职时,盖勒和乔布斯曾百般挽留,而他却仍坚持离开。
  尼万斯以醉酒的语气说:“我很后悔离开苹果公司。一年来,我换了两份工作,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的很多创意都无法付诸实践。现在我感到很迷茫,想重返公司,可以吗?”  相似文献   

14.
一位从美国考察回来的老师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老师让学生画理想中的苹果,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生活中苹果的本来面目精心创作,可有一位学生居然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老师先是很惊喜地赞扬该学生的作品很有个性,接着请他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们家经常买苹果,但我讨厌那些圆圆的家伙,因为它们老是要从茶几上滚下来,我不得不爬到桌子、柜子底下去捡,太麻烦了,要是有方苹果……”“很好,还有没有别的理由呢?”“方苹果比圆苹果削起来方便多了!”“说得太好了,还有呢?”“圆苹果装在箱子里很占地方,要是有方苹果,箱子可以装得更多!”“好极了,你的设想很有创意,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能培育出自己理想的方苹果来,到时候我们一定来为你庆贺!”  相似文献   

15.
碧红 《领导广角》2003,(4):26-28
“他曾在农村当过8年农民,连肉也吃不上”;“这不就是我心中的他吗?很纯朴又很有思想”;“他既是我的夫君。又是我的兄长和朋友”;“女儿很像他,也和他最亲”。  相似文献   

16.
由于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许多国家均放松了银行监管。然而一旦爆发危机,又加大银行监管,于是银行业监管就陷入了一个“银行竞争力下降—放松监管—银行爆发危机—增强监管—银行竞争力下降—放松监管”的死循环中。本文通过对于中国14家上市银行分析,探求银行是否有监管资本套利行为。  相似文献   

17.
黎冲森 《经理人》2011,(2):86-87
“开公司的确是个很美好的经历,但同时也是艰巨而可怕的。如果那么容易,很多人就会去做了。另外,只有让你自己都感到可怕的东西才会让你更强大。”开过4家公司、曾任职于另外3家公司董事会的盖伊·川崎(Guy Kawasaki)对创业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已而立之年的李万虎在改革大潮的激荡下.萌生出了“不安份”的念头,他当时是四川安岳县水电局的一名合同制技术员,因工作出色,局里决定把他转为正式国家干部,为此,亲朋好友、家属都替他高兴,出乎预料的是,万虎本人对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却作出了令亲人吃惊的抉择:辞职下海。单位领导劝其不要因一时冲动而被海水吞没;亲朋好友说他“太傻”,  相似文献   

19.
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营业绩不错,员工工作环境舒适,公司很有“面子”。可是公司也从一家没“面子”的创业型公司变成了一家有“面子”的守业型公司。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0,(22):18-18
上海目前发布《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业的实施意见》,创新性地提出支持“-1岁到0岁”创业的“创业苗圃”计划,并将扶持范围扩大到“3岁+”(即已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