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算法技术在数字孪生时代背景下正面临着算法偏见、算法归责难、人类主体的自主性削弱、隐私泄露和数据滥用、数字鸿沟、人与算法的矛盾等一系列算法风险挑战。算法的复杂性、人的认知限制、算法设计者的价值偏差和公众的算法素养是产生算法风险的主要原因。为保障算法技术的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需要进行伦理治理:在秉持尊重人类主体、安全可靠、以人为本、公开透明、公正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算法技术的伦理设计,创新制定伦理准则,努力引入责任伦理,集聚合力协同共治,提升公众算法素养。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拥有“去物质化”身体的数字孪生人逐渐受到关注,并构建出全新的后人类审思场域。一方面,数字孪生人弥补了人认知自我的主观、感知和时空的局限,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人认知自我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孪生人也带来一些诸如实时与放大的隐私伤害、数据控制与透明化社会、量化与单一的人类、更加严峻的数字鸿沟之类的伦理隐忧。对于数字孪生人带来的伦理隐忧,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从隐私的保护与让渡、数据控制的批判与反抗、对生命本质的反思、弥合鸿沟等几方面进行必要的伦理规制,以使数字孪生技术和数字孪生人更好地向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数字技术逐渐成为具有统治性的隐形力量。以数字技术为依托诞生的智能技术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业的发展,智能新闻的发展方兴未艾。随着新闻业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对传统的新闻教育提出挑战,智能新闻教育将成为未来新闻教育的新模式。智能新闻教育模式该如何建构呢?智能新闻生产不同于传统新闻生产,新闻生产和新闻教育的主体变得多元,内容审核和新闻发布的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需要相应改变。智能时代的新闻职业伦理规范需要新的伦理启蒙,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教育。新闻院系在发展智能新闻教育的过程中,应依据自身条件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满足智能新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正逐渐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如果技术使用有违伦理,很可能会对幼儿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全美幼教协会与澳大利亚幼教协会发布的规范学前教育中技术应用的官方文件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应当从有益、适宜、有意三个方面,对0-8岁幼儿和数字技术的关系作出伦理规范和引导。美澳两所机构在制定官方报告上的经验对于我国幼教环境下的数字技术应用伦理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需要加快制定幼教技术伦理规范的步伐,加强幼教专业伦理和科研伦理建设,提升幼儿和成人的数字素养,推动家校共同合作建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数字环境。  相似文献   

5.
龙韬沁 《国际公关》2023,(22):136-138
元宇宙(Metaverse)是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指在物理空间上扩展虚拟空间的数字化体验平台。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元宇宙的显著特点有: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具有虚拟化、可交互等特征;能够实现数字身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然而,由于元宇宙以人为中心且具有“人即是元”的特征,这种中心化特征导致了技术的非理性化;元宇宙技术具有的“数字孪生”属性和虚拟化属性与现实世界高度关联,导致技术本身的“去中心”倾向加剧。元宇宙技术的应用为多元自我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也带来一系列复杂的伦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多元自我的历史生成以及元宇宙技术下多元自我的类型和特点,剖析元宇宙技术应用带来的多重伦理问题以及治理议题。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蓬勃发展,应用广泛,极大地改变了翻译实践方式和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也引发了译者主体地位遭到破坏、自身翻译能力遭到矮化、价值遭到贬值、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等系列伦理问题。文章从翻译技术伦理视域出发,在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缘由的同时,提出增强学生翻译主体能动性、优化学生自身翻译能力、加强翻译技术伦理教育、增强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等对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技术伦理观,为进一步完善MTI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教育伦理是对技术伦理视角下教育伦理的再塑,主要面向解决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困境。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五种规范伦理学进路: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正义论和美德论,以该理论为基础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当前主要伦理困境,呈现出功利主义技术观与非功利主义教育观的矛盾、技术与教育多重主体行为的矛盾、技术正当性与个人权利的矛盾、技术引发教育平等与社会不稳定性的矛盾、技术动机与教育本质的矛盾,需从制度、个体和组织三个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8.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由多种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集”,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智能化虚拟世界,具有智能运行逻辑、精神满足功能、无碍穿梭技术和数字永生主体等显著特点。元宇宙的出现解构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使空间无限大、时间可重启、数字主体可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也带来了伦理风险:在个体层面,元宇宙主要带来人的异化、隐私泄露的伦理风险;在技术层面,元宇宙主要带来数据霸权的伦理风险;在社会层面,元宇宙改变了以人为中心的已有社会伦理结构。当前,可通过培育数字素养、嵌入伦理原则、完善法律法规、推进国际合作等途径来防范元宇宙伦理风险,引导元宇宙技术发展向善,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大数据的融合创新过程中,呈现出隐私侵犯、信息茧房、智能依赖、评价定势等伦理风险,对于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价值前提造成了威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创新出现伦理风险,与大数据应用主体泛化后的利益寻租、大数据本身潜在功能具有的伦理诱因、大数据应用过程中外在保障和约束机制的不完备息息相关。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过程中遭遇的伦理风险,当前亟待重塑积极的技术伦理观,谨守大数据应用的伦理原则,不断完善大数据应用的伦理保障机制,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营造良好环境,进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身份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身份形态,与网络空间相伴而生。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泛在特征使数字身份呈现出云形态、微形态、超文本形态、可视化形态和碎片化形态,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伦理风险。数字身份的不合理应用总体指向了认同、隐私、自由和正义等4个伦理议题:数字身份弱化了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造成了“整合型隐私”保护困境及“隐私悖论”,遮蔽了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社会遗忘能力,隐含了“数据偏差”和“算法逻辑”不正义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传统身份逐步向数字身份转型,加强数字身份伦理风险治理成为重要的时代议题。