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心瑜 《理论界》2020,(9):97-104
清代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肩负察举官邪的重任,因而监察御史的选拔机制也格外严格。准许考选的官员范围、选取程序和负责的部门均有细致而严密的规定,且皇帝牢牢把握最终决定权。与选拔机制相对应,嘉庆元年至十年的监察御史群体具有出身正途、曾任京官和一定为官资历的普遍特点。监察御史的选拔制度和御史群体的实际特点揭示了清代统治者对都察院监察官的期待:监察官应当人情练达、谙熟官场,出身清白而品行高尚,为官经验有助于发觉蹊跷之处,而较高的道德标准则使得他们不惮于揭发检举。适格的监察官群体对于监察制度的良好运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代政治重尚谏 ,在谏官的任职资格中 ,文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唐代谏官的任职制诰中 ,有文学与学术并举、文学与政能并举、文学与德行并举三种现象。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综合了儒、吏、行、史诸方面 ,超越了纯粹的艺术范畴 ,赋予了文学和文学家重大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3.
宋代在科举考试中设置监试官制度源自五代后周之制。南宋在延续宋初发解试监试官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在类省试、省试别头试和省试大院试中设置监试官。嘉定十三年(1220),宋廷首次在省试中设置监试官,并任命了监试人员。省试监试官由同知贡举改任,地位高于同知贡举,且全部以台谏官充任。宋代省试监试官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专职化发展过程,先以台谏官临时监督考官的违规行为,再以台谏官出任同知贡举监督其他考官,最后将以台谏官出任的同知贡举改名为监试官,专门负责监督其他考官。  相似文献   

4.
傅绍良 《人文杂志》2006,(5):95-101
由于在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文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文学家以其所秉有的文才成为谏官队伍中的主力。尽管唐代君王基本都有求言纳谏的意识,但在不同的时代,谏诤风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了唐代文学家的人生轨迹,改变了他们的政治命运。可以说,唐代文学家的政治命运折射着唐代的政治风气和唐王朝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古代监察官作为皇帝的耳目,拥有许多大权,对其权力的监督管理将直接关系到吏治的成败。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监察官的选拔任用、回避奖惩制度作了许多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其中的合理因素当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试论西夏谏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谏官制度是西夏专制君主政体的构成部分之一 ,西夏谏官的主要职责是规劝君过、劝谏皇帝过失。本文根据西夏文和汉文史籍的有关记载 ,探讨了西夏谏官的职位设置和职级 ,以及谏官的谏诤范围、职责和有关处罚规定 ,通过列举西夏谏官的谏诤实践 ,阐述了西夏谏官在西夏建国前后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通过实践阐述了西夏谏官制度消极的一面 ,从而得出结论 :纳谏者兴 ,拒谏者亡  相似文献   

7.
由汉代历魏晋南北朝延续到唐代的掖庭,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宫廷监狱与籍没犯罪官吏家属的机构,也是皇帝后、妃选取和产生的重要场所,形成一个绵延千年的特殊后宫机构。它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对女性的压迫的一种重要机构,而且在历代王朝的宫廷政治中也发挥着特殊的影响。因此,对于汉唐时期掖庭制度的发展与变迁,应是值得研究的。《唐六典》叙述掖庭的变迁历史时说:掖庭,《诗》之巷伯也。至秦为永巷,汉武帝更名掖庭,有令、丞,后汉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掌后宫贵人,众采女事。魏晋并有掖庭令,而非宦者。后魏有掖庭监,北车长秋寺统…  相似文献   

8.
北朝的军事监察官主要有监军和军司,其次是军副和催军使者。监军的职责主要是催督地方军事,参与主将的军事谋划和为军人录勋。军司的职责是为军人录勋、节度诸军、统兵作战和参与军政谋议。  相似文献   

9.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选拔培养县级党政一把手县级党政一把手的必备素质,是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在县级党政一把手这一岗位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素质──要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县级党政一把手只有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电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县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  相似文献   

10.
政府机构改革的职责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实 《江海学刊》2020,(1):113-118
政府机构改革是新时代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优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政府机构改革需要以政府职责为逻辑起点,并将其作为改革的前提条件、检验标准和指导要素。职责理念滞后和职责执行偏差是政府机构改革进程中的两个困点。因此,应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明确纵向职责与横向职责双向度的基础上,形成政府机构改革的职责理念,并将其贯穿于纵向职责逻辑下的政府机构改革与横向职责逻辑下的政府机构协调之中。同时,强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双化"条件下政府职责在机构设置与改革中的合理定位,推动政府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吸取元亡的教训,认为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贿赂公行,甚至监察百僚的御史也沾染了恶习。因此,他很重视台谏官的建设。朱元璋沿袭元制,设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更置都察院,长官为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职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御史为监察官,是天子耳目,代天子巡按各地,官职虽卑,仅为七品,  相似文献   

