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们大队由十二个山庄组成。解放前,全村二百四十七户,其中贫下中农一百七十六户,中农六十一户,富裕中农十三户,小土地出租者四户,富农一户,地主十五户。(全村贫苦农民)共租种地主杨胜元、罗安邦等人的田地一百五十四亩,交租七百九十石,受尽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穷人头上两把刀,租子重、利息高;穷人只有三条路:逃荒、上吊、坐监牢。这就是当时惨景的真实写照。地主掌握着大量的封建土地,对农民进行高利盘剥,手段是十分残酷的;租  相似文献   

2.
昔日胶坭坝胶坭坝在贵州省安顺县城南,离县城四、五里地,解放前是个有名的穷寨子,全寨六十三户人家,六十户是苗族,三户汉族,大口小口三百三十二人。到解放的那年,这六十三户人家,有四户中农,七户佃中农,四十九户贫农,三户雇农,耕种田土共有六百多亩,六百多亩田土中,属于本寨人所有的,不过二十亩,其余全部是向地主讨(租)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大多是资源丰富的待开发区。要因地制宜地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生产,就要选准起步点。拿我们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来说,山区占全县总面积99.3%;全县33万多人口中,哈尼、彝、傣等少数民族占77.79%。在这样一个山多、少数民族多的县,怎样才能尽快致富呢?我们认真、全面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我县100万亩播种面积中,只有水田、雷响田和台地28万亩,其余72万亩多为陡坡地、轮歇地。如果走以粮为主的路子,到二  相似文献   

4.
靠人不靠钱     
贵州省丹寨县新华公社排佐大队乌湾生产队,位于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排佐大坡上,田高水低,全队一百二十亩,几乎全是"望天田".解放前,每年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稻田,因受旱打不出粮.加上反动官府和地主富农的压迫剥削,乌湾寨的苗族群众,缺衣缺食,日子难熬.解放后,在党和毛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小兵在人民解放军行列里,有一个瘦弱单薄的蒙古族小兵。这个小兵祖上几辈都是受苦人。他从十岁起就给地主放牛放猪,十四岁上被迫到一个金矿当童工,每天干十多个小时的活儿,换来的只是两个窝窝头。正当他身陷绝境的时候,解放军把他从虎口中拯救出来,但没过多久,解放军开拔,刚刚过上的好日子又被地主还乡团夺走。怎么办?参加解放军,保住人民的幸福生活!小家伙一次又一次地去找县大队领导,要求参军,可是年龄太小,都没被批准。这天,解放军队伍来到了小兵的家乡辽宁省岫岩县。他兴奋极了,可是,万一人家又嫌自己年龄小,  相似文献   

6.
湘西自治州古丈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94.6万亩,其中山地162万亩,人平13.5亩,常年耕地11.5万亩,人平0.96亩。1985年全县人平纯收入只有177元,人平纯收入在150元以下的特贫乡镇达7个,古乡镇总数的44%。1985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利用国家给予的优  相似文献   

7.
广西都安瑶族自冶县琴棋公社,是个大石山区,又是僮、瑶杂居地区。要去琴棋公社,得先爬一条一千八百多级的大山坳。全社有一百零七个弄场,有人住的,七十六个。要走完全社三十九个生产队所在的弄场,最强的汉子,也得用四天。全社有二千四百零九亩土地,其中集体土地二千二百五十五亩,这当中,畚地(弄底地)只有八百亩,其余一千四百多亩,全是零零碎碎的山地。山高土地瘦,一九五○年全社产量才三十六万斤,每亩平均一百五十斤。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委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实事求是地制订了“以林为主,林粮结合,多种经营,林工商综合发展”的生产方针,因地制宜地调整了全县农业布局,从而使这个县的经济迈出了新的一步。古丈县是一个只有10万多人口的山区小县,土家族、苗族和汉族各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全县总面积194万亩,其中宜林山地162万亩,耕地11万亩。这里虽然山多田土少,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重叠的山峦上,生长着松、杉、柏、樟、楠等树木,蓄积量达252万立方米,人均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貧农出身的回族青年。在旧社会,我父亲是給地主扛长工的。在蔣馬匪帮地主阶級和封建宗教特权的双重压迫下,全家八口人,吃的糠拌菜,穿的烂毡衣。在苦难生活的熬煎下,父亲的双眼急瞎了。我从九岁起,就拉着瞎眼的父亲到处討飯。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領导下我們翻了身,走上了集体經济的康庄大道,日子越过越美好。这次又光荣的来到北京和全国五十多个兄弟民族的代表欢欢乐乐的同台演出,鬧文化革命,又唱又跳,互相学习,亲密团結,感到万分幸福!这是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偉大胜利。通过大会組織的学习参观  相似文献   

10.
金坑公社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一个瑶族聚居的公社。这个公社所在的地区山高坡陡,林多田少,以经营林业为主。全社山林面积共二十五万多亩,其中森林十八万多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二,水田只有一千五百多亩,占百分之○点六。全社共有社员七百八十八户,三千二百多人,其中劳动力一千四百六十九人。解放十四年来,这个公社共营造杉木林七万多亩。其中采伐迹地及时更新的有三万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云南与一些同志谈到这几年民族地区发展变化时,都深有感触地说,少数民族中某些陈规陋习和旧观念,仍然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民族的进步和兴旺发达。对此,我们不妨做一点历史的分析。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从原始公社制解休向封建地主经济的过渡,经历了漫长而又十分缓慢的发展过程,同时,每个社会发展阶段又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以景颇族为例,其奴隶制尚未充分发展时就开始了向封建制的过渡。一些地区受周围汉族和傣族封建制的影响,在未形成领主经济时,就开始向地主经济发展了。这种夹生饭式的演变,使景颇族社会比较多地保留了其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陈迹,残存着多种落后因素。更不必说那些直至解放时还保留许多原始社会残余的民族了。五十年代,党对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保留原始社  相似文献   

