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仓,是处在长江入海口南岸的一座新兴港口城市,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就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全市总面积815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太仓,曾因春秋时期吴王及春申君曾先后在此设立粮仓,故得名“太仓”。到明代,这里已成为重要的海港和商埠,盛极一时,号称“六国码头”,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均从这里扬帆起锚。历史  相似文献   

2.
在4月10日召开的南京市新一轮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朱善璐指出,南京有思想解放的基础,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走向世界的郑和,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不能比郑和差。 的确,南京自古至今是一个思想先驱辈出的城市,在解放思想上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第一个提出“神灭论”的范缜,到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到三十年前引导第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胡福明……他们用敢为人先的解放精神,给予了南京人民无穷的智慧和激励力量,更为南京这座城市注入了思想解放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福建长乐是郑和七次下西洋舟师停泊候风扬帆的港口,也是郑和航海遗迹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为了纪念这位航海家的功业,在太平港江畔,原郑和船队官军祈报和贶圣之所的南山行宫、南山寺故址,建立起了一座郑和史迹陈列馆。  相似文献   

4.
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7月22日,当太监王景弘率领没有郑和的船队抵达南京,历史便永远被定格了这一刻。这年4月,第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浩荡的东方船队在西洋已然变成了遥远的传说。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小朋友,你听说过一种全身涂满金粉的加冕仪式吗?听说过金碧辉煌的黄金城吗?听说过神秘诱人的黄金湖吗?听说呀,很多很久以前在一个神秘的地方有着神奇的传说,传说……  相似文献   

6.
28年七下西洋,在东方千年航海史上,不过是一瞬间,但却将整个东方航海事业推向瞬间的高峰。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郑和在古里病逝,副将王景弘将庞大的舰队和郑和的头发、靴帽带回中国。那是一个盛夏的傍晚,远洋船队最后一次驶入江苏太仓刘家湾,宝船将永远停泊在那里,在南方温润的港湾里腐烂。皇帝诏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令停止”、“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令停止……”从此收起的巨帆,就再也没有张扬过。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9,(1):84-85
历史记载,在亚马逊密林深处,有一座神秘的黄金城。于是许多人开始寻找——  相似文献   

8.
中古时期,我国关于海区的划分,曾有东西洋之说。东西洋这个名称,始见于元朝,盛行于明朝,清初仍因此说,前后沿用达五百多年之久。但是,历史上的所谓东西洋,到底以何地为分界,二洋的海域范围各有多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其分界和海域是否有所变化。这些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见解互异,尚未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共识。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试作探述,略叙管见。 一、元朝至明朝前期东西洋的界域 元朝以来,东西洋名称,不断流传,到了明初,极为盛行。明初之所以盛行,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其出使次数之多,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地域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史称“明初盛事”。郑和因七下西洋而著名,而西洋亦因郑和的出使而名盛。如明人黄省曾所说,“西洋之迹,著自郑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有关郑和台湾“贻铃”原委的种种猜测,并详细地考证了“贻铃”的真实背景,认为郑和“贻铃”应是和平和友好的象征,足以与台湾至今仍流传着的“三宝姜”、“郑和井”等佳话相媲美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组群结构”的力量,成功地实现了向海洋进军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动用远洋船舶100余艘(最多的一次达208艘),随行者总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访问的国家和地区,少则20个左右,多则40余个;航程“十万余里”。可见七下西洋中的每一次,都是一个宠大的航海系统。而整个下西洋伟业,无疑更是一个庞大  相似文献   

11.
《金陵瞭望》2005,(1):22-22
2004年7月10日,应中共南京市委邀请,人民海军“郑和舰”访问南京,拉开了以“纪念郑和远航,传承古都文明”为主题的南京市纪念郑和下西洋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帷幕。7月10日上午9时,人民海军“郑和舰”航行至南京龙潭港区,举行了庄严的进港仪式,江苏省及南京市领导、驻宁部队首长和社会各界代表1000多人在岸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曾搜集过一些老南京的口谣,这些已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学”诠释着许多老南京“暮鼓晨钟”的传说。  相似文献   

13.
神秘的废都     
佚名 《今日南国》2014,(5):60-60
特洛伊(Troy)神谕指引的黄金城——公元前8世纪,希腊盲诗人荷马围绕着一座城市特洛伊与一个美女海伦,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塞》。轧多少年来,人们只把它们看作为神话。  相似文献   

14.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15世纪初他率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环球世界航海的新纪元,也开辟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先河。他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72年,比麦哲伦提前一个世纪完成环绕地球的航行。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人的创举,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据说,现在郑和尚有一支后裔在泰国生活,正与我们计划拍摄的“天南海北南京人”要求不谋而合。2002年12月23日,我率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一个摄制小组,踏上了去泰国寻访郑和后裔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自古以来在镇江广为流传,尤其在丹阳、丹徒一带。近日,日本著名音乐家来镇访问,对我市的七夕传说和相关遗迹很感兴趣。提议我市举办中日七夕节纪念活动。由此,笔者开始了调查和走访.在镇江发现了大量可考的遗址和广泛流传于百姓口头的民间传说。串成了一个头尾相衔的故事。我们相信,在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恢复古老“七夕”节日,改变西方情人节一统天下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形下,镇江当可成就现代中国七夕节(东方情人节)的复苏和辉煌。  相似文献   

16.
太仓古称娄东,濒临东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岸。据《太仓州志》记载,在元、明二代太仓曾设有漕运中转的海运仓,史称“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太仓县境内的浏河镇,古名刘家港、刘家口,是历史上远洋航海的重要港口。太仓郑和纪念馆就座落在浏河镇北澛漕口,假座于郑和曾率水军将士朝拜进香的历史遗迹“天妃宫”内。  相似文献   

17.
郑和远航开辟亚非航线,比15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的“地理大发现”早上80多年.如果郑和首先发现美洲进一步被证实,那么,郑和的创举有更深远的意义.郑和把中国古代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遍世界,对中国地理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郑和在南京的遗迹保存较完好,成为南京三大风光带之一景,为古都南京建成“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的滨江城市”的目标增添光彩,对提高南京城市的文化品位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郑和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张民服郑和是十五世纪初期杰出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七下西洋的壮举,启动了世界航海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东西交通发展史上、在沟通地域间和民族间的联系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伴随着郑和远航的风帆,中国与...  相似文献   

19.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境内的古城寨古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座中原地区目前面积最大、墙体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城址。古城寨一带为传说中的祝融之墟,亦黄帝所居轩辕之丘。极有可能传说中的黄帝集团中的大隗氏曾在此地筑城,故当地有一夜“鬼”修龙山城的传说。该传说正反映了黄帝集团与祝融集团在相互通婚的基础上而逐步走向融合的真实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0.
本院文科学人介绍(七)何宁,字锡汝,男,汉族,四川合江县人,生于1925年,教授,中共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文系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在是“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四川“杜甫学会”会员,“四川省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