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边疆学派是現代美国資产阶級历史学和经济史学解释美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流派。这个学派主要宣传三个理論,即頌揚美国“民主”精神的“美国制度渊源論”、吹噓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例外性的“安全活塞論”、以及歪曲美国历史上地区之間关系的“区域論”。其中,对美国社会经济史影响最大的是“安全活塞”理論。这种“理論”說什么长期存在于美国历史上的“边疆”,曾经是調节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并使美国社会保持諧調的“安全活塞”,它“滋育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帮助了民主的传播,经常培育着拓荒者的自信心和个人主义,促进了民族主义,提供了经济机会,它对于东部許多人似乎是一条出路,它发展了发明才能和活动力——而它的核心就是自由土地。”  相似文献   

2.
从民意调查看“9·11”后的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对美国最大的震动和打击是心理上的。美国百姓的忧虑与担心使“恐惧再次成为有力的工具和驱动杆”。“恐惧政治”作用之一是把美国带进伊拉克战争。“恐惧政治”作用之二则是通过《爱国者法案》在反恐的名义下 ,限制公民自由 ,压制不同意见。这些给美国人的心理和美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根本的、深远的 ,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中东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和引进西方价值观,美国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正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为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美国在民主盛装之下,其实另有他图,即地缘战略、石油战略和反恐战略的远东地区霸权利益谋求。民主改造“大中东”国家的背后是“美国利益”高于“阿拉伯利益”。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权集团经常就“硬实力”、“软实力”和应该更多使用其中哪种力量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进行争论。争论中的两个最大代表人物,恰恰是克林顿和布什这前后两任总统。前者民主、自由的调子唱得很高,但是照样屡屡发起军事行动,所说和平也仍然定位于“美国领导”、“美国控制”、“符合美国利益”的和平。布什倒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与当代美国政治文化的全球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美国大众传播的全球扩张,政治文化冲突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问题。美国大众传播的全球扩张,明显带有特定历史环境中根深蒂固的“美国例外论”、“使命观”和自然权力思想所构成的“民主的资本主义”这一政治理念的印记,它们为美国称霸世界架构起一个合法的道德解释框架。美国大众传播是建立在“美国化”基础之上的渗透与统驭、整合与再造本土文化的过程。美国通过建立全球媒体网络、进行媒体外交、实行全球贸易的文化“配售”、消费文化的大众传播等政治社会化渠道,对外推行其政治价值和民主制度。事实上,这种要以美国政治文化模式改造世界的霸业梦在一个世界日益多极化和相互依存的时代是注定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6.
一位四川“诗人”最近告诉大家说:“美国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中国人在全世界唯一最好的朋友是美国人。”(《文摘周报》2006年1月27日转天津《老年时报》)“诗人”到底是“诗人”,竟然用了一个回环的修辞格反复强调美国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足见“美国人”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了。如果“诗人”仅仅对某些“中国人”说,我们由他说去;如果对全体中国人说,那就是强奸民意了。“美国人”是个大概念,其中确有好人,不可一概而论,应作具体分析。那么,“诗人”文中列举的“最好的朋友”是何种“美国人”呢?仅仅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美国政府和美国大兵!“…  相似文献   

7.
“逃避者”群像是美国社会潜伏的一股喧嚣和骚动的文化暗流的奔涌 ,是对美国主流文化的焦虑、抑制甚至反叛。文章旨在挖掘美国文学中的“逃避者”群像 ,揭示其本质特征 ,运用人类文化学的理论 ,对“逃避者”群像折射出的美国文化意蕴作探询式的追寻  相似文献   

8.
弗雷德里克·J·特纳是美国“中西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个美国最著名、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之一。他除创立了著名的“边疆学说”,系统阐述“活动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外,还发表一些著作和论文,提出了“地域理论”,认为各地域  相似文献   

9.
冷战期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输出了大量的图书以塑造“美国形象”:一方面,通过宣传共产主义世界的“红色殖民主义”和“邪恶”本质,以反衬自我形象的“光辉”、“正义”和“民主”;另一方面,集中刻画了以“人民资本主义”新范式、“原子和平”形象、“不断进步”的种族关系、“共同的儿童理想国”和“平凡”的美国女性为表征的“美国形象”,力图强化全球受众对美国身份与利益的心理认同,最终赢得冷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和新自由主义风靡全球,“帝国主义”这一概念在主流媒体和研究著作中基本消失。主要是2001年“9!11”事件以后,以美国出兵侵略主权国家伊拉克为标志,出现“新帝国主义”的概念。但是最早是美国媒体,在热热闹闹地、煞有介事地进行着这样一种讨论:美国到底是“帝国”还是“帝国主义”呢?日本媒体有一项通过美国报道检索进行的调查,仅仅在2003年的两个月里,涉及到“美国和帝国”这个关键词的报道,就达三百多条。(《不想成为帝国的帝国》,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3年2月18日)与此相关的另一个讨论题目是:美国是不是已…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始于 90年代的美国。进入 90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连续 9年持续增长 ,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现在 ,美国经济实现了“一高两低” ,即高增长(连续若干年 4 %的增长 )、低通胀(1 9% )、低失业率 (4%左右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 :“美国经济目前的好时光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中所没有的”。这主要是以“新经济”为主导 ,由知识增值产生的企业变成了主要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按照国际社会比较标准的定义 ,“新经济”是指和网络、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商务工程、生物技术相关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是建立在信息技…  相似文献   

