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很多城市出现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但也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因此,研究农民工的就业选择机制,了解马路劳务市场的形成原因,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沈阳市多个马路劳务市场的零工及其他职业农民工(长工)的调查,获得320份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相对女性来说更有可能选择打零工;年龄越大,农民工打零工的概率就越高;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工打长工的概率正相关;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选择打零工的概率较高;兼业的农民工会更愿意在农闲时进城打零工;社会关系网成员的数量和职业声望都会对农民工的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农村的经济精英登上村庄社区的政治舞台,成为发达地区农村治理的一个亮点。市场化条件下出现的农村经济能人,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下,在复苏的公民意识的激发下,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村民自选合法地成为农村政治管理者。由于受到“先发型”村庄相对封闭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家族主义意识渗透下的“拟家族化”管理,“官系统”和“民系统”之间的边缘人地位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经济精英型领导的权力运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非正式化或非制度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目前在融入资本主义之际,'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下降"一说,文章指出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将"关系"视为一种由文化模式和资源形成的产物."关系"不断地适应--同时形塑--新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验.文章并不认为"关系" 是一种固定不变和本质化的现象,而最终会在新的法律制度和商业力量的冲击下而式微.相反,如台湾和后社会主义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发展所显示的,"关系"发挥的作用有可能会在某些社会领域中下降,但在商业贸易等其他领域中重新找到发展的"沃土",并以新的社会形式得到表达和展现.这种"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关注在中国内部社会秩序中和中外关系中的权力问题,是一种对 "'关系'下降"论调背后隐藏的缺乏反思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现代化理论/叙事的目的论以及新自由主义话语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H村存在着男女两个不同的就业市场,这种就业市场是社会性别机制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造成的,它既与宏观的就业制度和政策有关,又与家庭男权话语及将两者内化的妇女自我意识有关,是社会性别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国特征性的关系社会所构建的民间法规范,对待国家法律时主要表现为接纳、渗透、规避与对抗四个方面,其中渗透、规避和对抗态度将导致与正式法律的关系紧张,并使非正式规范的走向潜规范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规范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背景,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转型的影响.运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就业数量效应为中介变量,以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从灵活化、法制化和集体化角度探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智能驱动我国劳动关系的多元化转型,就业数量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制度环境调节这一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总量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分析武汉市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1992年为时间分界,对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后两个阶段的平均就业GDP弹性进行测算,验证了武汉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向同步。目前,武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吸纳第一、第二产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对第三产业2005-2008年的就业人数分析预测,为未来4年武汉市就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8.
司法运作中的公众有序司法参与,是公众借助互联网所搭建的平台而进行的对有关司法个案处置的理性表达和讨论,以及经由网络媒体的有效引导而形成的能够影响司法裁判结果的网络主流民意。网络媒体与公众司法参与的联动关系当然不仅是因为网络媒体促成了司法个案理性化的处理结果,主要是经过网络媒体的推动,促成了社会公众与司法机构在个案处置中良性互动格局与机制的进一步形成。网络媒体的有效引导是司法运作中公众有序参与的逻辑起点。这种逻辑起点,表现为网络媒体的引导既可以导致司法运作中的公众无序司法参与,也可以促进司法运作中的公众有序参与。具体路径应当是利用网络媒体的诸多功能,直接影响司法运作中公众司法参与意识、行动逻辑,以此实现公众有序司法参与所形成的网络主流民意进入司法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涌现大量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变的关键是非农就业技能的获得和就业。合肥市调查数据表明,失地农民非农就业能力较低。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需要加强制度性安排,需要加强失地农民自身主体性构建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涌现大量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变的关键是非农就业技能的获得和就业.合肥市调查数据表明,失地农民非农就业能力较低.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需要加强制度性安排,需要加强失地农民自身主体性构建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拓展.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城市新就业职工基本住房支付能力均较差,特别是购房月供能力严重不足。比较而言,剩余收入是理想的住房支付能力判断指标;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可用于租房支付能力判断,但不适合购房支付能力判断;房价收入比是否超过6∶1仍然是简单易行的房价高低判断标准。收入、房价(房租)、住房贷款利率,是影响住房支付能力主要因素。建议新就业职工以租房为主,在收入和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选择购房;对首次置业、购买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提供优惠住房贷款,提高购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和应用飞速发展,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空间溢出的视角,建立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19年间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和人工智能发展具有空间自相关的特征;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就业规模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呈现出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的促进效应和向“两极化”方向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时下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与他人的信任关系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与他人之间的共识范围过于狭小;与他人的联系没有形成网状的社会结构。大学生要提升社会资本,一是要增强社会资本培育意识;二是要主动投入到各种有助于自己“重叠身份”的形成的活动中去;三是要着力于良好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2012年河南省4市的调研数据,文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文化程度高、精神享受高、维权意识高、工资低等特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主要存在期望工资偏高、劳动关系和谐度低、参与就业培训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尝试推行政府、企业、工人、社会组织的四方联动机制,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及规范从业标准是应对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性别差异的性别社会排斥存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各个阶段,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各种歧视和排斥,我们除了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解释社会排斥的存在以外,更应该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去思考和解决社会排斥问题,进行基于性别差异的反社会排斥研究,维护两性就业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然而许多企业又面临"用工荒",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是造成以上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博弈角度出发,分析了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机制,并从"失信的机会成本"角度出发,分析学校等监管机构对毕业生行为表现的影响,最后引入"重复博弈模型"改善问题。提出对策:一要增加就业竞争的透明度,降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二要减少毕业生选择"失信就业"的期望得益;三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个人信用账户制度,把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四要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提高毕业生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区别于传统用工模式的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来工作性质和劳动关系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劳动方式的深刻变革。新就业形态的快速成长进一步加剧了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与现行劳动保障制度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山东省为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予以扶持,但是依然在劳动关系识别与界定、数字政府建设、社会保障政策完善以及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以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基础,依托数字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规范监管,建立市场、社会和平台组织等新就业形态的利益相关治理方相互作用的联动机制,打造健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就业服务满意度和就业应对方式三者间的关系,使用问卷对M 大学485 名毕业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1)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就业应对方式;(2)新冠肺炎疫情 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就业服务满意度;(3)就业服务满意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认知与就业应对方式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 积极提升高校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科学认知和就业“云”服务水平,有助于优化毕业生就业应对方式。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就业应对方式;就业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选取滴滴出行典型案例,基于心理契约理论,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探索现代分享经济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受内外部因素双重影响。就外部因素而言,宏观环境、消费者态度与行为通过影响平台管理与劳动者获得,间接调节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就内部因素而言,现代分享经济平台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心理契约直接影响灵活就业劳动关系,交易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正常发展的“奠基石”,关系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良性发展的“润滑剂”,发展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长效药”。研究可为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