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刁生富 《学术研究》2001,1(6):68-72
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科学价值中立说"虽有所不同,但都以主体与客体、存在与意义、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划分为理论基础,以科学与价值完全对立和互不相关为基本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某个特定范围内"价值中立说"是可以成立的和有意义的,但从整体上来历史地考查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科学对社会,尤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只能把"价值中立说"看作是一种幻想.整个科学活动,从研究动机、研究战略转移、研究过程、知识体系到理论评价等,都负载价值.当代大科学时代,认识和处理好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应该把"求真"与"求善"有机统一起来;社会应该对科学活动的全过程加以调控;科学家应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对科学社会价值的探讨是一个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从科学的社会价值与功能,科学真理与科学的价值,科学的认识、道德、审美、功利等方面揭示科学的社会价值的真正本质是真、善、美和用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价值评价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学的“善”与“恶”的评价,在一定层面上是对科学的物质价值问题的关注,并使人们对科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甚至引起了反科学的情绪。科学价值评价标准存在着诸多困境,一味地对科学到底负不负载价值以及负载怎样的价值的论争,无助于各种困境的解决。事实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产生的根源,并不在于科学自身,而是缘于我们人类自己。因此,解决问题和摆脱困境的唯一的出路,是寻回我们人类自己的善。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的目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科学的社会价值,人们往往都是从"有用性"或工具价值的角度去理解的.实际上,科学的昌明发展本身具有人与社会发展目标和尺度的意义,是人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追求,即科学对于人与人类社会具有目的性价值.这种价值既根源于人的内在本性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实现科学的目的价值,既必须遵循科学自身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也必须遵循价值的主体性标准及其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并不是永恒的或自明的概念问题或逻辑问题,它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嬗变和发展的范畴.只有把这对范畴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根据时代变化的特殊目标来理解,才能把握其变化的实质,展现其内涵的丰富性.本文从科学思想史的角度,围绕科学内部层面,着重考察了在18世纪科学理性至上的时代精神氛围中,科学与价值自觉分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的价值是隐含在科学本身结构中的价值。本文论述了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和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的价值,重点讨论了科学理论的价值评价及其评价标准。对于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则从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科学预设和科学传统五个方面探讨了其中的价值因素。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的价值是隐含在科学本身结构中的价值.本文论述了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和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的价值,重点讨论了科学理论的价值评价及其评价标准.对于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则从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科学顸设和科学传统五个方面探讨了其中的价值因素.  相似文献   

8.
邵夏 《社会科学家》2006,(6):165-167
科学哲学曾一度主张“科学价值中立说,”认为科学与价值无关,科学关乎事实,而价值关乎目的,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但自从科学哲学转向科学动力学研究以来,“价值”概念也被引进科学,认为科学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科学是负荷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特别是在官僚制组织中,要求行政人员价值中立,实际上是为了科学原则而排斥了价值。现代性的形式理性追求排斥了价值,但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价值问题的纠缠。这说明,近代以来的科学和实践都因为拥有了分析性思维方式才会受到这种矛盾状况的困扰。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中,特别是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科学研究以及人的行动不仅不能排斥价值,反而要坚持价值优先的原则。人的共生共在是这个社会中的基准价值。一旦实现了从分析性思维向相似性思维的转变,即建构起了相似性思维后,科学与价值的矛盾问题就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从而实现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价值关系是人与世界、真理与实在之间的基本关系.价值现的改变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前提.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反映在他的价值哲学之中并具有独到的特点.本文拟从价值本质、价值主客体、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目标等几个角度加以探析.价值关系是人与世界、真理与实在之间的基本关系.价值现的改变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前提.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反映在他的价值哲学之中并具有独到的特点.本文拟从价值本质、价值主客体、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目标等几个角度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