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EM算法在估计混合正态分布参数时使用不完全信息的总样本所得到的参数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估计方法——TU截断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运用部分拥有完全信息的样本将混合正态分布中的分布参数逐一估计出来。这一算法一方面克服了EM算法运用于混合分布的缺陷,另一方面改进了使用截尾数据的参数估计。仿真结果表明,TU算法比EM算法估计更精确。  相似文献   

2.
对非参数异方差模型中回归函数的EM算法进行研究,并基于EM算法得到了条件回归函数的估计。此外,通过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与纯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说明了基于EM算法的估计方法比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的拟合效果更好,并对恩格尔系数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其变化走势。  相似文献   

3.
韩猛等 《统计研究》2018,35(6):97-108
为了内生地识别动态因子模型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构突变(包括因子个数的变化),本文利用主成分估计得伪因子序列构造累积平方和统计量检验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构突变性,进一步利用迭代累积平方和算法对多个结构突变点的位置进行探测。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检验统计量对于因子个数误设具有稳健性;并且该检验具有良好的有限样本性质和渐近性;另外,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沪市A股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对数收益率序列存在结构突变的共同因子。  相似文献   

4.
宋鹏等 《统计研究》2020,37(7):116-128
高维协方差矩阵的估计问题现已成为大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基本问题,传统方法要求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假定且未考虑异常值影响,当前已无法满足应用需要,更加稳健的估计方法亟待被提出。针对高维协方差矩阵,一种稳健的基于子样本分组的均值-中位数估计方法被提出且简单易行,然而此方法估计的矩阵并不具备正定稀疏特性。基于此问题,本文引进一种中心正则化算法,弥补了原始方法的缺陷,通过在求解过程中对估计矩阵的非对角元素施加L1范数惩罚,使估计的矩阵具备正定稀疏的特性,显著提高了其应用价值。在数值模拟中,本文所提出的中心正则稳健估计有着更高的估计精度,同时更加贴近真实设定矩阵的稀疏结构。在后续的投资组合实证分析中,与传统样本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均值-中位数估计方法和RA-LASSO方法相比,基于中心正则稳健估计构造的最小方差投资组合收益率有着更低的波动表现。  相似文献   

5.
罗平  李树有 《统计研究》2013,30(3):101-105
 多元保序回归理论对统计学中研究多维参数在序约束下的估计理论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讨论了当协方差矩阵已知,在简单半序约束下,对三个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估计问题,给出了估计的算法。并证明了在多元均方损失条件下,给出的均值估计优于无序约束的均值估计。  相似文献   

6.
于力超  金勇进 《统计研究》2018,35(11):93-104
大规模抽样调查多采用复杂抽样设计,得到具有分层嵌套结构的调查数据集,其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数据缺失问题,针对分层结构含缺失数据集的插补策略目前鲜有研究。本文将Gibbs算法应用到分层含缺失数据集的多重插补过程中,分别研究了固定效应模型插补法和随机效应模型插补法,进而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在不同组内相关系数、群组规模、数据缺失比例等情形下,从参数估计结果的无偏性和有效性两方面,比较不同方法的插补效果,给出插补模型的选择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作为插补模型时,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更准确,而固定效应模型作为插补模型操作相对简便,在数据缺失比例较小、组内相关系数较大、群组规模较大等情形下,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插补模型,否则建议采用随机效应插补模型。  相似文献   

7.
蒋青嬗等 《统计研究》2018,35(11):105-115
忽略个体效应和空间效应会严重干扰效率测算,其中忽略个体效应使得技术无效率项发生偏移,忽略空间相关性导致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本文基于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引入了个体效应),引入因变量和双边误差项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适用性更佳的真实固定效应空间随机前沿模型。对模型进行组内变化以消除额外参数,使用贝叶斯方法(需推导未知参数的后验分布并执行MCMC抽样)估计参数和技术效率。该方法真正克服了额外参数问题,比同类方法直观、简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参数、个体截距项及技术无效率项的估计精度均较高,且增加样本容量,估计精度变优。  相似文献   

