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视为19世纪末上流社会的"御用文人"的保罗·布尔热,是法国心理分析小说的鼻祖,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以独特的心理分析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代青年人的彷徨与苦闷,在法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19世纪末心理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诞生的主要影响,重点分析了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美国的心理进化论三种理论,在对各种理论的代表人物各持己见的思想进行的阐述分析的过程中,揭示他们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司汤达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中的心理分析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个人经历、社会背景、科学发展三个方面因素构成司汤达小说心理分析产生的基础,正是这些影响导致他作品中的心理分析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取得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一最早设想用计划调节代替竞争和无政府状态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18世纪末,法国的平均共产主义者格拉古·巴贝夫,在他设想建立的国民公社制度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19世纪初,著名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欧文、傅立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  相似文献   

5.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当时可供阅读的新闻时事、旅行游记材料紧密相连。小说脱胎于19世纪下半叶法国对中国、中国人、中国史所形成的表述,展现了19世纪末法国中国论的强烈张力。素材的有限性和作者的进化论视角将作品置于西方文明观念、野蛮观念和“欧洲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全球化和西方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其作品一定程度触及了中国当时复杂的文明社会特征,为法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想象和了解中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通过阅读西书,赴欧留学,亲身接触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认识逐步加深。他的中西文化观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维新变法时期的民族主义文化观、留学时期的世界主义文化观,发展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兼收并蓄文化观。中西文化观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对法国文化的认识及引荐。蔡元培认为中法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法国的科学研究、美术,特别是教育制度值得中国借鉴。他积极推动青年学子赴法留学,介绍法国文化,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并在中国践行法国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文坛领军人物威廉·迪安·豪威尔斯的短篇小说《伊蒂萨》中的人物描写。小说通过对传统人物的嘲讽描写,表现出人物独特的心理情态和行为动机,体现了豪威尔斯对当时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萌芽的敏锐洞悉,以及他对此所持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8.
欧洲 19世纪末象征主义艺术就是艺术史上西方传统艺术向近现代艺术过渡时期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以其强烈的寓言性、哲理性和与以往不同的视觉经验揭示了西方 19世纪末所特有的悲观主义与快乐主义这两大哲学思潮的社会心理。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等几个国家涌现的一种艺术思潮,它源自于文学并波及到戏剧、绘画、哲学等领域。受此影响的画家开始反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忠实摹写,在他们的作品里,个人的情感和情绪被唤起,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末,静寂主义事件( L’affaire du quiétisme )震动法国朝野,不仅改变了政治权力格局,也导致耶稣会和巴黎外方传教会关系恶化,对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该事件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依然留下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以事件缘何而起为例,由于主要涉事人的回忆过于简略,遂误导后人勾勒出一个符合逻辑却错置因果关系的过程。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时人信函、回忆录等材料,重新探讨静寂主义事件的起因,不仅有助于了解17世纪末法国政教两界上层人物之间复杂的人际和利益关系网络,也表明已成定论的认识未必符合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1.
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斯达尔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达尔夫人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她在批判新古典主叉教条和吸收卢梭浪漫主义思想、德国浪漫主义因素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浪漫主义理论.她认为人类和文学会日臻完美,追求个性的自由以及情感的张扬,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在华列强中 ,注重对华文化输出是法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点。故研究中法关系必须重视对中法文化关系的研究。本文在对 19世纪末中法文化关系的史实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这一时期中法文化关系的特点 ,认为中法文化关系是冲突与交流并行交织 ,冲突中有交流 ,接受中有抗拒 ,而且对法国的认识有明显的阶层分化性。  相似文献   

13.
拿破仑帝国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在法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起了积极作用,从夺取政权与巩固政权的关系看,拿破仑帝国与法国大革命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拿破仑帝国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拿破仑帝国完成了巩固革命成果,确立资本主义秩序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末至20世纪法国的道德思想深受其哲学影响,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法国道德思想的发展,指出了卢梭和柏格森的思想对这一时期法国道德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末至20世纪法国的道德思想深受其哲学影响,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法国道德思想的发展,指出了卢梭和柏格森的思想对这一时期法国道德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承上(英国)启下(德国)、继往开来的法国科技创新模式,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成为当时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其在科学观念的创新、科学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的科学创新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末以来,法国文学、特别是法国小说在我国的译介和研究,至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期间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和法国文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走过不少弯路,经过许多挫折。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这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对重要的翻译家、学者及其成果以及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都进行了客观的介绍和评析,无疑有助于理解法国文学的意义及其对我国读者的影响,有利于促进法国文学的译介和中法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是19世纪末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其小说因极具独创性而备受推崇,而他的散文创作却因缺乏创造性而受到较少关注.本文从现代叙事学理论入手,对斯蒂文森的苏格兰散文叙述者及其聚焦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心理层面对该类散文的叙事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帕累托、腾尼斯等一大批卓有成就、颇有影响的社会学家活跃在这一领域里,尽管他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并不完全一致,但仍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19世纪中叶社会学创立阶段孔德(法国)、斯宾塞(英国)等人的社会学特征,而且影响到20世纪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第一个特征,是在学科性质上对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学进行反省,重新确定社会学的学科对象。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提出是在19世纪40年代左右,但事实上,这一时期的社会学与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并无清晰的界限。在孔德那里,社会学被视为对其它社会科学有指导意义的“抽象科学”;在斯宾塞那里,社会学几乎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社会科学体系。社会学从诞生到19世纪末约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尽管学科队伍有了发展,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直没能在大学或学院中得到承认,这不能说与以上原因无关。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多数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理论所做的贡献都是以对学科性质的反省为前提的。例如,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以往的社会学“仍然依附于与它有亲缘关系的哲学学说,”人们仍然“习惯于用哲学思想模式来看待社  相似文献   

20.
反洋教斗争贯穿于中国近代史的全过程。 19世纪 6 0年代至 19世纪末是反洋教斗争的“剧烈期”。本文试用西方史学理论 ,从国人反洋教的民族心理的角度 ,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同时说明 :洋教入华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