在新发展阶段,应充分利用技术、法律、伦理的协作互动,实现数字身份伦理风险的协同治理,提升数字社会认同感,维护数字身份隐私权,克服数字身份的异化,消解算法逻辑的歧视性影响,使其更好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技术治理层面来看,要加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克服技术自身存在的负效应;从法律治理层面来看,应坚持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的立法原则,为数字身份应用提供法律保障;从伦理治理层面来看,各个主体要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成为数字身份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发展中要处理好人机关系与人际关系、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人工智能设计与人工智能伦理的关系、人工智能伦理与人工智能法律的关系.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很可能陷入伦理困境,具体表现为人工智能伦理引发的道德主体问题、政府管理问题、社会发展问题、教育瓶颈问题等.针对这些人工智能伦理引发的现实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的人工智能发展理念;二要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构建权责高度一致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三要坚持多主体参与原则,构建人工智能伦理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四要坚持创新发展原则,建立文理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体系;五要坚持开放共享原则,构建面向世界的人工智能伦理的对外话语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发展中要处理好人机关系与人际关系、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人工智能设计与人工智能伦理的关系、人工智能伦理与人工智能法律的关系.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很可能陷入伦理困境,具体表现为人工智能伦理引发的道德主体问题、政府管理问题、社会发展问题、教育瓶颈问题等.针对这些人工智能伦理引发的现实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的人工智能发展理念;二要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构建权责高度一致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三要坚持多主体参与原则,构建人工智能伦理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四要坚持创新发展原则,建立文理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体系;五要坚持开放共享原则,构建面向世界的人工智能伦理的对外话语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开展负责任的创新实践、培养负责任的创新主体.负责任创新理念强调技术创新过程中多方行动者共担责任,共同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引发了工程伦理中底线责任的提升、激励性维度的突显以及责任主体的扩展,对侧重于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过失-责任追究的工程伦理实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负责任创新的视角,中国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可着力于3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多元伦理行动者、提升前置性伦理敏感度、增强参与性伦理行动力,以回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4.
数字孪生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孪生是近年来从概念提出到实践应用快速发展的新兴信息技术,在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信息世界实时互动沟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将深刻变革世界,也必将深远塑造人本身,亟需在哲学层面对其本质、优势及其局限性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数字孪生是有"限定"的实在和人类意志的外化,是主体认识世界的思维和实践工具;数字孪生在提升人的认知能力、应对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扩展人类经验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同时,数字孪生技术在其思维模式、具有强计算主义倾向以及可能形成数字"座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冲击和更新传媒发展的技术底层,导致新闻生产方式、传媒产业链、传媒价值链发生快速而巨大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传统新闻伦理规范无法提供支撑。本文以人工智能新闻应用中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借鉴国外伦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合理思想和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伦理和现实语境,借助技术伦理学的研究视角,从伦理基石、基本原则、政策框架、责任主体、道德规范、技术工具等方面提出中国人工智能新闻伦理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宋代张载从“天人关系、人物关系、人世关系”三个维度阐述“民胞物与”思想,其核心思想就是爱人爱物,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是宝贵思想资源。随着人们在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的中心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形成以满足人们需要和利益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越富越光荣”的财富伦理和农民的利己主义导致农民在追求财富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伦理。农村生态伦理教育方面欠缺制度保障,尚未形成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村民主体协同配合,这些因素共同制约“民胞物与”融入农村生态伦理教育。农村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要在主体上注重协同性,在内容上注重通俗性,在方法上注重实践性。“民胞物与”的思想精华需要与时代诉求相对接,融入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中,融入农村生态伦理教育宣传中,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当前,在一些学校,师生关系还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为了保证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到实处,必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和谐师生关系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条件与保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和谐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伦理关系与交往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教学关系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谐师生伦理关系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谐师生交往关系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为基点,在肯定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生命和健康产生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分析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能给人类带来滞后效应的损害;指出了基因资源、基因歧视等一系列伦理问题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提出的伦理挑战,并从社会建构的角度提出了保证和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把“物理实体、连接、数据、虚拟模型、服务”作为数字孪生模型的五个维度,与“输入、处理、输出”算法运作的三层过程结构相结合,提出一个数字孪生算法运作的“五维三构”模型。这一模型有助于理清数字孪生算法黑箱的生成机制并探寻其有效治理的路径。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算法的复杂性、数字孪生数据交互融合的动态性、数字孪生技术内嵌价值非中立性等因素,是造成其算法黑箱的内外部原因。数字孪生算法黑箱本质上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人们对数字孪生算法决策的担忧也正是源于这种不确定风险的存在。因此,采取以算法解释权的运用应对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算法的复杂性、以交流与协作的方式应对数字孪生数据交互融合的动态性、以伦理与法律的规制应对数字孪生技术内嵌价值非中立性的治理路径,以有效减少数字孪生算法黑箱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强人们对数字孪生算法决策的可信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