8.
逆高斯回归模型可用于分析正偏态数据,人们通常研究解释变量对其均值参数的影响,但往往忽略了对其散度参数的影响,文章则基于解释变量对均值和散度都有影响的前提,针对联合均值和散度逆高斯回归模型,探讨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问题。MM算法在优化问题上具有分离参数、降低目标函数的维度、简化求解过程等优点,将MM算法应用于联合均值和散度逆高斯回归模型,能将多元似然函数彻底分解为一系列一元函数之和,从而绕开了参数估计中的矩阵求逆问题。模拟研究表明,当数据量达到100时就能得到很好的估计效果;实证分析表明,理论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了一种ARMA模型的非线性估计方法,这种方法通过DFP算法构造具有遗传对称正定性的矩阵来近似Hesse矩阵的逆,从而实现了ARMA模型参数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可以改进ARMA模型的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10.
投入产出模型可用于分析产业的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效应,文章运用该模型,调整合并2012年四川省139×139部门投出产出表后得到5×5部门投入产出矩阵,分析四川省文化产业的前向与后向产业关联效应.并以该矩阵为基础,计算5部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进行产业关联效应及波动效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摘  要:为测定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本文创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列标尺量模型。它将部门的结构系数变动分为直接产品消耗系数的变动和增加值结构系数的变动。该模型对中国1992-2002年间部门结构变动作了计算分析,主要结论是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变动中,农业、煤炭采选业、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及商业饮食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增加值结构系数的变动,但直接产品消耗系数对其他工业、建筑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及其他社会服务业的影响也逐渐显著,列标尺量模型的提出为产业的规划调整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1998-2005年中国1813家研究所构成的均衡面板数据,首次对中国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在采用FE和IVE方法控制双向固定效应和潜在的选择性偏误的基础上,估计了研究所投入要素对总收入和科技收入的贡献份额,由大到小依次为:非研究生科技人员、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科技人员、科研设备费,研究所的科技投入总体上不存在规模效应。采用GPS方法控制了投入要素的条件概率密度分布,估计了研究所投入要素对边际产出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投入要素规模的不断增大,非研究生科技人员的边际产出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它三种投入要素则呈现总体上升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研究所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国内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贸易隐含废水为代表性指标,运用投入产出法,基于OECD数据库提供的2004-2011年连续投入产出表以及分行业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进出口和进口中间投入的隐含废水排放量。研究表明:2004-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的废水排放强度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工业进出口的生态逆差量呈现"N"型变化趋势,且中国工业净隐含废水排放行业集中度较高,排放量前八的行业总计占工业净隐含废水排放量的82%左右。同时,对进口中间投入的分析发现,进口中间投入产品年均减少废水排放量高达324 463万吨。据此提出降低贸易隐含废水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新发展和SNA修订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经济普查之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发生了若干方面变化,包括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在资料来源、计算方法、生产范围、基本分类和某些具体问题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修订,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修订,以及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案的制定;在机构部门账户发生的若干方面变化,包括机构部门账户部门分类的细化和编制方法的修订;而1993年SNA的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中央银行产出、非正规部门、政府与公共企业的交易--股权投资收益和资本注入等方面的修订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北京市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完全经济联系乘数和结构化凯恩斯乘数等方法,研究北京市分部门投资对消费的拉动关系,考察不同部门的投资变化对于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报酬系数比影响力系数对消费的拉动效应要大,投资对消费的拉动系数主要决定于劳动报酬系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等基础性服务行业的投资对消费拉动系数较大。在一定投资的情况下,应该加大这些行业的投资以平衡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光慧  邢竟 《统计研究》2016,33(4):90-96
传统季节调整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时,往往假定误差项为白噪声,不考虑其序列相关关系。为了进行更准确地季节调整分析,本文从连续性抽样调查的角度出发,研究基于平衡轮换样本调查的抽样误差对季节调整的影响,建立一般化的季节调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参数估计,并从预测误差、误差方差等角度评价模型精度。最后以中国城镇住户调查采用的12~0平衡轮换模式为例,对考虑抽样误差结构特征的季节调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这套季节调整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部门间收入流量测算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宝瑜  张帅 《统计研究》2007,24(11):3-7
摘  要:国民收入在部门间的分配流量及其比例,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不能不考虑部门间在收入分配中的相互关系,但我国目前官方只公布收入与部门交叉数据,还缺乏部门与部门交叉流量数据,且有3年的滞后期。本文采用了一种称为“双矩阵RAS法”的方法,首先利用官方公布的2003年收入与部门交叉数据对2005年收入与部门数据进行了测算,进而用“收入转移法”测算了2005年部门与部门交叉流量数据。分析了1997年至2005年我国部门间收入流量状况,总结出近年来我国部门间收入流量变化的六大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菲德模型测量教育投资的外溢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理论探讨在现代社会中 ,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教育既具有经济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是教育发挥其经济职能的表现。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简称教育的经济效益 ,是指通过教育再生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 ,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其增长总额中抵偿用于教育和培养的全部经费之后的余额。对于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的计量 ,由于教育的经济效益的复杂性及理论研究的欠缺 ,至今没有一个理想的统一标准。目前 ,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计量方法主要有 :(1) )舒尔茨的余数分析法。舒…  相似文献   

19.
袁圆  戚逸康 《统计研究》2019,36(2):38-49
本文采用股票指数数据,通过BEKK—GJR—GARCH模型考察了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在金融危机发生的特定时间窗口下,两者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此外,本文在引入表征危机事件和地产调控冲击的虚拟变量之后,考察了冲击对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本文的实证模型考虑了非对称性因素并采用广义误差分布(GED)处理“厚尾”问题,是对现有研究范式的有益探索。本文的实证结果认为,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均值溢出效应的存在不甚稳健,但两种溢出效应都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地产板块对整体股市的波动溢出持续性很小,但冲击会加剧波动,反之整体股市对地产板块的则具备持续性,冲击更强烈。波动溢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股灾期间存在变化,尤其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直接冲击作用都更弱了,可能由两市场联结减弱导致,但非对称性依旧突出。引入表征事件冲击的虚拟变量后,估计结果能够显示出危机和地产调控对于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的波动性存在明确影响:直接来看,2010年的房市调控影响幅度最大,超过2015年股灾和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点值得房市调控政策制定者注意;间接来看,六次事件中的五次均对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的相关性有影响,普遍性很高,由此,风险监管层有必要关注不同冲击下股市内部相关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主流观点视非正规部门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弱势部分,政府亦将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当作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视角考察并分析了我国非正规部门的发展机理。周期性反应函数的估计结果并不支持主流观点认可的市场分割假说,“不对称的逆周期”发展轨迹暗示着非正规部门内部并非同质,而存在“高层非正规部门”和“低层非正规部门”的分化。面对在衰退期比繁荣期更为敏感的特征,我们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说,即非正规部门发展是受经济周期与正规部门后向关联效应相互作用的一个可解释的结果。进一步地,利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证实了上述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