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克敬(?——1890年)字香荪、号瞑庵,又名餐霞翁、牛应之和铁尉。甘肃皋兰人,咸丰末年,曾捐官为湖南龙山县典史。因诽议时政,被参劾,后因盲去职。及之,为巡抚刘崐延聘,同罗汝怀、郭嵩焘等人参与修撰湖南省志。自1871年后,寓居长沙,直至去世。其晚年生活清苦,但留心时局,以诗文自慰。他一生著述甚丰。根据由其本人编次于1894年刊印的《挹秀山房丛书》,其中有《鹧言内篇》、《鹧言外篇》、《鹧言杂录》和《浮湘诸学录》各一卷;《儒林琐记》(三卷附一卷)、《瞑庵杂识》(四卷)、《瞑庵二识》(二卷)、《雨窗消夏录》甲部(四卷)、《晦鸣录》(二卷)、  相似文献   

2.
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这是杜甫《夔府书怀》诗中的一首。在杜诗中。它算不上代表作,也没有引起后代诗人的特别注意。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引用全诗,以此证明杜甫反人民的阶级意识。这首诗能不能证明杜甫所谓反人民的阶级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碧口镇是近代川甘贸易中著名的商业重镇,有着“小上海”之称。在乾隆年间,碧口成为白龙江航运的起点,加之与传统的陆上川甘商路交汇,水陆相交的优势使得碧口镇发展迅速,熙熙攘攘间一跃成为川甘商路上的“小上海”,位居甘肃四大名镇之首,繁荣百年。1949年后,川甘两省铁路与公路的大规模兴建,使得碧口原有的良好区位优势逐步丧失,传统川甘贸易逐渐向现代转型,因交通优势而兴的碧口最终也因交通失势而衰落。  相似文献   

4.
近代三次开发使甘肃工业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工业体系,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为新中国甘肃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结近代历届政府开发甘肃的特点及其历史局限,为当前甘肃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历十才子””指的是唐代宗大历年间活跃于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诗坛上的一群诗人,他们是: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其中卢纶是河中蒲人,苗发是潞州人,耿伟是河东人,即十人中有三个山西籍人。  相似文献   

6.
八二年,他从杭州大学毕业来到浙江师院,我们初次结识。但最初的印象不免使我有些失望,也许是和期待的不一致吧。人们平常所谓的诗人的气质,诸如敏锐、率真、慷慨激昂、热情洋溢、抑或忧郁、多愁善感……这些他似乎全然没有。他给人的感觉只是冷静,沉默、甚至有些淡漠,而且不善言辞。得了“青春奖”等几次奖,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较有质量的诗,人们赞誉,也好象不关他事似的。他对生活中别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些话题,也好象不感兴趣。他和现实生活似乎总隔了一层。难道,作为诗  相似文献   

7.
五十多年来,九叶诗派的长者辛笛忠实于对时代、生活的观察感受,忠诚于自己心中的诗艺,精心塑造了富有现代意识和个性的知识者抒情“自我”,写出了自己冷静的思索、热烈的向往、感情的波动、心理的演变;表现了流派和个人的风格特点,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在自鸦片战争至戊戌维新的半个多世纪里 ,无数有识之士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道路而殚精竭虑 ,但始终没有找到中国落后挨打的真正根源———老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腐败的清政府 ,因而也就一直没有找到打开近代化闸门的真正钥匙———彻底推翻清王朝并彻底废除封建专制制度。他们无不把实现近代化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 ,并无不坚信清政府有能力肩负起领导中国近代化的重任。正因如此 ,他们总在想方设法为清王朝这座摇摇欲坠的破房子“补漏”。“补漏”意识及这种意识支配下的“补漏”实践 ,严重滞缓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近代中国“补漏”意识的萌芽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补漏”实践 ,而“百日维新”则终结了“补漏”意识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9.
一1978年以后,全国学术研究日益深入,研究领域在扩大,研究问题在增多,研究成果累累可观。在这一喜人形势鼓舞下,“甘肃古代近代作家作品”的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涉足这一领域的,既有甘肃省内的文史工作者,也有外省的研究人员;讨论的问题,既有大至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成就的估价、作家的创作成绩及其应有地位的确定,又有小至作家生平中应予介绍的生卒年、籍贯、行止、交往等具体问题;发表的成果,既有关于作家身世经历、作品  相似文献   

