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莱辛的《拉奥孔》专论“诗画异质”,成为西方近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开端。朱光潜和钱锺书都以莱辛《拉奥孔》“诗画异质论”为契机,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从比较学上看,莱辛《拉奥孔》对于“诗”和“画”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本身属于比较性质,而由《拉奥孔》引发的朱光潜的《诗论》和钱锺书的《读〈拉奥孔〉》则堪称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典范。本文从比较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展开朱光潜和钱锺书对于莱辛“诗画异质说”的比较分析,并就其中涉及的理论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拉奥孔》的三个副标题中,希腊文的普鲁塔克引语作为第二副标题位于中间位置。引文的表面意思涉及诗与画的差别,深层的问题意识却涉及古今之间的诗歌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普鲁塔克和莱辛这类处在古今交汇时代的思想家、行动者和教育家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解读莱辛对普鲁塔克的征引,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拉奥孔》中关于诗画界限的讨论,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拉奥孔》背后所蕴藏的关于古今关系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细读《拉奥孔》,从诗与画的界限、美与真的冲突,从与温克尔曼的古典美理论同与不同的原因以及他们在“古今之争”中的各自地位,阐述莱辛在“古今之争”中美学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拉奥孔在诗与雕塑中──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美学法则马力“拉奥孔”在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早是一个人的名字,在西方古典雕塑中是一座著名雕像群的名字,到18世纪又成了德国美学家莱辛的美学专著的书名。“拉奥孔”做为一种艺术的题材,得到西方美学史如此的重视,确实...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德国文学是唯一始发于评论的文学,那么莱辛就是导致德国民族文学诞生的一员猛将.因为莱辛的美学是一种评论、批判的美学,充满着炽烈的战斗热情.海涅说得好,莱辛这个人就是对他的时代的一个生动的批判,他的一生就是论战的一生.莱辛在《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中对高特舍特的批判,在《拉奥孔》中对温克尔曼的批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谈及中西方的美学时,都会考虑到诗与画的关系.在西方,人们注重诗画的异处与特点,中国则更注重诗画同一.本文分析了莱辛<拉奥孔>的诗画美学观及其与王维诗画美学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由莱辛《拉奥孔》关于造型艺术(“画”)时空特性的观点,引发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本体特征的思考:以现代时空观对传统书法艺术进行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8.
莱辛的美学名著《拉奥孔》创作于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德国。在书中,莱辛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深刻地揭示了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向当时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主义及其静观人生的诗画一致说提出了挑战,为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确立了新型的艺术理想,不仅在文学界,而且在美学界、艺术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拉奥孔》向死气沉沉的德国思想界注入了一系列清新的气息,不但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即使在今天仍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化哀号为叹息莱辛在《拉奥孔》这部艺术论著中就拉奥孔雕像的塑造说过这样的话:“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就“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是一个深刻而精辟的艺术见解,它不仅适用于雕塑,而同样也适用于艺术的其他样式与门类。化哀号为叹息是莱辛为了追求艺术要服从美的首要规律而提出来的一种主张。因为艺术创作不是生活的简单摹制与自然形态的翻板,它需要对客观生活进行概括、提  相似文献   

10.
莱辛(Lessing,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高潮中的杰出的美学思想家。《拉奥孔》是他的代表性论著之一。综观该书,莱辛的美学思想理论基础和原则,非但贯穿其中,而且自成一系统,并不如他自称为“偶然感想”。本文试图从美、丑、崇高等美学范畴和概念入手,初步整理、研究莱辛的美学理论基础和原则,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14.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5.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9.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