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对中国以及西方的版画艺术有着精到的研究,他的有关版画艺术的论述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光辉。文章围绕鲁迅先生的具体论述,从真实美、力之美、动之美等三个方面对鲁迅先生的版面理论作了较全面、充分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极为丰富珍贵的宝藏。在美学上,他虽无专门著述,但在其毕生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往往结合着艺术问题的具体论述,深刻地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鲁迅的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仅就其前期关于审美与功利关系的美学观点加以初步探讨,以求正于识者。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典型观,是鲁迅美学思想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继承。但是,我们发现,鲁迅在他的谈创作的文章中,没有一篇是专门论述文学典型问题的,只有散见于一些文章、通信中的片断论述。这主要是因为,鲁迅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文艺战线也  相似文献   

4.
鲁迅没有写过专门的美学著作,可是,散见在各种著作中的美学思想却是丰富的系统的。他不只是谈了一般的美学原理,而且对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中的美学问题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他留给我们一宗非常宝贵的遗产。对鲁迅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个人是力不胜任的,因此笔者准备仅就鲁迅散文的美学观谈谈自己粗浅的学习体会。鲁迅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散文家。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散文著作,而且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美学体系提出散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看重作品的接受者,接受者的阅读、鉴赏和批评。鲁迅的许多精湛的论述,合于接受理论;鲁迅的中国说小史论,不期纳入了接受美学所要求的文学接受史的主张,却又并无接受美学者的“取代”论的偏激,将作家作品创作史美学史与接受史熔铸一体,成为完整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6.
鲁迅以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以文艺现象和社会现象为对象,在近代美学史上建立了真、善、美三者统一的美学观.这是近年来鲁迅研究界较为一致的看法.应该说,这样的阐述,揭示了鲁迅美学思想在内容上的质的规定性,在思想体系的把握上前进了一步.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也不能不指出,它们只是原则的表述了鲁迅美学思想的外在形式,在注意到思想体系的整体同时,对他自己的思想基础,他在美学上的中心思想,还缺乏深入的开掘.确切的说,对鲁迅美学思想内在特征的解释,还不是令人满意的.我们认为,鲁讯是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在美学及文艺问题上,他有自己的思想基础甚至有他  相似文献   

7.
为爱作证——从王国维、鲁迅看新世纪美学的信仰启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维、鲁迅所创始的生命美学思潮意味着 2 0世纪中国美学的精神高度。然而 ,回望已经成为历史的王国维、鲁迅 ,不能不感慨唏嘘。此后的社会美学、认识美学、实践美学从根本上偏离了王国维、鲁迅开始的美好道路 ,也无法与王国维、鲁迅开创的美学同日而语。跨入 2 1世纪的门槛 ,要在美学研究中拿到通向未来的通行证 ,就务必为美学补上素所缺乏的信仰之维、爱之维。以生命见证爱 ,为爱作证 ,必须成为新世纪美学的唯一抉择  相似文献   

8.
丁纯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40-43,53
《野草》生命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多维的生命感怀,爱与哀愁的交响,荒诞的生命主题、生与死的绞缠对抗。本文旨在论述《野草》的生命意识,探导鲁迅的生命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作家的艺术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对于我们完整地认识鲁迅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打算对鲁迅美学思想的源头——早期美学思想试作探讨,对它的基本内容以及存在的矛盾试作分析,以有助于正确地认识早期鲁迅。文艺反映现实生活——“一受二作”说鲁迅诞生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末期,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全面侵略,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腐败,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悲愤屈辱的印记;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造成他家庭的破落,势利的世态,浇薄的人心,又给他上了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0.
论鲁迅不和谐的美学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创作,融贯了熟为人知的鲁迅式的思雏方式,情感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鲁迅式的美学风格,进而形成了鲁迅异常独特的美学倾向——不和谐之美。鲁迅作品中意象的对抗性,音响的怪诞性,旋律的不协调性,以及色调的强烈的反差等,既是不和谐的美学倾向的自然流露,也是鲁迅复杂情绪的微妙传达。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创作,融贵了熟为人知的鲁迅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鲁迅式的美学风格,进而形成了鲁迅异常独特的美学倾向──不和谐之美。鲁迅作品中意象的对抗性,音响的怪诞性,旋律的不协调性,以及色调的强烈的反差等,既是不和谐的美学倾向的自然流露,也是鲁迅复杂情绪的微妙传达。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鲁迅百周年诞辰,去年五月召开座谈会动员开展鲁迅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建立鲁迅研究室以来,许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认识到重要意义之后,积极响应号召撰写关于鲁迅教育思想、美学思想、鲁迅作品及教学方面的论文。已写出《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谈鲁迅对青年的道德教育》、《鲁迅的美学思想》、《鲁迅与苏俄文学》等三十三篇论文,并编出《鲁迅教育活动年谱》及《鲁迅教育思想研究论文索引》,将出版学报增刊《鲁迅教  相似文献   

