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克敬(?——1890年)字香荪、号瞑庵,又名餐霞翁、牛应之和铁尉。甘肃皋兰人,咸丰末年,曾捐官为湖南龙山县典史。因诽议时政,被参劾,后因盲去职。及之,为巡抚刘崐延聘,同罗汝怀、郭嵩焘等人参与修撰湖南省志。自1871年后,寓居长沙,直至去世。其晚年生活清苦,但留心时局,以诗文自慰。他一生著述甚丰。根据由其本人编次于1894年刊印的《挹秀山房丛书》,其中有《鹧言内篇》、《鹧言外篇》、《鹧言杂录》和《浮湘诸学录》各一卷;《儒林琐记》(三卷附一卷)、《瞑庵杂识》(四卷)、《瞑庵二识》(二卷)、《雨窗消夏录》甲部(四卷)、《晦鸣录》(二卷)、  相似文献   

2.
何刚德 ,字肖雅 ,号平斋 ,福建闽侯 (今福州市 )人。清末民初政坛及文坛闻人。中光绪二年丙子 (1876 )举人 ,三年连捷成进士 ,历官吏部主事、江西建昌知府、江苏苏州知府。入民国历任江西省内务司长、豫章道尹、代理江西省省长。能诗 ,有《平斋诗存》三卷 (民国十九年刻 )、《续编》三卷 (民国二十年张寿镛刻 )、《再续编》二卷 (民国廿四年张寿镛刻本 )。善文 ,著笔记《平斋家言》 ,民国十一年至二十三年递刻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 1983年将其中《春明梦录》二卷与《客座偶谈》六卷合成一册影印出版。对于这样一位创作颇丰的作家、政绩甚优的…  相似文献   

3.
厉鹗《宋诗纪事》卷四十八 ,从《南岳倡酬集》中录下《路出上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联句》和《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联句》两诗 ,系之朱熹名下。其实 ,这两首诗并非朱熹、张、林用中三人的联句。前一首诗是张所作 ,在张《南轩集》卷二中 ,题目上无联句二字。从该诗所云“竹舆不留行 ,及此秋容霁” ,“昔游冰雪中 ,未尽登临意”来看 ,此诗显然写在朱、张、林乾道三年 (公元 116 7年 )十一月共游衡岳之后的一个秋天。后一首诗是朱熹所作 ,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中 ,题为《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次敬夫韵》。在资料的可靠性上 ,《晦庵先…  相似文献   

4.
李频诗简议     
<正> 李频是晚唐诗人,主要生活在文宗开成至僖宗乾符年间。《新唐书》有他的传记。关于李频的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一卷,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录为《李频集》一卷。其集又名《棃岳集》,收诗195篇。《全唐诗》编录为三卷,另在“补遗”中载其2首,凡206首,比《棃岳集》多出11首。其中《送刘山人归洞庭》诗卷中两见,惟起二句小异;《渡汉江》诗“岭外音书绝”1首,乃宋之问诗,明人早有考证(见万曼《唐集叙录》);  相似文献   

5.
龚自珍集外诗文录王贵忱王大文清贤龚自珍,是我国19世纪前半叶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生平著述繁多,除其生前刊行的家刻本《定庵文集》(初集)三卷、《定庵文集》(即诗卷《破戒草》上下两卷)和《定庵续集》(即《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和杭州陆...  相似文献   

6.
《焦螟词》一卷,费锡璜撰。费锡璜,字滋衡,四川成都人。生于康熙三年(1664),卒年不详,雍正初年尚在世。密次子。与其兄锡琮皆有诗名,曾合撰《阶庭偕咏》三卷。(《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二○)有《费滋衡诗》五卷,附《焦螟词》一卷,收词二十一阕。清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二程诗辨伪     
(一 )《秋月》辨伪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二《天文部》载程颢《秋月》一诗 ,诗云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此诗实为朱熹所作 ,见于《晦庵集》卷二 ,乃《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的第三首。明李编《宋艺圃集》卷十七、明曹学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二、清张豫章等纂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诗》卷七十、清吴之振编《宋诗钞》卷六十、清陈焯编《宋元诗会》卷四十于朱熹名下俱载此诗。而旧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谢叠山《千家诗》卷一沿《记纂…  相似文献   

