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少数民族现存不同类型的宗教 ,遗留有大量原始宗教成分 ,历经文化变迁 ,原始宗教主要表现为两类动态性的流变形式 :一是传承 ,指的是少数民族因文化传衍、交流等缘故 ,既使原始宗教在现有宗教中得到相对直接的保存 ,又在通古斯民族的萨满教、藏族的宗教等过渡型宗教中得到延续、发展和引申 ;二是互动 ,它既指诸如中国上古民族与周边民族、晚近诸原始民族的共同信仰物、相似宗教活动所显示的文化碰撞引发的宗教文化互动 ,也指原始宗教文化与体系宗教文化的互融与互补 ,在我国突出地表现为藏传佛教、南传佛教 ,以及汉地佛道二教及其他体系宗教对原始宗教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揭示了青藏高原藏族宗教舞蹈的发展轨迹。认为藏族舞蹈不仅是远古文化的遗存,而且汇聚和融合了多元宗教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从而衍变和形成藏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孕育出藏民族文化中独特的乐舞艺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水草肥美。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哺育陶冶着藏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形成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本文从地域文化的特色,外来文化影响、拟兽及图腾崇拜、藏族舞蹈的独特审美意蕴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藏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以求对藏族舞蹈文化的深层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中国原始宗教中蕴含着影响中国伦理文化形成的诸多因素:生存困境,早期伦理与宗教同源;众神有等,伦理秩序构建的范本;恐惧敬畏,伦理意识的心理根源;神意天道,伦理实现的终极依据;禁忌祭祀,伦理行为的规范准则;祝、史、巫、宗,早期有限的伦理主体。在原始宗教中寻根溯源,有助于形成对中国伦理文化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5.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藏族流动人口在经济、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城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原因主要有户籍壁垒及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藏族流动人口素质低下的限制、宗教文化因素等。为此,要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藏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大民族教育力度,提高藏族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素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关怀藏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来阐释藏族文化中象征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象征意义,认为藏族象征符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蕴,传递出藏民祈福吉祥的文化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在族群边界中突显出自己的文化特性,强化出其族群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仪式进而理解宗教是人类学研究宗教的重要路径。地方守护神信仰是藏族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对青海黄南藏族村落守护神祭祀仪式的田野考察,并深入仪式背后,将仪式与村落人们具体的生活关联起来,对仪式展演及其结构、仪式中的人神关系、人神交流方式以及仪式对村民生活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进行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8.
[摘要]藏族宗教礼仪是受藏传佛教、苯教和藏族原始宗教的综合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结构性意义体系。本文借鉴类型学,从物像、示像和意像三个向度分析了藏族宗教礼仪意义的结构性构成。这个分析,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藏族宗教礼仪的意义表达,也有助于考察藏族宗教礼仪在不同向度上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藏族节日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节日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中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它承载着藏民族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和文化活动中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及其表现形式。它来源于藏族人民的实际生活、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宗教活动和物候周期之中,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有其不同的来源类型、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以藏族大学生为样本,运用调查问卷并结合个别访谈方法,对他们的宗教、语言、身份、风俗等四个方面的认同状况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表明,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虽然受宗教、语言、身份、风俗等潜在因素影响,但其间也反映出并渗透着藏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即积极的适应主流文化、珍视本民族优秀文化、以自己的民族成分而感到自豪等。藏族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特点,反映了藏族文化融合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心理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杨志军与杰克.伦敦有着灵魂的契合,他们藉着动物小说完成了人类的生命幻想,成为人类心灵的表达。尊重生命是杰克.伦敦和杨志军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他们以爱来构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试图通过爱到达现实的彼岸,泅渡人类的灵魂。杨志军更是赋予藏獒厚重的文化理想,超验性地表达了对人类文化前景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忧患。  相似文献   

12.
丧葬,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人死之后,如何处置遗体,采取何种方式埋葬,它既显示了人类对生死现象的神秘观念,也反映了人类对自己生存、发展和消亡的认识过程。文章对藏族《格萨尔》史诗中的丧葬习俗进行透视,对藏族丧葬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及史诗中丧葬的形式与地理环境、宗教、原始生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藏族葬俗的思想及其它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宗教交互作用决定了史诗中的葬俗。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是一个自然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然而,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生态观,基本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藏族传统的生态观大致包括: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朴素观念,禁止杀生、爱生护生的生命伦理,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平衡法则。同时,原始信仰、藏传佛教以及历代法规都对藏族的生态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构成了一个包括朴素观念、核心思想以及制度保障的藏族传统生态观的体系架构,并通过风俗习惯形式得以传承。当然,藏族的传统生态观的体系架构也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14.
康巴藏戏的兴起虽只有300多年历史,但繁衍发展迅速,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巴塘藏戏、道孚藏戏等五大流派.本文对康巴藏戏的五大流派--巴塘藏戏、康定木雅藏戏、道孚藏戏、理塘藏戏、甘孜藏戏的起源、发展、流传作了细致考证.  相似文献   

15.
佛教绘画及法舞、法乐是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段为其信仰服务的宗教艺术。它起源于印度和西藏,伴随着藏传佛教及其寺院的建立,而传入蒙古地区的。由于受到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影响,受到蒙古族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佛教艺术形式,在蒙古族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学者通过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证明某些中原地区的禅宗文献被译成藏文 ,传到了吐蕃 ;有些藏文佛教文献直接译自梵文 ,而非自汉地传入 ,从而推进了对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禅宗的研究 ,领先于国际敦煌学界。  相似文献   

17.
藏语是"卡力岗"回族族群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使他们与甘青一带其他回族在文化认同上形成了一定差异。藏语不仅是当地人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体现某些文化事象的重要符号与载体。尽管"卡力岗"地区的回族与藏族都说藏语,但他们之间在文化认同上仍然存在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8.
藏族饮茶历史十分悠久,在与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藏族喜好饮茶,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藏族饮茶习俗无论在茶叶品种、饮茶方式、饮茶器具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具有版本差异性和情节共生性,题材来源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其主要的类型,分别是族群历史的艺术呈现、底层意识的口传记录和地域叙事的民间色彩。这些重要故事题材类型,表现着白马藏族神奇丰富的想象力和艰难民族生活史的再现,格调或热情奔放、或忧愁哀怨,内容饱含欢乐、寂苦、坚韧、不懈进取等丰富经历和价值取向,为人们认识白马藏族独特的文艺生命力、复杂而多变的生存状态提供了指针,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白马藏族文学与文化方面的多维理解。  相似文献   

20.
藏族图案是藏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是藏民族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其内涵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是藏族人民审美观念、审美理想、民族气质的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