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着的当代诗歌(或称中国“现代诗歌”),展示出非常复杂的诗学命题现象。诗歌界出现的众多的“流派”名称,更大的意义上,是诗人们对中国现代诗歌进行探索而提出的特殊命题;朦胧诗以后的诗歌理论与实践,都具有交错性和互容性。诗歌的写作由过去的精神压抑向精神的自由释放发展,因此诗歌的内涵意义由浅薄向深刻发展,诗歌的语言形态白“千人一面”、“言不由衷”向诗歌话语的个性化发展;“诗”,真正变成为“诗”,而再不是具有语言美的“意识形态广告”。  相似文献   

2.
好事常是多磨。青岛大学刘怀荣教授从198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兴与诗:古典诗歌功能与性质的原型研究》,到今天所著的《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岁月的毂迈已碾过了十八个年头,节序如流,当年的风华已吹到了中年的阳关,可以见证这十八年青春不虚的,便是这本厚重的探源鉴流之书。  相似文献   

3.
韩国诗人郑芝溶被誉为韩国现代诗歌之父,于1941年出版了其第二本诗集《白鹿潭》,学界以此为界称其之后的诗歌为后期诗.《白鹿潭》收录有25篇诗歌与8篇散文诗,若说前期诗集着重凸显"大海"之意象,而后期诗则倾向于"山"之意象;诗歌形式上,散文诗的比例增多,汉字和古词的运用亦占据较大比重.郑芝溶的自然诗本质上有别于韩国传统的自然诗,形式上虽保有儒家山水诗的特点,但是作为接受过新文化洗礼的诗人,郑芝溶的诗以对古典诗歌意象或接受、或扩延、或转化的方式不断适应现代诗内在的变革诉求,使古典意象在现代传承中成为创新的酵母.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4,(5):114-118
卡明斯是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之一,他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式和韵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卡明斯式诗歌模式。其诗歌模式的形成受到意象派、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等多种新思潮的影响。卡明斯创造出来的诗画诗颠覆了美国传统诗歌模式,做到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有声有色,体现了诗与画的完美交融,对美国现代诗歌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5):53-53
《屈原颂——历代咏颂屈原诗歌选注》(谭家斌辑注)于2009年11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编选自汉代至当代诗歌250多首,辑诗的数量和采用的体例都与《屈原赞古今诗词选》大致相同。该书不仅取有前辈学者的编注之书所长,而且也有自己的特色。其特色主要在于:一是选编了一些前辈学者所不易见到或不能知晓的诗歌佳作,尤其是现代诗作,如黄炎培的《观〈屈原〉剧二首》、于右任的《贺诗人节》、  相似文献   

6.
田金霞 《殷都学刊》2013,34(1):68-72
《瀛奎律髓》是唐宋诗学的重要著作,曾引起明清时期诸多诗评家的极大重视。其中,许印芳编选的《律髓辑要》,辑《瀛奎律髓》之精华,并详加评骘,是颇具代表性的一家。许氏之选论,在三个方面成就突出:精于诗歌编选,改原书以类选诗的方式为按体分卷,删改诗歌以求完璧,并重定组诗之编排去取;重视讲论诗法,在诗歌的章法结构、诗题、用典等方面部有精彩的分析;再论律诗新变,对方回"变体"说的重新审视和对律诗声律新变的阐述,都表现了独到的见解。然而这些方面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全面重视,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研究唐宋以及清代诗学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国彪 《齐鲁学刊》2013,(1):137-141
因为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存故国之思",又选录了一部分朝鲜诗歌,且其中的主要诗学思想也得到朝鲜诗家的认同,所以当其传到朝鲜半岛后,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接受与批评。朝鲜诗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辩证的目光接受了《列朝诗集》的文本,并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列朝诗集》选录、考证方面的瑕疵,并进行了修正,还对其中的诗学思想及诗论给予了肯定或指责。这种接受与批评既是中国经典作品在朝鲜半岛传播并产生较大影响的重要案例,也是两国诗歌、诗学交流的有力见证。  相似文献   

