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近代中国,按科学说法,应起自1840年,终于1949年。现拟按习惯说法,仅就1840——1919年间中国“半封建”问题,略陈管见。 中国原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自从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了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所谓半殖民地,就是“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半殖民地是从独立国过渡到殖民地的“中间”形式,追逐垄断利益驱使资本帝国主义力图把半殖民地变成自己完全支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也正是朝着殖民地的方向演化的,诸如英国侵占的香港,日本鲸吞的台湾,均已沦为殖民地。不过就整个中国来说,这还只限于局部的而尚未引发全局性的演化,仅仅属于量变中部分质变的范畴。 近代中国在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同时,逐步地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是公认的历史事实。问题在于,“半封建”是否等同于“半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是否“半封建”的演化趋向? 在世界历史上,似乎存在过两种类型的“半封建”,一种是英法式的,一种是中国式的,两者既有共性,又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过帝国主义掠夺、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罪恶行径,在分析批判中作过专门论述。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在当时仅仅还在开始形成阶段,它不可能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存在决定意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反映这种经济的理论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出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列宁研究过这种社会的经济形态,指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列宁选集》第2卷第800页)。同时,在他的许多讲话、报告和文章中揭露过各帝国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问题,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中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形成的。有的教科书明确提出:1840—1894年是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时期,1894—1927年为半殖地半封建经济形成时期,1927—1949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发生和发展时期。他们这样主张的理由是,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商品侵略,而商品侵路不能改变中国社会经济的内部结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直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和财政金融命脉,中国  相似文献   

4.
这里近代的概念,是指1840-1949年。关于这近110年间中国的经济史,我认为,大体上是应该分作三个阶段的。要探讨近代中国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必然又会涉及到人们久已认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个政治概念,半封建是经济概念。所谓“半殖民地”,是指外国资本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所谓“半封建”,是指“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①。如果说外来的政治因素在规定…  相似文献   

5.
方小年 《文史哲》2002,1(4):131-135
“半封建”与“半殖民地”两个概念均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简单地认为“半殖民地”仅指国家政治地位的变化 ,“半封建”仅指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二者都是片面的。由此否认半殖民地不是社会经济形态 ,不能用以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社会,在这种特殊的社会中要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首先要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政治条件。因此,变革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中心内容及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社会主义范围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空间范围现阶段就是指中国,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这是由中国近代的历史和现状所决定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第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它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不同。旧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商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出现了军阀之间连年争战的奇怪现象:先是北洋军阀各派之间大打出手,随后就是国民党新军阀各派之间混战不休。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分裂和战争此伏彼起,接连不断。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各派军阀相互争战不休的奇怪现象,根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经济。 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促使中国发生、发展了资本主义因素;然而还没有把这种自然经济彻底摧毁。据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五年对安徽等七省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从军事到经济、到政治、到文化,汹涌而至,不断闯入古老帝国的门户。中国自此不可逆转地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剧命运,走上一条剪不断理还乱的歧途。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社会矛盾产生了新的组合,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于整个近代历史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商事习惯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商事习惯变迁严昌洪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由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有一部分地方沦为了殖民地)的同时,封建社会在外力和内力的作用下,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社会,传统农业社会也开始了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过渡。这就是在世界资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的继续。作者认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一种低级的特殊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一)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两国国力强弱的总比较。重要的两国战争,往往决定着两国的命运与前途。中日甲午战争,正是决定近代中国和近代日本的命运与前途的一次战争。打败了的中国,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深渊,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几代人民吃足了苦头。打胜了的日本,便一跃而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称  相似文献   

13.
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民主与科学是这种文化的核心。然而由于中国近代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资本主义文化并没有得到正常充分的发育,直到历史撞开现代社会的大门时,民主与科学才被明确提出来。近代社会没有解决好的任务留给了现代,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使一些人产生了误解,把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4.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旧中国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逐渐形成。同沿海地区相比,山西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要晚得多。其现代工业则迟至十九世纪开始萌芽,较河北晚了二十多年。昔阳县,更由于地处偏僻的太行山区腹地,交通极为不便,闭关自守的封建经济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的影响微不足道。直到解放,农业生产仍留在以人力、畜力为基本动力、以铁水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工具的阶段。农业  相似文献   

15.
一五四运动四十周年了。四十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排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荆棘,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使中国陷入黑暗痛苦的深渊,面临着这样强大的敌人,我国人民曾  相似文献   

16.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则受这个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资本主义的特点决定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点。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兴起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主要不是由工场手工业直接转化而来,有的是由普通工商业者投资设立,有的是通过官办以及官私结合的形式和由买  相似文献   

17.
李芳  龚志伟 《理论界》2004,(1):19-19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毛泽东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连接。“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两重性的,它既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对立物,被压迫、被束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同时又通过同它们的联系得到生存的某些条件,遇到一定时机且能获得短暂的发展,但是它在整个社会经济成份中永远不能占主要地位。被帝国主义严重侵略和控制的封建落后国家,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没有力量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只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前途,而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前途。这是帝国主义时期被压迫民族的历史发展规律。从旧中国荣家资本的发展情况,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民族资本主义的这种命运。  相似文献   

19.
国情,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体。正确认识基本国情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两位中国革命史上的杰出领导者对于中国的国情都有真知灼见,历史证明,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是透彻的,指导方向是正确的。1939年冬,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对于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一针见血地指出:“自从一八四O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89页)而促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接着,毛泽东又对半殖民…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景颇族社会的半部落半封建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近代景颇族社会是从部落或部落联盟社会向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社会过渡的,因它既脱胎于部落社会,又受封建社会的强烈影响,故一方面保留着原始部落社会的许多痕迹,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封建领主、地主制的不少特征,许多尚未消亡的而且是比较浓厚的部落因素与发展着的封建社会诸因素同时并存。若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作些比较,中国有些城市资本主义发展快,帝国主义势力强,而有些地区则封建势力强,还有一些处于部落、奴隶、农奴等历史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但起主导作用的政权是封建的和殖民地的结合体,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参照这个结论去观察认识景颇族近代社会性质,认为用“半部落半封建”来反映更恰当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