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判制度是国家在司法领域内的具体活动,也是对内职能的突出表现。审判制度的性质是由国家阶级性决定的。中国封建的审判制度,是为镇压农民、惩罚犯罪、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和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服务的,无论是采取严酷的形式,还是在一定阶段所表现出“市恩”、“恤刑”,都是它的本质的不同反映。中国封建审判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地加以研究总结,有助于了解封建时代的法制和司法活动,即使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不无借鉴意义。中国封建审判制度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人类精神运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存在激进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三个维度,它们共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消解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倾向,在思维方式上引发了一场“后/反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理论特征;最后着重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滥觞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转向两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深度文化启蒙,建构现代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3.
余婕 《社科纵横》2010,25(11):114-115
文章论述了中国封建时代各个时期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经义折狱”是地主阶级在伦理法系未全面建立之前,运用儒家道德原则指导司法活动的重要实践;封建的诉讼原则和诉讼制度深深打上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烙印;儒家道德在解决德刑矛盾时,既对推动废止肉刑、减轻刑罚、减少冤狱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又是腐朽、残酷的封建司法制度的辩护士和帮凶。儒家伦理道德对封建司法的影响,其基本方面是消极和反动的。  相似文献   

5.
6.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政治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特点、影响及趋势 ,并就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我国政治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而这种分化也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扩大阶层分化的积极作用 ,避免和化解消极因素 ,以促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实施,揭开了我国仲裁事业的崭新一幕,标志着规范的仲裁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纠纷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其生命力愈显突出。本文通过对仲裁制度的起源及其所具有特色的详尽介绍,并对仲裁法颁布前后中国仲裁制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对仲裁制度的发展进行展望,希冀仲裁这一具有诸多特点的纠纷解决机制能够为更多的市场经济主体所熟悉并对之产生信任,在相应的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浪潮,强有力地冲击着一度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人们思想和观念,仔细地审视我国目前婚姻家庭领域的变化,就不难发现,这些变化与人们的婚姻观、家庭观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进一步探讨,还可以看到,这些变化同人们性观念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性关系是家庭婚姻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基础之一,按照美国社会学家G·P·默多克的说法,家庭本质职能包括性、生殖、教育、经济四项,其中涉及到“性”就占了二项。一、性观念变化和文化变迁性观念不仅属于性文化的范畴,而且是它的中心内容,因此,性观念的变化本质上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具体形式。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很多,从狭义上看,文化可以理解为生活上的各种规则和观念。文化变迁则可以看成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逐渐放弃旧的价值标准而接受和形成新的价值标准的过程。因而当前我国性观念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在性问题上的价值标准已经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9.
合同解除制度的比较分析--对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社科纵横》2004,19(3):85-87
合同解除制度是一项很灵活的制度 ,两大法系中各国合同解除制度构造各异 ,我国《合同法》以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为共同的逻辑起点构建合同解除制度 ,包括协议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北民族地区多民族政治体系的构建始于封建国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统治,封建国家时期西北多民族政治体系就有着与中原地区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自两汉至清各代封建国家中央政府对西北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实施政治统治的结果,在政治统治过程中,封建国家也实现了西北民族政治体系的建构,对西北民族政治现代的发展也产生了持久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随着我国封建制度的走向崩溃和清朝统治的日趋衰微,封建官吏的腐化、无能、贪墨、骄横、残暴、也日甚一日。长期来我国封建官僚制度的种种弊端,这时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封建吏治的败坏,集中地表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因此,我国近代的进步思想家们在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而批判封建制度的时候,往往首先对封建官僚制度展开批判。 近代一些进步思想家们指出,封建官吏之所以普遍无能,贻误国事,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造成的。 自隋唐以来。我国封建官吏的选拔主要通过科举。在清代,官吏大多数是靠所谓“科举正途”选拔…  相似文献   

12.
苟大凯 《社科纵横》2006,(10):95-96
1958年《纽约公约》树立了国际仲裁领域国际统一立法的典范,为国际商事仲裁这一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广泛使用的争议解决方式得到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石,也对中国仲裁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基石毕道村近代西欧工业文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在自己的发展中变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的主要载体工商业在封建社会母胎内的孕育和发展,才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升级换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才取代了封建...  相似文献   

14.
王朗玲  魏枫 《求是学刊》2003,30(1):53-60
文章回顾了 2 0世纪后 80年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 ,指出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与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 1978年以来的农业相对统计数据与农业制度改革的相关分析 ,得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是农业生产力及其布局变化的根本原因 ,并且发现 ,尽管存在资源、制度和市场的三重制约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已开始向地区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奴、佃农是东西方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者和最主要的阶级成分。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对立、佃农与地主阶级的对立,是东西方封建社会最主要的阶级对立;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土地结合、佃农与地主阶级的土地结合,反映了东西方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因此,深入探讨农奴、佃农的生活状况、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各自所处的特定的经济地位对东西方封建社会特征的形成、发展进程的影响是很有价值的。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①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表现出来的不同于西方封建社会的特…  相似文献   

16.
日本财政制度的演变过程 日本的资本主义财政制度源于1873年,它是以1868年明治维新后地租改革为起点的。地租改革实现了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重大转折,从而使政府靠征收用货币交付的地租取得了财政收入的来源。明治政府为  相似文献   

17.
何颖 《学术交流》2006,(11):62-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创新体现为制度理念创新与制度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突出的一点在于其制度设计的理念是全新的。如果说《条例》的制度设计理念是秉承官僚制的非人性化的理念与人事管理的理念,那么,《公务员法》的制度设计理念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效能的理念。在这种制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公务员法》的制度设计,在总结与吸收《条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分类制度、更新制度、晋升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都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从而更加突出了《公务员法》的法制化与科学化的管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杨新杰 《学术交流》2012,(Z1):19-20
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因此,加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间信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发展迅速的现象,表明了民间信仰在中国民众意识中根深蒂固,体现了民间信仰早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织部分.作为文化,民间信仰必然具备文化的某些特性,例如渗透性与融合性.这种特性也必然反映在与作为外来文化的基督教发生的各种碰撞方面.本文正是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扎根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民间信仰的各种各样复杂影响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康熙时的八旗武官选任制度承前启后,与顺治时期相比,其重大变化在于:族属、旗界的根本打破,尝试委任汉员,并形成对拟选武官的引见制度,就用人方式而言,突出地反映为:重军功,用才俊,这种用人方式,后来演化为有清八旗武选的两个基本原则,但重视宗亲势力、勋旧世家以及近臣亲随的任用,也成为康熙朝八旗武选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