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温马克思《资本论》四卷,生产劳动的定义是从劳动者对社会生产的关系中得出的。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看,生产剩余价值和为资本增值服务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则受雇于资本的商业劳动和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而从简单劳动过程看的生产劳动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仅适用于产品生产的社会。斯密在划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时发生了二重性的错误,同一种劳动按两个定义来界定,既可以是生产劳动又可以是非生产劳动。我国理论界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正统”观念,恰恰落入了斯密的窠臼。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坚持“社会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蒋海益 《江汉论坛》2002,3(7):39-4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对生产要素职能(功能),尤其是资本职能(功能)进行价值分析。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作为唯一要素决定价值;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已是多种要素功能互补共同决定价值。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绝不是“价值一元论”。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新诠释为“功能价值”分析,既符合马克思的本意,也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自亚当·斯密正式提出以来,分别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领域发展演进.这是两条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进路,一条是资本的逻辑,另一条是劳动的逻辑.不同方法论进路下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不同的实践结果,有着不同的理论结局.经济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科学的性质,这不仅体现在从经验或实验材料中进行科学归纳以寻求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路上,还体现在运用经验科学方法展开研究和进行检验上.实践检验证明,按照资本逻辑演进的共同富裕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到空想再到消弭的过程,其结果印证了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即资本主义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是贫穷的积累.相比之下,按照劳动逻辑演进的共同富裕经历了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的过程,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家信奉的“劳动创造财富”圭臬无法开解“工人劳动带来贫困”的悖论。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纠正了国民经济学家对劳动的抽象表达,揭示了资本对劳动的宰制,说明了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以及工人劳动受贬损的必然,并指明了工人阶级的劳动解放进路。马克思指出:雇佣劳动是“低级的”和“暂时的”形式,注定会被更高社会形态的自由联合劳动取代;劳动战胜资本的根本路径是,工人阶级要以革命的政治行动废除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解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消除劳动的阶级属性,使劳动回归人的自主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以下全新的观点:1、马克思没有提出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2、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的前提和基础是雇佣劳动,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非生产劳动都是雇佣劳动。3、马克思有两个生产劳动定义:一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物质产品生产领域里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也即物质产品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主义劳动;一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也即资本主义劳动。  相似文献   

6.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与现实场域,但马克思绝非是将劳动主体与资本主体进行机械的二元对立,而是经历了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出发,在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之后,完成以资本逻辑为统摄来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视角转换。通过对劳动、劳动能力与劳动力的区分,劳动力商品成为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理论中介。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在资本逻辑的总体分析框架下成为商品、生产商品、消费商品,在创造使用价值与失去交换价值的矛盾中逐渐消解;另一方面,因资本具有普遍趋势与特殊限制的内在矛盾,在资本逻辑的矛盾本质与内在界限中,劳动主体的历史性、生产性、实践性与革命性得以重建。  相似文献   

7.
吴琳 《理论界》2013,(4):1-4
劳动辩证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矛盾现象分析之后建构起来的理论。劳动辩证法的内在运行逻辑路径在三个层面得到揭示:马克思首先从人的生产活动出发,得出劳动异化理论;从人的生产关系出发,得出物化关系理论;进而从人的历史主体性出发,得出主体异化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逻辑价值原则。人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逻辑价值前提。这对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逻辑精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批判社会理论对马克思"空间缺失"问题的批判和质疑,应当立足于《资本论》这一最经典的文本,深入挖掘和阐释马克思丰富的空间理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出了"劳动"、"资本"和"时间"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双重空间"本质:劳动是"价值增殖过程"与"协作生产"的空间,资本是"资本的文明面"与"个人受抽象统治"的空间,时间是"工作日的缩短"与"人类发展"的空间。在此意义上,《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最终追求的就是以"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取代"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建构一个"自由王国"的"希望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建构中,异化劳动理论无疑是其思想发展的一个制高点.青年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来源于黑格尔又超越了黑格尔.在黑格尔那里,劳动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行为,是自由的真正“显现”,其本质是一种精神劳动.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黑格尔的劳动概念的基础上,把劳动概念注入人本主义逻辑,通过对劳动异化和资本的批判,从而实现了精神劳动向现实劳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资本论》创作之前的两部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劳动、资本逻辑、共产主义这三个概念成为始终贯穿在两部手稿之中的思想主线,共同构筑着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理论形成与思想发展。有必要基于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努力理解马克思对劳动、资本逻辑、共产主义的认识与把握,努力把脉马克思两部手稿创作的理论思路,努力研究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之前的这两部手稿已蕴含的共产主义观,认为马克思在两部手稿中对劳动、资本逻辑的理解具有的一致性体现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与共产主义观的形成上,以此探索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思路、思维方式、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和需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产品、劳动、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四个方面的异化,形成了自己的资本批判逻辑;鲍德里亚则在《生产之镜》中力图用象征交换解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劳动概念及其分析方法,重构一种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本文认为鲍德里亚在解构马克思理论的过程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刻意歪曲,其资本批判理论只有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消灭哲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主体性原则,马克思“消灭劳动”思想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主体性原则。