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伟民 《经理人》2007,(1):136-138
“Polo”一词是英文中马球的意思。马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发源在古代印度,直到19世纪中期才传到了英国。也有人说和马球渊源很深的是中国,中国古代称马球为“击鞠”,曾在唐宋时盛行一时。  相似文献   

2.
点、线、面     
刘墉 《领导文萃》2008,(14):39-39
有人说中国人是一个讲究“面”,而不讲究“点”和“线”的民族。其实在某些方面,它倒不失为一种优点,譬如艺术,中国没有精确的透视学,但是绘画不失远近高低之感,禅学、老庄虽然玄奥,但是更能直指人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以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能参最上禅机。”  相似文献   

3.
“五四”距今已经80年了,而人们对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却依然莫衷一是。有人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有人说是青年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有人说是自由主义的人权运动;有人说是民族主义的国权运动。混淆的根本原因是把五四运动和与之同时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搅在了一起。本文指出:这两个运动的演员有所重叠,却是脚本不同的两出历史活剧。两个运动代表了现代中国人思想上的两种觉悟,虽然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其中的一种遮盖了另一种。对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同异,历来有四种不同的阐释,支撑这些阐释的是四种相互角逐的政治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胡春华屡创中国政坛“第一”:2006年11月,43岁的他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正部级官员;2009年1月,46岁的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长;2009年11月出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让他再次成为省市一把手中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5.
代晓灵 《领导文萃》2009,(16):19-23
在当今这个“多点崛起”的时代里,世界为何偏偏对中国焦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行为逻辑、政治和文明主张没有系统的、全面的、令人信服的展示和表达”,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邓小平认为,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要求我们对发展问题首先应当从政治角度去看,不能把经济问题只看成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他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这为我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政治价值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出于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7.
丁学良 《领导文萃》2008,(22):36-37
如果问个问题:1949年以后的中国,哪一个政治概念是使用最频繁的?只要静下心来稍微想想,就会答道:是“人民”。  相似文献   

8.
黄明 《决策导刊》2005,(5):13-14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巫山结合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一流”的指导性共性标准,即:“政治坚定,党性一流;勤奋学习,工作一流;坚持宗旨,服务一流;艰苦奋斗,作风一流”。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2006年是中国的国产电影年。理由当然多多:一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最高票房已连续数年被国产影片“占领”,2006年更是遥遥领先——《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墨攻》的国内票房均相继过亿;二是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2004年国产电影票房突破8.25亿元,首次超过了进口大片,吃下55%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0.
时政     
说起文化大家都不陌生。大凡读过书的人都认为文化代表知识或品味.文化是思想、艺术或技术,文化是一种象征。“知识分子”是对文化人的概括,“文化人”则含有儒雅、谦谦君子之暗示。中国文化深厚如望不穿的地窖,有人说它醇香,有人叫它酸臭,也有人说它不香不臭。后者是中国的传统“中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1.
“李约瑟难题”,质询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钱学森之问”,质问为什么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回答“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需要从研究中国科教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入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综合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我们习惯了社会学家谈论贫富分化,实际上,经济学家来剖析这个话题时别有一种锐利。收入分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模糊问题”,但是某些经济学家对此讳莫如深。有人公开反对调整社会分配关系,说这是“小农平均主义,红眼病,民粹主义”;有人以“效率第一”反对“社会公正”,说这样会“造成历史倒退”;有人宣布“经济学无道德”,主张“价值中立”,但是回避对中国的收入分配作实证研究。中国许多经济学家对寻租进行估计,数量是惊人的。我关于“权力资本化”的实证性研究,估计20年来利用权力转移的资产有3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6年的国…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国家公务员廉政、勤政,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创新考核办法.取得了新的进展。日前,有消息称,深圳将建廉政公积金制,不出问题的公务员有望在退休时拿到100万元至200万元的廉政公积金。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推行“廉政金”是制度创新:有人认为是在“作秀”摆花架子.违反法律精神;也有人认为在我国目前特定的国情下可以探索.总结完善。但不管怎样,热评之下.我们仍然需要对此进行理性和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顾雏军,“顾氏制冷剂”的缔造者。他用几亿资金吞并了市值几十亿的企业,上演了“四两拨千斤”的并购神话。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代“资本运作高手”,有人称他为中国的“资本教父”。但是在法律风险面前,他自己把自己打到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的人生境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与道家“入世”与“出世”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既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在人生道路上,在两难选择的十字路口的一种悲哀和无奈,也让我们看到了文人在“进”与“遐”的人生旅途中显现的超凡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王维刚 《科学咨询》2010,(18):119-119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立足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原则,力求提高课堂效益。“边学边导、边练边清”的“四边”政治课堂教学体现三原则、四环节。三原则是:学生自学为主体、学生训练为主线、学生发展为主旨,四环节是:目标揭示、学法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巡导;学生展示、教师精导;边练边清、巩固提升。现就“四边”互动政治课堂教学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秦德君 《决策》2014,(10):13-13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谈到中国问题时曾提出过“十大忠告”,其中一条是“中国必须让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他认为:“如果权力由法律来约束,如果任何权力的滥用都可以追溯责任,那么腐败就不会威胁到秩序和稳定。”的确,如果从中国发展的内在结构看,真正影响未来发展和稳定的,是吏治问题而不是其他。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很早就有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不仅可以是一种哲学上的命题,在探索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突出人的地位;更可以、更应该是一种政治上的命题,并常常以“以民为本”出现,用以说明在君与民的关系中强调民的作用,使其成为指导政府发挥作用的一种本质性的基础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此外,还有“致事”、“致政”等雅称。  相似文献   

20.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改革时代政治发展回顾在《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一文中,我提出了分析中国大陆政治发展的“结构/群体分析模型”,其中“结构模型”关注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变化,关注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其相互关系。“群体模型”关注社会的群体结构及其演变,关注各个群体的处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希望通过对结构和群体两个维度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过去25年中国大陆的政治变迁。改革的初始条件会对改革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在毛时代,在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对比格局中,政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更为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