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锋文学的出现,不仅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文学之艺术形式与技巧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充当了颠覆时代共名之急先锋,使文学进入了崭新的无名时代,从而也掀起了新时期个性化写作的高潮。同时,过分形式化追求也导致了整个文本之文义脱节、晦涩难懂,令读者遭遇完全"期待遇挫",从而有丧失文学活动四要素中读者这一重要环节之倾向。而这也正是"先锋文学"昙花一现之根由所在。  相似文献   

2.
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改良中国社会的政治方案.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一项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社会习俗的改革,似乎都是促使中国富强的“根本之道”.当他们反对封建科举制度时,好像“八股” 一废,就可人才辈出,中国也就可以立臻富强了,所以他们说,政治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在贫穷与富裕的问题上,“四人帮”散布了大量的谬论,制造了许多的混乱,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在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中,这种流毒更广更深,危害更大。这是“四人帮”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推行的极左路线的表现形式之一。揭露它的反动实质,指明它的危害,肃清它的流毒和影响,从理论上拨乱反正,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解剖刀”,对“四人帮”的贫穷观加以剖析吧! 在“四人帮”看来,贫穷就是革命。穷了就革命,革命了更穷。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广大的劳动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先进的人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物态化了的艺术符号系统,通过这符号系统建构出的艺术意象,从而使读者的审美感觉系统相应活跃兴奋起来,产生活泼的生命形式的对象化体验,即通常所说的艺术感受。所以“文学是人学”的本体意义,不全在于研究人,或怎样再现以及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及心理潜意识。因为这些看似内容的  相似文献   

5.
邓伟龙 《船山学刊》2007,(4):155-157
在章学诚的文论思想中,其"文学"观是非常独特和复杂的.其中章氏释"文"为字(或属辞),"学"为学问,文词(辞)或文章乃"学而有得发之于辞".因此,他主张文与学"非二事也,""立言者,必于学同先有所得."这种特殊的"文学"观既与他对儒家重学问传统的承传有关,也与乾嘉学风的影响和其学术贯通的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6.
张达 《文史哲》2002,2(1):25-29
“十七年”的文学观是反映论亦即认识论的文学观;以这样的文学观看待文学,不仅造成了理论的不科学性,而且对创作造成了伤害;这样的文学观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来自别林斯基、普列汉诺夫等19世纪俄国文学理论家;反映论的文学观,带有机械唯物论、庸俗社会学的特点。新时期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文学观已经有了可喜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为人生”是鲁迅从事文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中国新文学初期现实主义流派的创作出发点(包括某些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作家,也接受“为人生”的口号)。一九三三年,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写道:“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  相似文献   

8.
“第五代”及其电影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前后崛起于东方的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作为一种令世人振奋而又困惑的群体文化现象,他们的艺术探索早在1987年张艺谋的《红高梁》弹出第一个商业化音符后,便已逐渐偃旗息鼓而分道扬镳。可是它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一次高度自觉的艺术运动,在中外影坛所激起的石破天惊的反响,却是巨大而久远的。1所谓“第五代”,其实是个界定不很严密的笼统指称。这些青年导演个性迥异,气质殊别,选择题材的兴趣眼光也各不相同,很难规范出划一的创作态势。不过,这个以文革后北京电影学院首届毕业生为骨干的导演群体,无论在文化成因、审美理…  相似文献   

9.
陈春敏 《兰州学刊》2011,(2):149-151,168
王国维的“物我观”,始终坚持“物”“我”对举,“物”只有在与“我”发生联系才具有存在的依据与意义,而“我”在“物”的经验感召下唤醒“我”关于“物”的普遍意识从而抵达“物我”合一,并将此思想运用于文学,提出景引发情情寓于景的“情景说”,在“有我之境”以“我”之自由意志观“物”和“无我之境”以“我”之物化心理观“物”中突出了在“我”的把握下达到的物我相契。  相似文献   

10.
李德懋选择诗作,特别注重诗人品行对诗品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诗文是作者才、气、学、习的自然外现。与此同时,他十分注重时代环境与写作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注重诗作所反映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的激变期"五四",茅盾的现代文学观极为丰富又具有前瞻性。近30年对其研究达到相当高的学术层次,但是对他提出的"民族的文学"与"世界的文学"两个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究却显不足。早在19世纪20年代歌德提出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概念,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世界的文学"设想;逮及20世纪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勃发,首倡建构"民族的文学"(即国民文学)与"世界的文学"的茅盾,既对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及其相互关系作了精辟论述,又对先创造国民文学再联合各国建设世界文学的缘由给出充分阐明,也对现代中国民族文学必具的美学特征作出了科学的预测。茅盾的现代文学观不仅具有原创的理论价值,而且它的前瞻性也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对于解决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繁荣背后的"乱象"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正> 人们对鲁迅美学和文艺思想的研究,总是强调其“善”的一面,然而,鲁迅在第一篇文学论文《摩罗诗力说》中,就否定了“无邪之说”而推崇“恶魔”。“恶”,是鲁迅弃医从文之后首先看取的。造成对鲁迅“恶”的文学观研究的空白,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恶”的回避,而对“恶”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缺乏认识。“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显然是一部为"造今日之文学"而"造"出来的"史"。与其说胡适在写史,倒不如说他在表明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以叫作"评判的态度"。他评判的正确与否在今天已经昭然,但《白话文学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评判的正误,而在于评判本身所显示出来的文学观念的革新。这点在今天来讲仍然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问题》一书是论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专著,它的出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这里,我不拟对这一著作进行全面评论,只就其中所提到的两个观点谈些个人想法。该书在讲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时说:“关于集体所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初级形式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形式,这是斯大林的论断。在苏联,城市没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农村的集体农庄不能扩大生产规模,不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最基本的农用生产工具如拖拉机、汽车等,都不能购  相似文献   

