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面旗帜:昆山人圆了一个梦 昆山的凝聚力,昆山的号召力是开发区。 开发区是昆山的一面旗子。 开发10年了。10年一觉昆山殊。老城区已经脱胎换骨,新城区则在一片白地上神奇地崛起。 25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在这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25年后,农民在这里接受了大批涌来的大学生的再教育。 农民是迫切想要做个“城里人”的。光去年末,就有500多户农民,拆掉了自己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汗水换来的新楼,然后搬到成套住房去安家。当南浜村的农民隔着一条大河,眼看着同样曾是一片农田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省全面小康指标的样本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区,昆山走出了一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昆山之路”:率先.科学,和谐发展之路。这是一种以科学发展为特征的新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间有天堂天堂有昆山世人皆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人们大多也知道在苏州城内有“天下第一水乡”的周庄。可你知道周庄所在的昆山吗? 历史的昆山,人文荟萃,物华天宝; 今天的昆山,古城滋生现代风貌,山川更 加秀丽迷人,繁富之声名重天下。 翻开昆山的历史,人们记忆犹新的 人杰———一顾炎武,他就出生于昆山。因为 他,昆山注定要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 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到现在,顾 先生这19世纪的警醒时代的呐喊还一  相似文献   

4.
在昆山华恒焊接设备技术公司见到徐绪炯的时候,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蓝色工作服上粘着块黑色油迹的瘦小中年男人,竟是位拥有6700万个人资产的大老板。然而,当年他却是个带着几百万元欠债,“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来到昆山创业的,终于奇迹般崛起。是什么样一种力量在支撑和完善着他的人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我们打开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的心扉,倾听他质朴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元尚 《北京纪事》2009,(3):76-81
报恩寺变孔庙府学胡同不是一条单纯的供人们行走的夹道,有两个故事构成了它的起源,其中一个传说还有点儿阴差阳错的意味。为什么这条胡同能够名学?《春明梦余录》里讲了一个故事——元代的时候,这里建有一座  相似文献   

6.
昆山腔的产生与流变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有两种昆山腔,一种是顾坚等文士创立的清唱昆山腔,一种是民间艺人创立的作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将清唱昆山腔的演唱方式引入剧唱昆山腔,演唱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南北曲曲体的变异,昆山腔的曲体指义增强,有了“昆曲”之称;而这时的“昆山腔”或“昆曲”,实已超越了昆山一地的限制,流行南北,成为全国、全民族的“曲”。  相似文献   

7.
“江苏昆山,一个6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其税收比苏中苏北有些几百万近千万人口的地级市还要高,甚至于比中国西部一个省的税收都要多……”当记者提及昆山这个字眼时,曹永奎就迫不及待地宣传起昆山来,他的言语间洋溢着发自肺腑的自豪感,仿佛他就是一个昆山人。  相似文献   

8.
有带门的厕所吗?8月下旬,一对来自台湾的家长在昆山当地一所学校咨询孩子上学问题时,这样夸张地问道。很难想象,父母在为子女选择学校时会考虑这么细化的问题,而这一幕恰恰发生在了一对从台湾来江苏昆山创业的年轻夫妇身上。其实,台商子女教育的问题在昆山这个拥有1500多家台资企业的县级市非常普遍,几乎很多来昆山创业的台湾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被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困扰。为此,记者电话采访了在昆山台协会里负责台商子女教育问题的艾和媛会长。记者:艾会长,您好!之前,我们看到媒体报道过昆山的台商子女就学问题,能否给我们总体介绍下目前昆山台商子女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顾炎武与昆山徐氏兄弟戈春源在清初顺、康年间,昆山出现了三个在历史上有相当影响的人物,这就是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三兄弟。三人学问优长,识见超卓,“皆以鼎甲致位通显,时号‘昆山三徐’。”①老大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健庵,“八岁能文”,“...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实现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而实现社会主义、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一条普遍的原理,世界各国都得走这条路。但是,各民族有各自的特点,无产阶级专政,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类型、一个模式。列宁讲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  相似文献   

11.
陈鲁民 《社区》2002,(20):18-18
究竟该怎样关心“弱势群体”,我想起两个故事。暴风雨过后,有许多被卷上岸的小鱼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无法回到大海。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将小鱼捞起,并使劲扔进大海。路过的男人忍不住说:“孩子,这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男孩回答。“那你为什么还要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面回答,一面捞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是美国《读者文摘》里讲的一个故事。有一条鱼被困在一个快要干涸的小水洼里,奄奄一息。遇到一个好心人路过,便向他求救,希望能马上给自…  相似文献   