8.
皇甫曾诗疑年储仲君皇甫曾诗,《新唐书·艺文志》无著录。《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皇甫曾集》一卷。传世之《二皇甫集》录曾诗一卷。《全唐诗》卷二一,亦编为一卷。曾诗传世虽少,其清妙自不能废,如:“客散高楼上,帆飞细雨中”,“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询...  相似文献   

9.
《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卷四八七据《西江志》卷一七九康熙五十九年刊本,辑录吴澄集外文《揭曼硕诗序》(下简称《诗序》)一篇。今检《西江志》,卷一七九收吴澄与程文海二人之文,此文作者实为程氏。《全元文》实属误收。兹揆诸文献,另举它证如下。《诗序》云:临川以二谢故为诗乡,往或为予言:“东溪甘君者善鸣。丰城壤与抚接,多师甘君。”予识其言久。今年坐暑黄鹄山,有示予诗一篇,曰:“丰城揭曼硕作也。”予闻为丰城人,因忆前语,为停笔读数解,清风与俱,喜曰:“人言盖不妄。”夫一技一能虽甚鄙且贱,亦皆有所本,亦必疲精力、涉岁…  相似文献   

10.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系年辨《全唐诗》卷六十二杜审言有《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一诗,关于此诗的写作时间,《唐会要》卷七十七“诸使上”载:“天授二年,发十道存抚使,以右肃政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等为之。合朝有诗送之,名曰《存抚集》十卷,行...  相似文献   

11.
晚唐诗人唐求,鲜为人知,湮于诗海。这对于唐代诗歌来说,实不免有遗珠之憾。一、生平籍地考证关于唐求,能研究的资料极少,他的诗遗失很多,《全唐诗》仅收录三十首。他的生卒年已无法翔实考出。至于他的籍贯,有三说。一说是长安人,居味江。(《舆地纪胜》),明人杨慎则说:“唐求,嘉州沫江人,所谓诗瓢唐山人也”(《升庵诗话·卷八》)。这两说都不确。今据乾隆《崇庆州志·隐逸三十二》)引宋人《茅亭客话·卷三》有味江山人一  相似文献   

12.
重出考辨(二)《全宋诗》卷一八六九《何麒集》收《外大父丞相初登科为维县主簿经摄窑镇税官留诗护国寺中令狐监征录以见寄谨再拜追和而记其后》一诗,诗云:  传翁遗墨剩咨嗟,四海当年尚一家。大老不为今日用,小诗徒遗后人夸。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燕麦兔葵僧舍里,何如梦得访桃花。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九四六《何麟集》,诗题中“”作“”,沿四库误,余悉同。均据宋程遇孙《成都文类》卷五辑录。今检《四库全书·成都文类》,作者为何麟。然杨慎《全蜀艺文志》卷十四录此诗,作者署何麒。今按,《成都文类》将此诗排在张天觉…  相似文献   

13.
<正> 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全晋诗》卷十二收录卢谌诗十题,其中与刘琨有关的赠答诗共三题:即《赠刘琨诗》二十章(四言)、《重赠刘琨诗》(五言)、《答刘琨诗》(五言)。其中《重赠刘琨诗》,非卢谌所作,应是刘琨的作品,根据如下: 此诗最早见载于《艺文类聚》卷三十一,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艺文类聚》,在《重赠刘琨诗》下加了一段按语: 按本诗系刘琨下,则题不当云》重赠刘琨》,疑当作《重赠卢谌》,此有讹误。冯惟讷《晋诗纪》迳改作卢谌诗。然按诗义,乃刘答卢诗。疑非。  相似文献   

14.
一《全宋诗》卷二四八三据《蠹斋铅刀编》卷五录周孚《冬日予与六人者游焦山谒圜禅师访瘗鹤铭断碑及焦公丹台怆然有怀兼谏朱陈二友陈方病目而朱校易未毕》第十二句阙四字,仅有一个“老”字。检《宋百家诗存·蠹斋铅刀编》此句为“老钵席完莱”。又第十六句“一读一感慨”,《诗存》作“百不代一慨”。二《全宋诗》卷二八三四据《方泉诗集》卷三录周文璞《赠相士丁日宣》,第七句阙一字,为“兴来一笑扫燕□”,校云:“群贤集作云。”检《宋百家诗存·方泉集》,此句作“兴来一笑扫燕然”。作“扫燕然”于义为长。《全宋诗》校补二则@房日…  相似文献   