在马克思从“消灭哲学”到“消灭劳动”的思想转变中,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由哲学主体性原则转变为劳动主体性原则。这一转变一方面标示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逻辑演进,另一方面也展露出马克思主体性原则的真实指向,即现实的个人的个性的实现。现实的个人的个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中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生息资本”这一“最耀眼”的资本形态是透视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本性的绝佳反射棱镜。从生息资本的时间嬗变逻辑来看,生息资本在不同时期呈现出高利贷资本、借贷资本、金融资本等形态,“资本直接结果实”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生息资本逐渐获得了合法地位。从生息资本的空间扩张逻辑来看,现代银行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为生息资本的空间扩张提供了坚实的社会载体,全球的经济运行都被金融体系所架构,全部的资本形态都被金融资本所支配。作为金融资本的生息资本遵循脱离了生产过程的资本增殖的逻辑(G—G’),成为现代社会资本的主导形态和“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马克思将其称为“资本的摩洛赫”。生息资本或金融资本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征了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构成洞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本性的最佳切入点,同时也为探索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之路提供了理论契机和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媒介,揭示批判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生产逻辑。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思想旨在阐释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安渡危机该往何处去的问题。奈格里以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为依托,用“非物质劳动”揭示资本主义对世界秩序的新控制,揭示资本增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只有回到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才能回应非物质劳动的问题与挑战,对非物质劳动的理论进行现实的批判,因此,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仍具有解释世界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资本逻辑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的内在统一,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全面揭示了资本逻辑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系统阐述了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社会和自然界限.资本逻辑内在地指向了资本的自我扬弃与内在超越,只有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逻辑是我们重新理解《资本论》哲学意义及其当代价值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来理解人类现代文明及其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人类文明观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唯物史观“社会关系”辩证法,是马克思理解文明及其发展规律并创构人类文明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马克思超越近代思想家关于“市民社会”的劳动原理及其“劳动—所有权”“劳动—财富”“劳动—教养”等文明叙事,确证了“劳动—资本”关系在现代市民社会的“轴心”地位和意义,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地位、本质意义和内在限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依据“社会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原则,提出共产主义文明的总体愿景。马克思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的人类文明观,是研究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
资本权力的阐释和批判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内核。资本何以具有权力?这个问题是资本权力解构的出发点。学界的主流范式是,从“劳动逻辑”出发,以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视角诠释资本权力的生发原理,却忽略了“消费逻辑”在资本权力上位过程中的贡献。消费以异化消费的方式参与资本对权力的攫取,通过对需要的控制、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对社会阶级划分标准的重建,消费社会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资本权力创生机制。在消费社会中,人异化为数据,由被动接受剥削转变为主动接受剥削,资本权力以这种新方式操控人。以劳动代替消费作为人们获取需要满足的手段,是消解资本权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商品二重性”学说找到了“商品交换”这把分析劳动价值的“金钥匙”,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探寻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并通过对劳动价值与劳动时间关系的分析,实现了价值的“人学转换”,更是通过对市场机制下价值创造的机理分析,揭示了社会生产中资本盗取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破除资本逻辑下不平等的社会生产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劳动与“劳动正义”提供了“利器”。化解社会生产中的不平等劳动需要打破资本宰制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实现“人的解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塑劳动价值目标,引领劳动价值自觉,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制度,使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早期考察自由问题的视角,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开始转向人本学和政治经济学双重视域下的"劳动"。这一转变是马克思哲学逻辑展开和世界历史思想发展两条线索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从哲学逻辑展开而言,马克思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到超越黑格尔"国家-市民社会"理论,关注到劳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从世界历史思想发展而言,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发展对劳动形态的改变看到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凸显,深刻认识到劳动与资本的张力关系是终结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动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逻辑和历史两条线索的发展说明,劳动是解决自由问题的现实基础,是马克思后期形成科学唯物史观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数字资本主义的到来并不是生产力自身发展所带来的“积极革命”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借助国家、技术与垄断而导致的“消极革命”的产物。数字技术的发展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限制,反而帮助资本主义开辟新的利润空间、调整内在结构、生产与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下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往往停留于对一般商品流通、交换、消费过程中人际关系物化和人的生存方式技术化现象的批判,没有挖掘数字资本主义深层次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异化劳动问题。借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批判的理论工具,可以揭示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异化劳动问题的三部曲:一是在表面上形式平等的交换过程中,社会关系内容颠倒地呈现为物化劳动成果的形式,其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物化和数字化;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对技术与固定资本即物化劳动成果的从属,表现为数字技术条件下资本对人的实质吸纳;三是劳动结果被掠夺进而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其表现为平台对原本属于公共资源的频谱的占有,并凭借这一占有不断生产与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