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评介龙晦魏晋南北朝史,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算起,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统一陈朝止,实为三百七十年。如从曹操控制汉政权的建安元年(196年)算起,到隋文帝开皇年,则将近四百年。这段时期,南方经历了吴、东晋、宋、齐,梁、...  相似文献   

2.
隋文帝杨坚是个励精图治的封建皇帝,他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是隋唐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但在史学研究上却一直处于薄弱的环节,齐陈骏先生在《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四期撰文对开皇之治进行了论述,实塞漏补缺,开讨论之先声,甚有意义。不过有些观点看来需要商榷。本文谈一些不同的浅见,向齐先生及史学界请教。  相似文献   

3.
许善心由陈入隋,亲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开皇十六年(596),当时天下统一,国富民强,“开皇之治”的各种政治措施已经完成,恰逢天降神雀,许善心适时创作《神雀颂》歌颂帝德.虽然其华丽的文风违背了隋文帝的作文主张,可却达到了文帝宣化天下的政治目的.而其基于史事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开皇之治”的一种文学写照.  相似文献   

4.
西汉“文景之治”,历代史家赞不绝口。七百年后隋文帝在位时的开皇年间的政绩——“开皇之治”,同样值得人们称道。 西汉初年,经济凋蔽,人口剧减,“石米贵至五千余钱”,“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①为了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发展经济,对人民采取了较为宽舒的政策。经历了六、七十年的休养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中,隋文帝杨坚一直是为封建史学家所竭力推崇的一个历史人物。在他统治时期,历史上还有所谓“开皇之治”的誉称。近年以来,有些同志亦曾撰文评论,给杨坚和“开皇之治”以很高的评价。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6.
隋文帝在位前期虚心纳谏,用智囊团之谋,定对外对内之策,取得成功,出现“开皇之治”;在位后期刚愎自用,拒谏斥贤,决策失误,为隋朝埋下了致亡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应当重新确认孙思邈的出生年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孙思邈出生之年的误判,导致孙氏晚生40年。实际上孙思邈在与卢照邻的讲话中已提供了他生年的干支,也就是隋文帝的出生之年——开皇辛酉(公元541年)。重新认定孙思邈的出生之年,不仅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它还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鲜卑婚俗在唐代的发展姜观吾唐代婚俗大都来自鲜卑,且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点我们可从以下方面来考察。一、婚制方面三、鲜卑族婚姻,无论在择偶或结婚等方面,都比较自由。如防开皇初“乐平公主(周宣帝的皇后,隋文帝长女)有女娥英、妙择昏对、敕贵公子弟集弘圣...  相似文献   

9.
南北朝分裂的局面,由隋朝把它统一起来了。开皇三年(公元五八三年),隋文帝取消了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因为这时的州郡,数字大大增加,北周末年,县为1,124个,郡为508个,州为211个。这样一个郡只领一两个县,实际上成了多余一级的政区,所以隋文帝把它撤销了。到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又改州为郡,和秦朝的郡县制很类似。大业五年(公元609),全国共有190个郡,1,255个县。成都县仍为蜀郡的治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隋文帝时期的吏治与康政问题,一是吏治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二是吏治的效果和重大意义。隋文帝为了使隋代的政治清明和经济繁荣,实行了各种措施,力求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打击和防范相结合,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治理整顿,使隋代廉政大为加强,从而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政治形势,促进了经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开皇之治”这一盛世。  相似文献   

11.
关于隋初的富庶情况,史家历来都有记载和评说。择其要者有: 唐朝杜佑在《通典·食货典》中说:在长安、洛阳、华州、陕州等地的仓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魏征在《隋书·食货志》中载: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隋文帝因“库藏皆满”,下诏“河北、山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又以“中外府库无不盈积”,再次下诏,“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  相似文献   