8.
刘月悦 《学术月刊》2023,(1):164-172
哈罗德·阿克顿与陈世骧合作编译的《中国现代诗选》和罗伯特·白英编译的《当代中国诗选》,是最早的两部中国现代新诗英译选集。他们的外国编译者在旅居中国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世界对现代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文学知之甚少,希望通过诗歌翻译增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从而开始了对中国现代诗的译介。两本诗集的译源选择,既受到译者在中国交游的影响,也呈现出中西方文学观念的交融与碰撞。两个集子在欧美产生的影响和在中国引起的争议,体现出了译者与批评者之间在传播价值与学术价值之间的不同取舍。本文希望通过两个个案的对比研究,在“同”与“异”之间,还原中国现代诗歌早期英译的历史现场,总结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经验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朝士张良臣、名士林宪和游士戴复古是前后相继的三代人,作为"富贵不可致""择术复自苦"的能诗者被定性为"诗人".南宋中期以后有些文人逐渐疏离政治,以诗歌为生活和社交重心;拥有诗集和诗名成为确认"诗人"身分的资本,诗集刊行使"诗人"和诗歌的空间得以推扩;同时,士大夫与"诗人"的文学观念和评价体系却渐成扦格.学"晚唐体"的风气是地方"诗人"影响到中央文坛最终又成为"诗人"之诗与士大夫之诗的分界.张良臣举进士到戴复古挟诗干谒、名动公卿,其间的半个世纪正是江湖诗人群体形成的早期阶段.从楼钥为这三位诗人的诗集所作序跋切入研究,能够解析南宋中期以后诗歌相关现象和观念的变化,对既有结论作出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孤寂书写作为现代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为当下汉语诗歌写作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精神路径,它既尊重诗学本体,同时也有哲学关照,本文从形式、文化、哲学三个层面归纳了"诗写"的理论特征以及它对诗学建构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80年代一批被迫放弃过写作的中国诗人的“归来”,既意味着社会体制与文艺观念对历史存在的重新接纳,也象征着中国诗歌的死而复生。这些诗人从“说真话”出发,以真切的个人经验见证了时代的错乱和灵魂的挣扎,修复与重建了人与诗的尊严,给中国诗歌史留下了无以替代的特质。其中,穆旦与昌耀等人的诗歌成就,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张波 《北方论丛》2013,(3):66-70
曹学佺的《石仓历代诗选》是在其赋闲失意时编刻,作为一名希冀建功立业却身处亡国之际的士大夫,其选诗视角具有明末学人特有的审美趣味。与明中期李蓘编选的《宋艺圃集》相比,《石仓宋诗选》对宋代遗民、理学、名臣三个群体的作品有显著增益,反映出宋诗所蕴含的重节尚义的内容特质成为明末诗歌接受的新维度,昭示了经世致用思潮在明末士人中的回归。除曹学佺之外,明末士人重刊宋代遗民诗集的现象相当普遍,为理解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心态提供了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13.
清代沈德潜以风格作为编选诗集的准的之一,对诗人作品的分别去取和品评裁定都产生了直接影响。文章将零星散布于《唐诗别裁集》中的序言、凡例、点评等评论性文字进行细致梳理,综合《唐诗别裁集》前、后两个版本关于代表性诗人诗作的选评情况,并与《唐诗正声》《唐诗品汇》和《古今诗删》等唐诗选本相比对,从而推演出沈德潜的五律风格升降轨迹,并深入探讨沈氏以风格选诗的得失。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的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珂 《学术研究》2003,(10):135-138
20世纪末期是中国先锋艺术兴起的特殊时代 :80年代是先锋诗流行的年代 ,由于 90年代国人更关心物质而非精神 ,更重视经济而不是艺术 ,因此 90年代先锋诗的生存境遇特殊而恶劣 ,先锋诗远没有 80年代繁荣 ,全国性的先锋诗运动变成了区域性的先锋写作。和 80年代诗人一样 ,90年代很多先锋诗人放弃了先锋诗应该有的诗艺的先锋品性 ,他们更关心写什么而非怎么写 ,尽管他们想在诗歌写作中追求睿智与幽默 ,但是他们不像 80年代先锋诗人那样过多地关心诗的观念和思想 ,而是重视普通人的感受及情感 ,因此 ,尽管世俗诗歌和个人化写作流行 ,却没有受到正统诗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王群丽 《东岳论丛》2008,29(1):89-92
省试诗题目与诗歌写作传统和社会生活的相关度决定了诗歌写作的难度,题字构成情况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诗歌的写作方法和诗歌的整体风貌。诗题所限定的描写对象,其自身的气质、神韵对诗歌的美学风格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左山房诗钞》是研究林则徐政治思想和诗词艺术的主要著作,但人们平时研究和引用多系转抄,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林则徐诗集卜书的编选出版,无疑对学术研究起推动作用。余地处偏僻小城,消息闭塞,末能购得此书,无缘得窥全貌,仅在朋友处看到其中林则徐与蒲城人有关的几首诗篇的复印册页。读后感到选本的最大优点,对原诗作了极为必要的简明注释,说明该诗写作的大致时间、地点、背景和原刊卷次,同时,对酬和诗的原作者和一些历史人物也作了必要的简介,向人们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新资料,是近年难得的一部珍贵资料书。可能由于卷…  相似文献   