12.
汤毅平 《湖南社会科学》2003,(1):160-161,156
一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文武百官的控制 ,非常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宋代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和谏院 ,简称台谏。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分置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职。谏官组织机构至宋仁宗时始从中书省、门下省独立出来 ,称“谏院”。宋代中央监察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其变化之大 ,莫过于台谏逐渐合流为一。宋以前 ,御史的弹劾和谏官的谏诤 ,区别是很大的。谏诤对象为人君 ,弹劾对象则为文武百官 ;谏诤对事 ,弹劾对人 ;弹劾具有司法性质的强制力 ,谏诤没有约束力 ,只是对皇帝的建…  相似文献   

13.
监察官吏的选拔制度古已有之。在封建监察制度建立初始的秦汉时期,封建王朝是制定了监察官吏的选拔、任用、奖惩等办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增设了一批如校事刺奸、丞相左丞等新的监察职官。唐代对以卑察尊的体制作了重大改革,泛监察官吏分为高、中、低三类。对于高级监察官员,提高他们的官等。如御史大夫,其官等起初为从三品,提高到正三品。宋朝建立以后,在吏部之外另设一个考课院(后改为审宫院)“以分中书之权”,与此同时,废除了唐代宰相推任御史的制度,改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的官吏铨选机构大都是都察院和吏部共同管理,台官的任用则主要由都察院掌握。清承明制,制定了《钦定台规》,对严格选拔监察官吏有了很大发展。由此观之,历代监察官吏的领导体制虽  相似文献   

14.
唐代京师长安的治安问题郭绍林洛阳师专历史系唐代京师长安是李唐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治安的好坏关系到政权的存亡和社会的安危。因此,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加强治安方面的管束、防范和打击。本文拟对此加以论述。一、南北衙兵的治安职责天子禁军有所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考察了主审法官责任制的典型模式 :青岛模式、武汉模式、沈阳模式、通化模式、襄樊模式、新疆模式。在借鉴、参考各地做法 ,结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主审法官责任制的设计 :明确选拔主审法官的原则 ;确定主审法官的要求、条件和程序 ;量化选拔标准 ;强化审判长的职责 ;动态考核 ,实行淘汰递补制  相似文献   

16.
谭华飞同志是1981年担任灵山县化肥厂厂长的。他上任后以改革的精神治厂,首先进行了组织建设,选拔一批有文化、有干劲、有经验、较年轻的干部职工充实中下层领导班子,精简了机构,落实了领导干部的职责和权利,把企业行政、党委以及职代会的关系理顺,严格按照“三个暂行条例”规  相似文献   

17.
唐代监察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代之后,监察制度不断完善。到唐代,监察制度已基本完备,不仅监察机构和职责分工更细,而且监察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和全面。唐代监察制度为此后中国历代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只能是封建专制皇权的附庸和工具。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左右藏是唐朝的国库,是唐王朝经济基础的象征,但对此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葛承雍在《人文杂志》一九九○年第五期发表如题文章,填补了此项空白,文章指出:唐代左藏掌管全国赋调之正数钱物,右藏掌邦国宝货,即各地贡品。左藏财赋的收入,在不同时期多次变化,但库储基本分为租税、财产税和杂税,左藏的各项财赋支出,主要是维持朝廷机构的存在和政务  相似文献   

19.
唐代少府为九卿之一,少府监主要职能是管理组织手工业者及各种手工业生产,少府监辖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织染署、掌冶署五署,执掌各有不同。唐代统治者根据统治的需要对少府监的职掌不断地进行调整,涉及诸多行业,其职能有时与其他部门职能重叠,但并不常见。政治机构的流变实现了国家职能的变迁,反映出经济的变迁,唐代少府监职能的调整对于唐代手工业的影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0.
试论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从秦开始,始有明确的设官分司。汉承秦制,西汉的监察制度在秦制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革。秦汉的监察官员就其握有的赫赫权力和独立行施职责来看,都是后世封建王朝鲜能与之为比的。他们确实发挥了监察官的督察弹劾的积极作用,从而维护了朝纲法纪,成为封建制度的一批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