12.
隋朝在海南建置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书·地理志》记载隋朝在海南的建置有“珠崖郡”及义伦、感恩、颜卢、毗善、昌化、吉安、延德、宁远、澄迈、武德十县。本文认为 :该志所载有误 ;隋朝二世均在海南建置地方行政机构 ,其中 ,隋文帝开皇年间立崖州及义伦、临振二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崖州为珠崖郡 ,至大业六年增至三郡十县。三郡即珠崖、儋耳、临振郡 ;十县即义伦、昌化、感恩、毗善、宁远、延德、澄迈、舍城、临川、陵水县。  相似文献   

13.
魏剑美 《社区》2009,(14):39-39
隋文帝杨坚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有为之君。他在公元589年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经济改革,如三省六部制、开皇律、科举制、均田制、义仓以及修建长安城、大运河等。《剑桥中国隋唐史》甚至这样评价道:“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是屈指可数的短命王朝之一,犹如第一个大~统王朝秦一样,仅历二世而亡。然而,在它38年的短期统治中,虽有后期专制、腐败,急趋灭亡的大业之衰,却也有它初期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开皇之盛,在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一页。这一盛一衰的急骤变化,笔者认为,与其法律上的前严明、后混乱的变化不无关系。公元581年,杨坚废周立精,到公元589年灭陈,完成了统一大业。作为一代开国之君,隋文帝首先采取了一系列稳固政权的措施,其中有很重要的两项,一是对国家机构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魏晋以来,由于政权更…  相似文献   

15.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两个著名王朝。建国伊始,两朝统治者均以法律手段对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分别修订了著名的《开皇律》与《唐律疏议》,因而,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史载:隋文帝时“中外仑库,无不盈积”,“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唐则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正因如此,历史上往往隋唐并举共论。然而,为什么隋祚日短,李唐却传世近三百年,结果如  相似文献   

16.
吕才与因明     
吕才,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卒于唐高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他是初唐杰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新、旧《唐书》都说他博学多艺、聪明过人,对军事学、历史学、音乐、文学都有很高的修养。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从游学印度回到长安,相继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译出天主的《因明入正理论》、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译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将因明移植到中国;同时,他在译场向佛教徒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的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施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这种制度开创于隋文帝开皇(581——600年)年间,设明经、进士两科。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十余科。武则天又增加武举一科,但仍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考试科目增加,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读书人就多了。唐太宗李世民对这种收买笼络读书人的办法非常欣赏。《唐摭言》记载: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  相似文献   

18.
历史名著《资治通鉴》记时颇有错误,我据群书订其月日干支之误600多条,其中两汉、魏晋、南北朝、五代部分己分别刊登于《汉中师院学报》1988年4期、《太原师专学报》1988年1期、《北朝研究》1989年1期、《山西地方志》1991年1期,今再将隋唐部分刊出,供《通鉴》研究者参考。为便于查对,各条首列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的卷、页。1、卷一百七十七、页5505隋文帝开皇元年春正月辛未,韩擒虎进攻始孰,半日,拔之……辛未,贺若弼进据钟山。按:两“辛未”重复,后者可删。  相似文献   

19.
隋文帝“易宫换储”探析张先昌隋文帝统治后期的易宫换储是隋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政治变动状况,而且对隋政权产生了深刻影响。太子杨勇何以被废,晋王杨广因何而立?隋文帝为什么要违背“立嫡以长”、“次不当立”的古人遗训和宗法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十月,以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统帅九十总管,其中新义公韩擒虎出庐江,襄邑公贺若弼出吴州(广陵),合兵力五十一万八千人,皆受杨广节度,大举伐陈。次年(589)正月,贺若弼大破陈师于蒋山(即钟山),韩擒虎从长江上游首先攻入建邺,陈主陈叔宝被俘,国灭。两百七十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至此又获统一。同年,诏改吴州为扬州,并置总管府,大业初,改为江都郡,废府(《隋书·地理志》)。政治形势的变化,使广陵的地位更加重要,它又经历了一个兴衰时期。隋炀帝开凿运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