12.
我們来到首都,和全国各兄弟民族在一起,向党中央汇报,接受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檢閱,学习党的文艺方針政策,互相观摩了演出,交流了經驗,这是多么光荣而又值得驕傲的大事啊!一个多月来,我們每个人都在尽情的歌舞。这几天,我对着鏡子照了几次,我比在家时胖的多了,白胡子也好象变黑了,我变得年輕了。可是,同志們啊!过去的苦难日子,我們永远也不能忘记: 地主、国民党、冬天的狼,残酷狠毒一个样,我成了地主的牛馬啊,五个孩子餓死了俩。这笔血债啊,祖祖輩輩刻心上。当毛主席派人来到新疆的  相似文献   

13.
正是秋收秋播的繁忙季节。天山北麓烏苏县东風人民公社头台大队領导上,忽然特意抽出了十几个年輕力壮的小伙子,还集中了队里的能工巧匠,急急忙忙地盖起新房子来了;另外,还有很多社員忙着搬家,有的搬到別人家里去,有的搬进了新搭起的草棚或帳房。这些哈薩克人忙忙碌碌,可又包不住內心的欢乐,滿臉喜气洋洋……我很納悶。这个大队地多人少,又遇上个丰收年,又要实現明年繼續跃进,农活特別多。現在麦子虽然碾了,还沒有完全揚出来,象山一样堆在場边上;三千多亩丰产的水稻,熟透了的稻粒压得禾杆弯下了腰,却来不及收割;一千二百多亩玉米也熟了,但只收了二十五亩,因劳动力不够而不得不停了下来。虽說拖拉机、双輪双鏵犁、播种机一齐上了陣,晝夜不休息,眼見得国庆节前也难以完成四千亩冬麦  相似文献   

14.
最毒不过地主心。在旧社会,万恶的地主阶级,在残酷地压迫和剥削着各族劳动人民的同时,还常常互相勾结,打着“民族”的旗号,制造纠纷,从中取利。俺家就是在地主制造的一场纠纷中倾家荡产的一户。  相似文献   

15.
党和毛主席,处处都能体贴我们贫农的心。听说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要在全国逐步推行半工(农)半读的教育制度,真是英明正确。过去,我曾经为这件事担过心。我现在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我只有两个儿子,都为咱们劳动人民打江山牺牲了。我在旧社会,给地主扛过十三年活,受的苦,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到一九四五年“八一五”  相似文献   

16.
昨天是奴隶,今天作主人。过去給地主当过丫头、坐过地牢的苗族妇女郭桂珍,現在已成为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委員会委員和班枝花人民公社社长。这一根本变化,用她自己的話来說:“要是沒有共产党和毛主席,我怎能有今天!”郭桂珍原来住在貴州省貞丰县一个叫毛岩大灣的苗寨里。她两岁死了娘,接着父亲又被地主逼死了,九岁就靠自己拾柴过日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战綫上,粮帅已經斬将过关,林、牧、副、漁各路将軍怎样跟上去呢?这是龙胜瓢里人民公社成立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問題。瓢里人民公社,是一个侗、僮、汉、苗、瑤族的多民族公社,也是一个富饒美丽的山区。打开这个公社的平面圖,就可以看到,这个公社縱橫在一百二十华里的丛山峻岭間,其中耕地面积只有三万零四百八十六亩,其余是成片的青竹、翠松,滿山遍岭的藥材、野生植物,和蜿蜒在群峰中的游着魚群的河流。真是“山青水秀好田庄,白云深处百花香,金山銀山到处有,个个山头有宝藏。”但是,在成立人民公社以前,这里散布着二十九个小社,大的不过二百七、八十戶,小的只有十多家,人單势孤,力量分散,沒有办法把这些宝藏很好地开發和利用起来。比如,在河边上的僮族和汉族聚居的六漫社,平均每人有田八亩之多,另外还拥有七  相似文献   

18.
在为经济振兴作贡献的队伍里,有一支组织严密,特别能战斗的生力军——凉山民兵。把荒山变宝库在土地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谁拥有土地,谁就具备发展经济的强大优势。凉山州委、州政府从全州可耕地开发利用极具潜力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建设“三亩地”(两亩“找钱地”,一亩高产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军分区党委把实现这一规划作为民兵的中心任务,号召民兵向荒山进军,要求每一个民兵比群众多开半亩“找钱地”,多建一亩高产地。地处黄茅埂大风顶脚下的美姑县瓦候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过去是个“拉屎不生蛆”的穷地方。分区党委的号召,激励了这里的46位民兵。他们组成第一支开发队,用汗水和辛勤的劳动,在杂草丛生的  相似文献   

19.
人类和森林     
在人类的史前时期,陆地面积为149亿公顷的地球上,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面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着,森林面积1,500多亿亩。森林以它特有的功能,调节着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改良、发育土壤,固定太阳能,养育着动物,哺育着人类,是文明的摇篮。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森林的破坏加剧,到19世纪中叶,已下降到825亿亩,1963年减少到570亿亩,现在只有420亿亩(15亿亩为人工林),复被率  相似文献   

20.
劍河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岭山区清水江流域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苗族的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71%,此外还有汉、侗、水、布依等民族。全县总面积四百多万亩,耕地面积三十万亩,水田二十四万亩,旱地六万亩。解放前,在反动統治阶級的殘酷压迫剝削下,这里的生产極落后,大部分地区使用木質农具,实行人拉犁,脚踩田,刀耕火种,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只有三十八元,70%以上人口終年过着衣不蔽体,油盐不到口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