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逻辑哲学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部名著。其篇幅不大,全书不过五、六万字。但它却是作者维特根什坦在长时间中研究和思考哲学问题的成果或结晶。维特根什坦从酝酿到写成《逻辑哲学论》一书,惨淡经营历数年之久。他在1919年3月13日给罗素的信中说:“我写了一本书,名为《逻辑哲学论》(Logisch—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它包含了过去六年我的全部工作”。下而就目前看到的维特根什坦在这一时期所写的笔记、书信等有关文献,对《逻辑哲学论》的酝限和写作过程略作介绍,使读者了解一点维特根什坦思想形成的背景材料,或许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2.
书刊简讯     
英国《哲学杂志》发表罗素专辑英国《哲学杂志》1960年1月号发表了“罗素哲学”专辑,共有三篇文章。奎因顿的“罗素的哲学发展”一文,评述了罗素近著《我的哲学发展》(该书主要内容可参阅本刊1959年9月号译载的一篇书刊评介:“罗秦近著:《我的哲学发展》”);莱裘斯基的“罗素描写学说的再考察”一文,认为描写学说在罗素的逻辑体系和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显著的地位,并已成为近代逻辑的重要部分;孟罗的“罗素  相似文献   

3.
书刊简讯     
《人格主义者》杂志1965年秋季号评介说,除了漏掉维特根斯坦之外,这本书对大部分分析哲学是处理得公平的。第一篇摘录是罗素论外延的论文。最后一篇则是奥斯汀的“要求辩解”(Aplea for Excu-ses)。一共有下面这些作者写的十八篇文章:奥斯汀、艾耶尔、布劳德、卡尔纳普、格赖斯、汉培尔、摩尔、罗素、莱伊尔、奎因、斯特劳逊和威斯顿。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是一张有代表性的名单,各篇著述对其  相似文献   

4.
“文革”期间,有一个日本人写了一篇题为《“毛泽东哲学”的本来面目》的文章。他在文章的“前言”中写道:“拙文的大部分篇幅是用以考究《实践论》和《矛盾论》本来面目的。”这个日本人经过一番“考究”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把现在的《实践论》、《矛盾论》版本同西洛可夫等人编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直接对照一下,我们就会看到不仅“两论”同西洛可夫《教程》的主要论点一致,而且“两论”是把西洛可夫《教程》的简单  相似文献   

5.
《爱弥儿》或“论教育”是卢梭写的一部讨论人性的专著,他认为这是他自己最好的最重要的著作,此书开篇写道:“来自造物主的东西本来都是好的,但是一旦到了人的手里,一切都变坏了。”卢梭不仅讨论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而且从开始就勾勒出我们应该如何按照自然的哲学培养孩子,卢梭的讨论从婴儿和孩子的早期身体和感情发展出发。《爱弥儿》也被认为是西方文化中第一部教育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6.
当普列汉诺夫还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他写了许多阐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被列宁称之为曾经“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全集》16卷第267页)的《论一无论历史观之发展》,就是其中最精采的一本书。在这部著作里,普列汉诺夫“对辩证唯物主义作了极其完美的有价值的阐述,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个最新发展的合理的必然的产物”。(《列宁全集》4卷第65页)  相似文献   

7.
罗素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中文版 ,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是由段德智教授主持译校的 ,是对陈修斋教授生前未竟事业的园满完成。罗素的这部著作 ,可说是现代流传最广的莱布尼茨研究著作之一 ,这当然不仅仅因为它是这位分析哲学巨擎唯一的一部哲学史专题研究著作 ,而更在于它自身的独到之处。众所周知 ,莱布尼茨虽然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 ,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哲学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而是散见于其著作、论文和大量的书信之中。罗素在本书一开始就宣称 :“莱布尼茨的哲学 ,…… ,正如细心考察所表明的 ,却是一个异乎寻常地完整…  相似文献   

8.
这本书使用了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u)关于科学知识发展的理论来研究凯恩斯革命。争辩说与凯恩斯《货币论》发表的同时发生了一次经济理论基本内容的变换。考察了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内容,讨论了二十年代经济理论中关于危机的重要方面,以及“《货币论》看来对三十年代的经济学家来说是个新范例,”而“《通论》不过是把早期的著作中所包含的允诺具体化而已。”这是一篇经  相似文献   

9.
金岳霖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30、40年代已构建了哲学思想体系,尤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面卓有建树。他在代表作《论道》中构建了形上学体系,人称为中国哲学近代化时期的“新理学”;他在代表作《知识论》中将朴素实在论与康德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综合。新中国成立后,他追求进步,在学术思想上刻意论证推理形式有阶级性。他在最后一部著作《罗素哲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采取逻辑分析方法对罗素哲学进行了批判,作了构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思想史的记述同自然史和社会历史的记述相比,是不易贯彻客观性原则的;特别是,如果思想史由后来的思想家而不是思想史学家来写的话,就更难贯彻这一原则了。黑格尔、罗素这些哲学家笔下的哲学史,都是用“我注《六经》”的方式来达到“《六经》注我”的目的。卡尔·波普尔也不例外。在对古希腊哲学的描述中,他总是力图让读者相信他记述了先哲们的真实思想,但他实际上却在为自己的学说寻找哲学史依据。伹尽管这样,我们毕竟可以从中看到他对早期希腊哲学的种种独特见解,还可以  相似文献   