17.
诗人张枣去世以来,诗歌界对其人其诗一直有密切关注.参照新近访知的信息和发现的文献,简要地描述了张枣的家世与生平,部分呈现了诗人的形象与写作履历.在此基础上,就张枣诗歌的风格、主题、观念、写作语境等提出自己的理解,表达了对其一些诗歌细节和诗篇的观察与困惑,也论及其诗歌翻译与翻译观.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认为,朦胧诗之后的“第三代诗”,是真正具有文学史意义的写作,其根本在于它给诗歌乃至文学提供了一种关于“本体”的观念,从而开辟了一个本体论的时代。正是在此意义上,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诗就是诗”不是同语反复的无意义的文字游戏,它本质上揭示了一种新的诗学态度:诗就是诗自身,而不是工具或它之外的别的什么,它是以语言形式对生命或事物本真存在的最初的命名,具有存在与语言同构一体的本体特性,就存在本体论而言,它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事物感,力图避免和消解文化、逻辑与主体理念的遮蔽而回到生命和事物本身,因而,它尤其注重生命和事物的“此在”状态以及体验、呈现或行为过程,表现了我们时代一种新的感性倾向和过程程意识。就语言本体论而言,它强调与生命或事物相关联的语感,拒绝象征、隐喻和变形,迹伡岢钟锎实闹肝镄曰蚣拔镄裕η笤凇坝镅匝运怠敝薪氡菊娴纳褪挛铩  相似文献   

19.
舒位是活跃于清代乾嘉之际的诗人。舟渡诗是舒位《瓶水斋诗集》中特色突出的一类诗歌,贯穿其创作生涯的始终,与其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他从“舟”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将舟渡环境投射在诗歌中,使舟渡诗的艺术特色有别于其他诗歌。舒位舟渡诗又与山水、羁旅、赠别等传统文人诗歌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舒位舟渡诗尤重“性情”,却又博采古典,重视创新,不甘落于前人窠臼。舒位独特的性情诗论折射出清乾嘉诗风的纷争,反映了当时诗学思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意象如是说——诗学笔记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人们对于诗歌本性及其创作要义曾经作过诸家纷如的界说,但在诗人那里,他必须依赖他的审美直觉,依赖直觉和心智向物象的拥抱与迫近,否则他永远没法投入艺术创造。在我看来,既然诗并不陈述任何可资论证的东西,既然诗并不提供任何关于事件过程的知识,既然诗也并不抽象出任何理性思维所需要的概念,那么,诗人与艺术家总要选择诗本身所展示的一个自然起点——我们可以确认它为“意象”,流行的英译即im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