15.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于1918年提出的建设中国新文学的“唯一宗旨”观,但近百年学术研究尚未以科学的思维对其丰盈内涵作出详解.本文试图对胡氏新文学建设的宗旨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予以新探.“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对其“枝叶”文学主张的化零为整的概括.国语文学与白话文学在胡氏表述中是同义语,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而要理解国语文学的内涵,必须弄清白话、国语、方言这三个关键词的趋同性与差异性.胡适对建设何种形态新文学作了这样的理性设计,即分为“工具”、“方法”、“创造”相互关联的三个逻辑步骤,只是对“工具”(白话为利器)、“方法”(具体技艺)作了详解,而“创造”则从略了;至于“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之间的辩证关系,胡适着重强调了后者.这样的“唯一宗旨”观,实际上成了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并驾驰驱的理论旗帜和实践纲领.本文对其新探,发掘出不少新思想、新见解及其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 ,周作人提出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人的文学”观 ,指出人既是创作的主体亦是创作所要反映的客体 ,从而创造出文学的新观念和新话语 ,以接近于世界文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评判标准等基本观念 ,使中国新文学具有了世界性和开放性。“人的文学”观的价值理想是建立在启蒙思想之下的一种理想主义 ,它作为新文学的价值参照标准具有一种普遍性 ,但同时也产生了文学意识“左”倾倾向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旭东 《东岳论丛》2000,21(2):120-124
鲁迅试图以医学救国的时候 ,就超功利地喜爱文学 ,但他弃医从文 ,却恰好是注重文学的功用 ,以文学改造国民性 ,于是 ,一个矛盾的文学命题———“不用之用” ,就成为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观。这种矛盾在后来的思想发展中 ,一直没有消除 ,只不过有时是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占上风 ,有时则是神秘幽深的非功利的文学观占上风。甚至晚年功利主义文学观占绝对上风的时候 ,鲁迅非功利地喜爱文学的趣味也表现在旧诗创作中。鲁迅功利与非功利的文学观的矛盾结构有其深刻的现实动因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8.
蒋承勇 《学术研究》2023,(12):143-149+178+2
文学美育是文学教育功能的一个维度,与文学德育、文学智育功能有差异又有联系。文学美育的根本效应是陶冶人之情感,丰盈人之感性世界,提升生命存在之自由度。不同于文学德育的理性和“功利性”特质,文学美育有其“非功利”特质。西方浪漫派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文学“非功利性”,突出了文学对人的感性世界的张扬与呵护,也为我们今天认识文学之美育功能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经典佐证。文学美育让读者在情感的浸染中使其心性或感性世界趋于丰盈和温润,提升人的情操,从而达成对人性的呵护与滋养,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功利”之“功利性”。我们对文学教育功能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德育和智育等一般“功利性”层次,而应在强调文学之德育和智育功能的同时重视并发掘文学之美育功能,进而拓展、凸显和提升文学“作为”的空间与效度。  相似文献   

19.
晚年丁玲高扬"反封建"启蒙旗帜,积极肯定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启蒙价值,视文学为"战斗的武器",大力倡导文学的"真实性"和"批判性"原则,在向"五四"启蒙文学传统的回归中,建构起了其启蒙主义的文学观。这一文学观的形成,是丁玲一以贯之的"个性思想"作用的结果;同时,它也呈现出了丁玲晚年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新状态”文学的提倡者对这一定义缺乏清晰的定义和阐释,所以,我只能在通读了有关“新状态”文学的文章后将之粗略地总结如下:“新状态”首先指作家对自身的一种位置意识,亦即从高高在上的启蒙者|代言人的地位降为社会生活的普通参与者,不再具有代表真、善、美讲话的先天特权,并且由于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的冲击而从总体上退到边缘状态;其次指作家在这个位置上的新的写作策略,即从伟大叙事|讲述寓言|洞察本质的俯视姿态转向平视生活的个体观点,仅仅描写和讲述自己在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由这生存姿态所折射出的生活。 经过这样一番归纳后,我们就会发现:不管“新状态”文学的提倡者承认与否,这一提法属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却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简要的审视。后现代主义是始于本世纪中叶的一种文化运动,体现在文学、艺术、宗教、建筑、大众传播媒介等领域。它并不是一种公认的主流文化,在其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争论,但它在以下方面却是达成共识的:后现代主义首先指一种力图超越现代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