11.
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新实在论哲学,开创了逻辑分析哲学,对今天盛行于西方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思潮影响极大。罗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辩证唯物主义》等著作里,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陈述了他自己的历史观。罗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其历史观,代表了当代西方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的特征,因此,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书刊简讯     
《雅思伯斯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Karl Jaspers.Edited by PaulArthur Schilpp.(New York:Tudor PublishingHouse,1957.Pp.918.)这是一本研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伯斯哲学的论文集子。研究和评论性的文章有:霍夫曼写的“雅思伯斯哲学的基本概念”;考夫曼写的“雅思伯斯和尼采的关系”;康兹写的“雅思伯斯的超越概念的批判”;赫尔西写的“雅思伯斯的传统概念”;李夫勃里写的“雅思伯斯的心理学”;考夫曼写的“雅思伯斯和一种沟通思想的哲学”;以及论述雅思伯斯早期心理学著作,他的世界主义观点,他和科  相似文献   

13.
“编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论巴金的编辑意识蒋成德巴金在《十月》杂志创刊三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致〈十月〉》的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编辑的一些事情”,其中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巴金的编辑意识。他说:“做编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从编辑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生前曾对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作过较详细的摘要和批语,并计划写一本书,以便用彻底的唯物史观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但他没来得及实现这一计划。恩格斯完成了自己亲密战友的这项未竟之业。这本书便是被列宁称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列宁选集》第4卷第26页)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我们知道,《起源》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类早期历史的研究,那么为什么列宁称它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呢?这是因为,首先,这部著作是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写的。巴黎公社被镇压以后,工人运动继续…  相似文献   

15.
关于茅盾的第一篇文学论文,众说不一,现予以比较:其一,叶子铭、孙中田说。叶子铭在《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中说:“茅盾最早的文学论文”是《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孙中田在《论茅盾的生活与创作》中说:“茅盾在他早期文艺论文中”,即“在他一九二○年写的《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中,……云云。  相似文献   

16.
张岱年先生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是我国老一辈的知名学者。 30年代末,抗日战争爆发,张岱年先生蛰居北京,潜心研究中国哲学,完成了巨著《中国哲学大纲》(近年,日译本更名为《中国哲学问题史》)。40年代,进一步完成了《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天人简论》,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50年代,张岱年先生悉心研究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特别推崇张横渠和王船山的哲学,写有《张横渠的哲学》、《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王船山的唯物论思想》和专著《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等。在中国古代哲学上,张岱年先生是上承张王之学,在新的时代里”继续“讲”。近年来,他又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认为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才能创新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1869—1936)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他一生著作宏丰,举凡哲学、经学、小学、文学以至史学、佛学等无不涉及,初步估计有四百余万字。太炎先生的语言学著作主要有《国故论衡(上卷)》、《文始》、《小学答问》、《新方言》等。他的《小学略说》有两篇,一篇写于辛亥革命之前,收入《国故论衡》;另一篇是一九三五年十月在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上的演讲记录。这两篇《小学略说》集中体现了太炎先生的语言学思想。一小学宜举全体,文字仅其一端自从汉代刘歆的《七略》标有“小学”的名称以后,“小学”作为学术专名在我国  相似文献   

18.
1989年是我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逝世五周年,本文是他的《罗素哲学》一书第三章《歪曲了的形式逻辑导致形而上学》中的几节,特予以发表,以资纪念。本文题目是编者加的,各节标题是原有的。关于本书写作历史条件,冯契和周礼全同志在《哲学研究》第七期上有说明。本书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公孙龙(约前325年——前256年)是我国先秦时代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著名的逻辑学家。他的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载“公孙龙子十四篇。”杨雄《法言》亦称“龙诡辞数万。”但今本《公孙龙子》一书,除《迹府》为后人辑录他书而成外,仅余《指物论》、《名实论》、《坚白论》、《白马论》、《通变论》五篇,其他著作大多散佚了。晋人鲁胜认为公孙龙之学出于墨翟,近代一些著名学者也持这种看法。然而,公孙龙不只是继承了墨翟的逻辑思想,而且大大发展了墨子的学说。特别是在概念论的分析研究上,他独树一帜,对当时流传的许多重要的逻辑概念作了深入分析,表现自己特有的看法。他虽沿用了前人曾提过的“指”、“物”、 “名”、“谓”、“坚”  相似文献   

20.
陈康先生1942年在为所译注的《巴曼尼得斯篇》作的《序》中写道: “万有论[按:今译“本体论”]是西洋上古、中世哲学的中心,其势力直达1781年《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以前。”又写道: “在《纯粹理性批判》产生以后建设一种万有论至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商务1982年版,第5、6页)可见,陈康先生认为,康德摧毁了旧的本体论。关于康德的工作,最好引用他自己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话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