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涯 《百姓生活》2013,(10):39-40
出国留学归来的李庭达,在婚姻问题上让父母操碎了心:在短短4年时间里,他结了5次婚,离了5次婚。2012年12月,在他第六次提出结婚时,伤透心的母亲对他说,为了操办他的婚事,家里能卖的房子、铺面都卖了,恳求他对婚姻要慎重。可是,已经给父母写下100多万元欠条的李庭达为了结婚,要求父母再“借”给他50万元,并因此和母亲发生争执。争执中,李庭达用水果刀刺中了母亲……  相似文献   

2.
爱的存折     
小昭 《百姓生活》2008,(9):22-22
当两人的婚姻走到第10年,他跟妻子说,到时候要庆祝一下。妻子说,就两个人庆祝吧,把孩子送到奶奶家里。他每天都琢磨着,送什么礼物给妻子呢?结婚时候他送过她一个景泰蓝戒指,10块钱买的。那时他们还在小镇上,家里经济紧张。那个景泰蓝戒指虽然已经褪色,她还一直保存着……就买个戒指吧。  相似文献   

3.
你问我答     
《社区》2011,(9):54-55
在家,睁只眼闭只眼广西南宁读者刘玉兰来电说:我和丈夫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好不容易在南宁置了个家。房子虽然不大,但却是在我们两家父母共同支助下置办的,本以为婚后丈夫会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家,但我发现,丈夫在婚后像变了个人,曾经勤劳的他如今非常懒惰,经常弄得家里乱乱的,我一看见他这样就  相似文献   

4.
《社区》2011,(13):54-55
广西南宁读者刘玉兰来电说:我和丈夫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好不容易在南宁置了个家。房子虽然不大,但却是在我们两家父母共同支助下置办的,本以为婚后丈夫会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家,但我发现,丈夫在婚后像变了个人,曾经勤劳的他如今非常懒惰,经常弄得家里乱乱的,我一看见他这样就非常生气,我们经常争吵,以至于我对我的婚姻生活非常失望。丈夫总说,家就应该是放松的地方,说我太较劲,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一位离过两次婚、第三次婚姻又濒临破裂的女影星,对她祖母的婚姻竟维持了60年感到不可思议。她不相信祖母能使她做演员的丈夫爱得死心塌地,因为这位祖母只会洗衣做饭又不十分漂亮。一天,她拿出一张磁盘,这张磁盘是她第一次结婚时,父亲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当时,他父亲对她说,这是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父母在我出生前便收养了哥哥,我出生后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于是继父来到了我们家。继父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了。母亲和继父一起供我哥上初中,上重点高中,后来他结婚、生子。1997年上半年,父母用两人多年来的积蓄5万多元为哥盖了套新房。可谁知房盖好之后,哥便变了一个样。母亲生病,哥也不给治。哥还经常骂继父,甚至有一次,他与继父闹矛盾,将继父打得头破血流。于是,父母决定通过法律来寻求保护,想和哥解除收养关系。父母为哥盖的房子的房产证上写的是继父的名字,如果他们和哥解除收养关系,这套房子该归谁所有?读者李炎李炎…  相似文献   

7.
余玮  吴志菲 《可乐》2010,(10):57-57
1939年秋,邓小平与卓琳在延安相识。卓琳说:"他(邓小平)是从前方回来的,和邓发住在一个窑洞里头。我在公安部工作。他们经常到公安部来,因为公安部女同志多。有时,也叫我们到他们住的地方去玩。他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对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跟我一块儿到延安的女朋友来跟我谈,说他想跟我结婚,问我同不同意。那个女朋友和我谈了两次,我不愿意。我说我还年轻,不想那么早结婚。我拒绝了。"  相似文献   

8.
说起《山西老年》来,还真和我们夫妻有“缘”。与丈夫结婚时,他是县委老干部局办公室的科员。之后几年的日子里,不管是下班,还是节假日,经常有老干部到家里找丈夫领取《山西老年》,我的家成了《山西老年》的一个发行点。时间长了,一些老干部总是无时无点地到家里来,我真有点烦,就埋怨丈夫:“办公室里有几百本《山西老年》,可还是要一摞摞地搬回家,让老干部找到家里来,不嫌麻烦?”丈夫的脾气并不好,可在这件事上特别有耐心,他说:“许多老干部不在城里住,来领书不一定正赶的是上班时间,星期天来了,要让他们拿上。就是节假日休息了,他们顺便到…  相似文献   

9.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社区》2009,(7):59-59
镜中梨母亲问女儿":你为什么对着镜子吃梨?"女儿回答":这样就可以吃两个梨了。"讨价还价丈夫跟情人在家里亲热,被家里的鹦鹉看见了,它滔滔不绝地说":我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