13.
1928年直至逝世,鲁迅的思想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在政治上,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随之,他的美学思想,也从唯物主义上升到辨证唯物主义的高度。鲁迅美学思想的日臻成熟,是由于他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如果说早期,鲁迅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常常表现出自相矛盾,无法摆脱“超功利”和夸大艺术的社会作用两种片面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美学思想的研究中,鲁迅1907年撰写的《摩罗诗力说》和1924年翻译的《苦闷的象征》特别值得重视。鲁迅在对《苦闷的象征》的翻译与传播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探讨其深层动机是研究鲁迅前后期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变化的重要线索。时《摩罗诗力说》与《苦闷的象征》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在核心观点上高度一致,《苦闷的象征》比《摩罗诗力说》在理论方面更为系统与完整。研究表明,翻译《苦闷的象征》实质上是鲁迅在传播自己的美学思想。这是鲁迅翻译、传播《苦闷的象征》的深层动机。  相似文献   

15.
鲁迅对我国无产阶级美学的奠基作用之二,就是扭转艺术“超功利”的错误方向(同时也反对“纯功利主义”),确立了无产阶级审美批评的另一重要标准:“进步的圈子”,即“功利律”.当然,鲁迅对艺术功利律的认识,也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早年,鲁迅曾反对“梁启超学派”把文学夸大成“政治之神”的“纯功利说”.同时,却在自己的美学思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小说在峻急的风格之外,还有一种随风润物的舒展文字.譬如《风波》,以简洁中的从容构成其叙述美学.这一叙述美学既构成了小说的形式美感,也传达出小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风波》的叙述美学是以鲁迅深厚的文字功力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集《野草》,创作于1924—1926年。它反映了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中彷徨但仍不断地无畏无惧、苦苦思索、追求真理的精神。《野草》的出版,于今已60余年。其间,中外学者们对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发表了很多精辟的意见。但是,对《野草》语言的绘画美特征,虽然也曾有一些学者,在论著中简单提及,可大都是寥寥几笔带过,并没有详细的探讨、专章的论述。事实上,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语言绘画美是十分明显的,在《野草》一集中尤见凝炼。所以,本文拟就《野草》散文诗语言的绘画美作一次探索性的研究,以对鲁迅先生美学思想的研究尽一些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从市镇表象到精神传达--鲁迅乡土小说创作形象中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乡土小说的审美基调和内在的精神传达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异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模式.其中,以鲁镇为主要叙事场所的"市镇"表象构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中介.深入分析鲁镇的美学特征、鲁镇人物的内涵和鲁迅小说的审美风格,能够对鲁迅乡土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成就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辫子”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是鲁迅对中国文化保守性特征的典型概括的结果,是鲁迅情感和思想借以表达的对象物,它使鲁迅作品讽刺和幽默的色彩更加鲜明,也体现了鲁迅创作中取材与加工的个性特征,研究“辫子”对鲁迅创作的影响,可以加深对鲁迅作品美学及思想意义的体验与理解。  相似文献   

20.
关于鲁迅小说民俗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象学、心理学、美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鲁迅小说的民俗性,认为鲁迅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体现了民俗的时代性与历史性、传承性与变异性、地方性与民族性等特征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也因此奠定了鲁迅先生乡土文学前驱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