15.
一、唐太宗诗文创作的基本内容唐太宗"博览群书,总其宏纲,殆及万卷,道文丽藻,一时冠绝".甚至"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于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风雅之盛,帝(太宗)实有以启之焉".他的诗文、书法造诣颇高,是初唐的杰出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根据《新唐书·艺文志四》载."太宗文集四十卷";《全唐文》有文卷七卷;《全唐诗》有诗一卷六十九首;《文苑英华》有文六篇,赋四篇,诗五十六首;《全唐诗外编·续补遗》卷一,诗二首;《初学记》有诗文七十五篇;其余散见其他古籍文献中.其主要作品有"威凤之赋,积翠之咏,庆善有  相似文献   

16.
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以函海本《升庵诗话》和杨慎《诗话补遗》为主,搜集诸本,“详加考订,伪者正之,复者删之,缺者补之”(丁福保《重编升庵诗话弁言》),辑为《升庵诗话》十四卷。中华书局在《历代诗话续编》的新版中,又辑录遗漏的升庵论诗十八则附于后,使之成为目前《升庵诗话》中最为完善的辑本。《升庵诗话》卷帙宏富,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泛,有专门对诗歌理论的阐述,有对作家作品的评论赏析,有对遗诗的搜录,有考订名物,纠正错误等等,充分体现了“升庵渊通赅博”(同上)的特点。而其中的理论阐述和对作家作品的评论赏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多有独到之见;“以资闲谈”(《六一诗话》)的内容极少,因此同时代人和后人对它的评价是很高的。明顾起纶所撰《国雅品》称“用修《诗话》,深于辩核”。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  相似文献   

17.
纳兰性德对中国华夏文化的倾慕和求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兰性德(1655—1685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隶满州正黄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官侍卫。他的一生虽然只有三十一个春秋,但却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编撰《通志堂集》共20卷。包括诗、词、文、绿水亭杂识各四卷,赋一卷,杂文一卷,附...  相似文献   

18.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还汴口作》,凝是元和时人,可见皎然的长寿。他现存诗七卷,载《全唐诗》卷三十。《新唐书·艺文志》载:“昼公《诗式》五卷、《诗评》三卷”。注云:“僧皎然”。《直斋书求解题》卷二十二载:“《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七说:“《诗式》一卷”。又说:“此本既非五卷”又一十九体乃末一条,陈氏不应举以概全书。陈氏又载正字王元《拟皎然十九字》一卷,使仅如今本一条,则不能拟为一卷矣,殊参差可疑。又皎然与颜真卿同时,乃天宝、大历间人,而所引诸诗举以为例者,有贺知  相似文献   

19.
顾见山小考     
顾见山作有《东溪》杂剧,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说:“顾见山名号、籍里,俱不详。生平事迹亦待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100页)。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说:“顾见山,名号不详,松江人,顺治壬辰进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版,中册第726页)。周妙中《历代曲家年里字号室名综录》作:顾见山,乾隆以前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版《曲苑》第一辑第308页)。顾见山是清初名诗人、画家,文献不乏记载。原名镛,字震雉,后改名大申,号见山,华亭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一;“顾大申……康熙己酉以工部郎中奉使榷赣关,作画别余,自后不复相见。”叶梦珠《阅世编》卷五:“顾见山……少以能文著。(顺治丙戌举人,见卷二——笔者)顺治壬辰成进士,历官西秦佥宪。工诗画,为海内所推。康熙中卒于官。”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三:顾大申“官工部侍郎”。周亮工《读画录·方咸亨传》:“海内士大夫以画名家者,程青溪、顾见山及侍御(方咸亨),可称三鼎足。”《带经堂诗话》卷十一说他“善丹青,尤工设色;为诗精深华妙,兼有寄托,在松江派中大樽之下,诸人之上”。《清诗别裁集》卷三:“云间自陈卧子后,诗格渐衰,鹤巢(顾大申有《鹤巢诗存》)古今体气足神完,可以接武。”但其诗《四库全书总目》颇有微辞;“陈伯玑撰《国雅集》,称其(顾见山)乐府于古人可谓毫发无遗憾;七律高华,可追王李。今观其集,大抵袭明七子之余风。可  相似文献   

20.
<正> 袁世凯《新建陆军兵略录存》和《训练操法详晰图说》二书,奠下了中国近代西法练兵的基础。前些年,有言敦源的后人公布了一组当年袁世凯、徐世昌致言敦源的手札及后来言氏的题记(见王成圣:《北洋首要零简》,台湾《中外杂志》第21卷第3期),提供了袁世凯撰修《训练操法详晰图说》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