10.
薛锋 《天府新论》2012,(6):134-138
近代以来,中国"仁政"思想由传统走向近代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近代"仁政"思想的内涵既继承了中国传统"仁政"思想中符合近代中国发展需要的一些思想主张,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近代政治法律思想中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些进步思想主张。在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努力下,近代"仁政"思想在修律中得到了具体实践,法理派修订或制定的一些具体法律条文体现出了近代"仁政"思想的进步内涵,从法律制度上实现了对一些基本人权的法律保障,基本实现了从追求近代"仁政"到追求近代"人权"的过渡和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以后 ,中国与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的高潮。来华传教士们通过他们的书信、报告、著作、回忆录以及翻译中国典籍 ,把一幅关于中国的“肖像”展示在欧洲人面前 ,大大增加了欧洲人关于中国和东方的知识 ,开阔了欧洲人的世界图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文化对启蒙思想家的激励和影响 ,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评论 ,构成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蔚为壮观而又意蕴无尽的文化景观。在启蒙时代 ,中国成了欧洲人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王国”的一个典范。这种典范或“乌托邦”发挥了巨大的参照系的功能 ,对他们的社会改造方案起到了示范作用。中国的典范或“乌托邦”在启蒙时代激励了欧洲人对“理想王国”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1930年,在西康地区发生的“大白事件”,并升级为“第三次康藏纠纷”,是近代康藏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在这一历时久、涉及多、过程复杂的康藏纠纷事件的解决中,中央与地方各部门、政治势力、藏与西康、青海省政府等,均有所贡献,可以说,各方面的相互了解也在客观上得以加深,康藏、藏汉民族感情自然亦得到了强化,并对以后四川西部及周边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诗词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版)收有署名“春江钓徒”的诗共有22首,这些诗最初都发表在日本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的《校友会杂志》上,发表的时间始自1915年11月,止于1916年5月,写作的时间当在此期间或稍早。这些“春江钓徒”诗原先并没有被看作郁达夫的作品而引起注意,以后一些日本学者由于弄清楚是“郁达夫投稿的作品”,将其看作郁达夫的诗作而加以重视。日本学者稻叶昭二除曾在新撰《郁达夫——他的青春和诗》一书中引用《寄永坂石埭武藏》一诗外,还将新检得的19首“春江钓徒”诗影印寄赠给自己著作的中文本译者蒋…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四年秋,一个所谓批判“中间人物”论的浪潮铺天盖地而来,顿时席卷整个中国,历时半年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国主要报刊杂志就发表了大小文章近三百篇。同时,各地还出现了名为“中间人物”论的讨论会,实为批判邵荃麟同志的声讨会。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九六二年八月,中国作家协会在大连召开了一个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上,邵荃麟同志作过多次发言。他从文学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出发,针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状况,提出了要重视对中间状态人物的描写。这显然是属于学术性  相似文献   

15.
论“人物评传”徐雁(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南京210093)自从我国书业界跨入90年代以来,传记(biography)一直作为“书市骄子”,在各个出版社的选题计划上和各地图书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到如今,文化名人传、科学家传、作家学者传、思想家...  相似文献   

16.
本刊最近邀请当地部分青年文艺理论工作者就“写中间人物”问题举行了座谈。下面登载的是其中四位同志在会上的发言稿。  相似文献   

17.
“教化”与“美育”,是两个意蕴不同的审美范畴。它们凝聚着不同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美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教育思想,在世界美学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它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化解为人们内心情感的自觉要求,变“绝对命令”的他律为“习成而性与成”的自律,让人们象“好色”那样去“好德”。而要作到这一点,就要提倡“教化”。通过其“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作用,去“道(导)乐”,去“制欲”。毋庸置疑,过去人们往往过多地指责“教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与《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二诗中"严少尹"的身份有严挺之和严武二说,二诗系年亦有开元二十一年与乾元元年之说;对《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诗中"严尹弟"则一致认为是严武,诗作于上元元年。经笔者考订,认为"严少尹"与"严尹弟"俱为严武,三诗俱为王维与严武交游工作,前二诗作于乾元元年,后一诗作于上元二年。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在新疆的政治舞台和诗坛上,曾经活跃过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的维吾尔族青年,他就是阿布都哈力克·乌依古尔。他一八九六年生于吐鲁番,由于参加并领导了农民起义,一九三二年英勇就义。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值得怀念的。阿布都哈力克出生于大商人之家。他的学校生活是从经文学校开始的,但不久就转到了当时被称为“学堂”的汉文学校  相似文献   

20.
张再林  张兵 《河北学刊》2012,32(2):19-24
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声"困难,导源于以西方的逻辑范畴来衡量中国的传统思想,并形成了用西方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流行做法,由此所得之"中国哲学",名虽在而"神"已失。在今天的世界话语体系中,中国哲学得以"发声",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中国古代的话语须具有可传达性、可公度性。吴光明"身体思维"的确立以及故事式表达的推出,使中国哲学原话语的可传达性、可理解性成为可能,对于形成中国哲学自身独特的现代话语系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