12.
新声昆山腔的形成是一个延续二百余年的演化过程,而魏良辅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他所领导的昆山腔改革大致包含以下四项内涵以苏州语音为基准,制定声腔格律规范;雅化声腔曲调,丰富演唱技巧;融合南北声腔,同时保持二者各自的艺术风格;建立并逐步完善昆曲场面.  相似文献   

13.
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如何达到真理的认识有着详尽的阐明。但是,对产生谬误研究不够。大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通向谬误的道路有千百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其中,“假象——错觉——谬误”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通向谬误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一、一条错误认识的通道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外界事物通过现象刺激我们的感觉器官,由现象进入本质的一种反映过程。这个过程是一条荆棘丛生的曲折道路,稍有不慎,便会误入歧途,走向谬误。列宁说得好:“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列宁全集》等38卷第312页)首先,因为事物的现象极为复杂,有真象、有假象、也有真假混在一起,千方百计地引起人们的错觉,造成谬误。其次,人们的思维活  相似文献   

14.
郭冬仙 《社区》2010,(11):52-53
西方有这样的一条谚语:“如果想要一个人毁亡,那就让他疯狂吧!”细细品味,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坏情绪足以毁灭一个人。而拥有好心境却能创造出美好幸福的人生。这正是所谓“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相似文献   

15.
臧永清先生在《试论古典艺术的变形特征》一文中论及:“艺术不是对原型物象的模仿,而是对它们的变形。我以为这才是艺术创作活动的一条最为根本的规律。”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其实,在一切“艺术创作活动”中,诗的变形特征最为活跃、最为鲜明、最为强烈、最为典型。它不仅是诗人创作活动中的一条极富涵盖性的基本规律,也是欣赏者解读诗艺所必须把握的一条基本规律。艺术门类间虽然各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顺民者昌,逆民者亡”,这是一条历史发展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顺民者昌的历史。但是,对这条规律并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真正认识了,有的人口头上虽然承认它,而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违背这条规律。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就是针对目前有些干部在工作中脱离群众违背民意的现状而作出的。因此,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之际,来探讨一下“顺民者昌”这条规律,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昆山是江苏省的东大门,市域面积921平方公里,人口58.8万,辖1个国家级开发区、15个镇。改革开放以来,昆山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现在的昆山,己发生巨变:城市变美、经济变强、人民变富。 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1.74亿元,人均2.92万元。财政收入12.72亿元,人均2160元,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由第一届的第24位,第二届的第11位,上升到第三届的第9位, 在首届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第五位。农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昆山充分发挥紧靠上…  相似文献   

18.
林如和我一起去家政公司找保姆,走之前,一定要给丫丫找一个可靠的保姆,这是林如消除内疚和思念最好的办法。我注意到一个干干净净的女孩子站在角落里,梳两条麻花辫,穿一条化纤裙子。林如拉我的胳膊,我要找的是保姆,不是小妖精。  相似文献   

19.
毕业生工作感言:钱成裕2000级城市绿化专业现就职于上海园林设计院工作后才知道,原来设计工作并不是一份轻松的职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也是在工作后才知道,原来设计工作有着那么多的乐趣。工作至今只不过半年多,但我已参与了不少重大项目,如:沪闵路二路的道路景观设计、川沙东恒庭院绿化设计、昆山312国道及昆山纵三线景观设计、上海文广影视摄影基地景观设计、上海新江湾城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因为他经历了一条艰难困苦的生活道路,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走向人民,深入到痛苦的社会底层,从而了解了人民的喜怒哀乐,看清了统治者的罪恶,又从而创作出一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篇.——这个观点已被文学史学家反复地、详尽地论述过了.的确如此,没有这条道路,他不会达到如此辉煌的现实主义艺术顶峰.但是,杜甫何以会走上这条艰难困苦的道路?有了这条道路,就能确保一个诗人的成就吗?安史之乱给众多的诗人带来苦难,为什么只有杜甫取得这样高的成就?这个问题,就不是上述观点所能解答的了,但这显然又是应该说清的.说清这个问题,可以使我们对杜甫成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原因,有个全面的认识.笔者认为,艰苦的生活道路是玉成杜甫的一大因素,而杜甫的思想、品性、气质,乃是促成杜甫走上这条道路、写出一代“诗史”的另一原因,是他可贵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