12.
美国“竞争性自由化”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有四个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美国政治领导人实行了“三轨道”的对外贸易政策,即在多边、区域(包括双边)和单边三个领域实施贸易政策。“三轨道”中的多边主义和区域(包括双边)被美国经济学家伯格斯坦称之为“竞争性的自由化”。2001年,小布什入住白宫后,美国行政当局把“竞争性自由化”提升为美国的一种对外经济战略。这一战略的重点是美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缔结。本文就美国这一战略的形成、实施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9·11”事件后中东强烈的反关甚至仇美情绪,布什政府决定加大对中东的广播宣传。布什政府认为,从整体上讲,中东的媒体环境对美国是“不友好的”,甚至是“充满敌意的”;中东民众所接触到的有关美国的信息是“不真实的”,甚至是“被歪曲的”。这些“不真实”、“不可靠”的信息误导了中东民众,使他们对美国产生了“误解”和“仇恨”。正是基于这种逻辑,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不久很快建立起包括萨瓦电台、自由电视台、自由阿富汗电台等在内的中东广播网络,目的是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传播美国的价值观,舒缓中东民众对美国的敌意,增进中东民众对美国的好感。但是从2002年初至今的情况来看,布什政府对中东的广播宣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核心原因在于中东民众对美国中东政策的不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七七事变”后美国的远东政策及其原因。“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承认主义,其实质是不干涉主义。“七七事变”后,由于美国的在华利益进一步受到损害,美国的远东政策开始有所改变,但不是根本的变化,绥靖仍占主导方面。主要原因是:美日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使处于危机中的美国还有必要同日本维持贸易往来,暂缓它们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军事力量的不足,美国需要时间从战略、策略、军事上作充分的准备;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的制肘;企图“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概念首先在美国兴起,随后迅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使用,究竟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采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对美国“新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需求的拉动和供给的推进是美国出现“新经济”的原因,技术创新和外需主导型战略的实施拉动了总需求,信息技术(产业)、全球化以及“里根经济学”的长期效应使AS得以持续扩张,其成功之处对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闻自由”是一个口号,也是一种体系,历来都从属于所在国家统治阶级的政治范畴,历来都是以阶级的意志来决定其“新闻自由”的属性。然而在美国,那些资产阶级的政客们却矢口否认“新闻自由”的阶级性,而视新闻界为“自由、独立、客观、公正”的“社会代言人”,冠之以“无冕之王”,用最美妙的言辞称赞“新闻自由”和“无冕之王”们制衡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本文仅对美国的“无冕之王”及“新闻自由”作进一步的探讨与透视。一当今的美国,号称“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和“新闻大帝国”。其“政治大国”所实施的是带有相当大欺骗色彩的资本主义“多元化”政治,名曰“多元”,而却只有资产阶级大垄断集团这“一元”,尽管其施政手段变化万千,但终究掩饰不住它的资产阶级本性;其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与敌对国家的交往中,政治妖魔化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从冷战时期的“邪恶帝国”,到后来的“对抗国家”、“罪犯国家”,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喧嚣一时的“无赖国家”以及“邪恶轴心”,无不反映了这一事实。美国外交行为方式中如此突出的妖魔化现象,是和美国以制约平衡为特点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是政府基于强大的政治动员压力做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29届总统。在他就职期间,世界形势日益复杂。就美国而言,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向外扩张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即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完成这一“转变,威尔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威尔逊的扩张主义直接促使了所谓“美国理想”的产生,而这种“理想”又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美国精神”。  相似文献   

19.
“美国梦”是美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美国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一部美国文学史同时也是一部“美国梦”的历史。文章以美国文学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对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美国梦”的特征和具体表现.从文学的角度解读“美国梦”。  相似文献   

20.
维持全球霸权是美国的最高国家利益,而国家实力对比是影响美国全球霸权目标的最大变量。当前,美国曾经的军事霸权、先发制人、单边主义不仅与国际环境格格不入,而且与美国变化了的国家实力不相对称。在新的国际环境中,霸权增添了“制度”、“以退为进”、“均势外交”的内涵,即霸权均势。新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实施和调整都离不开霸权均势原则的指导,霸权均势原则的应用对亚太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