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续企业是国有集团公司中未上市部分.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存续企业的改革至关重要.依据非自由退出模型,存续企业的退出选择面临障碍,负外部性大、成本大.因此着眼于存续企业的存续,谋求整个集团公司的协调发展才是改革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业企业具有较高的进入率与退出率,而且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比较大.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进行分析,并应用Melitz和Polanec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动态分解新方法,可对我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递增的,这主要是由存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递增和市场份额的变动贡献的.退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比存续企业的低,除个别年份外,新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低于存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对象,融合BHC和MP分解法的优势,研究存续企业、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对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且增速加快,这主要源于存续企业和退出企业的共同贡献,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分别呈现负向作用和正向作用,存续企业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地区考察发现,进入企业、存续企业和退出企业对不同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作用方向基本一致,但在具体贡献度上则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中国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企业存续与企业生产率、地方产权保护有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样本期中国工业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为11.57年,大规模的企业更替是导致样本期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计量分析证实,提高生产率是企业存续的“强心剂”,有效的产权保护是企业存续的“安全网”.作用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企业生产率水平越高,地方产权保护越强,企业的存续时间越长,并且随着企业存续时间的延长,生产率和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越大;但是企业生产率、地方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规模企业以及不同地区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大型企业以及西部地区企业对这种影响作用不敏感.这些经验证据说明了生产率与产权保护是企业存续的关键因素,但是其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经济规模偏大、国有资本行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在企业布局上错位的现状要求我国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方向是退出竞争性领域.为使国有企业能顺利实现有序退出,应遵循科学的退出时序和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石油未上市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正确选择主辅分离结构调整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具体地分析了石油未上市企业主辅分离的对象选择,探讨了石油未上市企业主辅业务整合的方式选择,研究了辅业退出的方式选择和辅业退出的具体操作形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能否顺利退出,实现预期回报,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我国风险投资业正处于初创阶段,退出渠道的不顺畅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从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入手,在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经验并比较几种主要退出方式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进行现实分析,提出相应的退出途径.  相似文献   

8.
由于首发公开上市(IPO)减持退出方式极大拥塞,借道"参投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购"的私募股权创新退出进入实务.依据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环境成本、并购价值估计和信号传递效应,研究私募股权风险概率下无差异博弈均衡价格形成的机理,分析私募股权"选择支持企业IPO还是被并购"最优退出方式的行为选择策略,明确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最优IPO退出价格和并购退出条件下的收益空间.  相似文献   

9.
石油存续企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石油企业深化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石油存续企业改革的核心应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企业的主营业务与辅营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业务经营单位进行重组,最终对辅业经营单位进行结构调整和整合,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市场退出战略是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内容。实施退出战略可以使企业退出劣势领域、集中突出主营业务、优化资源配置、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实施市场退出战略时可能面临体制、心理、成本、识别的障碍。在该战略实施时应注意在进入时就考虑退出、确定退出的业务领域和范围、选择好退出的时机和合适的退出方式,还要注意防止市场退出的陷阱。企业只有有进有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