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秀拉》是莫里森以小说为媒介进行的一场人生实验,旨在检验她心中的叛逆女性能否自由地生存和成长。秀拉僭越了男性的自由,走出了传统的女性空间,开始了自我追寻、自我发现的探索旅程。虽然她的追求是失败的,但她的离家远行、自我追寻、性的体验,甚至她极端个人主义式的彻底反叛,突破了传统女性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标志着女性成长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维拉·凯瑟是如何诠释拓荒女性在拓荒中追寻、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追溯维拉·凯瑟两部小说《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描述拓荒女性在荒野中追寻自我,创建生活的经历。探讨拓荒女性发展自我、追寻自由精神的历程,并分析了拓荒女性完善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长篇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表现了人在一个荒谬、丑恶、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为获取存在和自由所经受的焦虑、仿徨和苦闷。其男主人公查尔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名贵族青年,他既是最能适应生存环境的人,又天生有着自由的意志,背负着时代所赋予的枷锁而内心却充满了对维多利亚时代虚伪和做作的愤恨与不满,处于历史性的困境。查尔斯和自由的崇尚者莎拉相识之后,他们二人在寻求自由的道路上的不谋而合使他心中压抑的天生对自由的渴望之情一步步地被莎拉触动、点燃并燃烧,最终追寻莎拉而去。查尔斯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维多利亚时代束缚下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到战胜自我的精神蜕变,最终突破了那个时代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丁小说两性之爱的描写,实际上体现着对自我的理解。自我是在关注"他者"需求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女性长期以来的"他者"地位的矫正,应是在尊重现实和历史的基础上的自我实现。女性的自我,一位女作家的自我,是在坚定地捍卫自我意识的前提下,与周围的"在者"进行精神情感交流而实现的。这正是奥斯丁小说的女性话语的人文道德性和优雅。  相似文献   

5.
红柯小说以新疆草原大漠为背景,极力彰显人的神性,使读者从生命的自由舒展中获得了神性存在和人性本真的意境与快意。在普遍的欲望化书写中,红柯小说很好地诠释了文学书写的神圣功能,他超越了文学的世俗教化和娱乐功能,进入了文学叙述的神圣化自我救赎和他者救赎。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祖先》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深刻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以童话(寓言)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迷失自我、失去完整性、焦虑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对人的追寻自我、确证自我的艰辛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本文着力通过对《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分析来探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存本质、并寻觅出一条通向"存在"——"完整"——"自由"的实现自我之路。  相似文献   

7.
D.H.劳伦斯的意大利游记以一种比他在小说、故事和诗歌中更随意,更无拘无束的方式,显示了作家对机械工业时代的批判和对自由生命状态的向往.与此同时,这些旅行书也显示了自中世纪以来一直贯穿整个近代英国文学传统的"朝圣者的灵魂"对自我和他者的追寻.通过意大利-撒丁岛-伊特鲁利亚之旅,作家不仅发现了意大利的地之灵、撒丁岛的海之魂和伊特鲁利亚人遗存的生命精神,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中,"房间"意象具有明显的悖论性:它既可以是现实中监禁的牢笼,又可以是释放自我的自由之所。小说借助"房间"这样一个共通意象将三位处于不同时空的女性连接起来。她们对理想中"房间"的探求其实就是对自我存在和自我实现的追寻。面对悖论式的生存状况,无论是选择自杀、逃离还是享受当下,皆出于人们对生活无尽的信仰和热爱。同时这三种选择也表现出宏观上的进步性,反映出现代人在追寻生命意义的道路上对个人主体价值的强调,以及人们以乐观积极的姿态而实现的对当下社会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保罗·奥斯特是享誉当今美国文坛的一位后现代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采用多种现代与后现代创作技巧。在侦探小说的外壳下,表现的多是对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本文试结合福柯的规训权力和权力话语理论,对奥斯特的成名作《纽约三部曲》进行解读。小说通过"被监视者"与"监视者"身份的互换,以及小说人物同权力话语的较量,揭示其对规训权力的反抗和对迷失的自我的追寻。  相似文献   

11.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费兰茨·卡夫卡的一部荒诞主义小说。从存在论的哲学角度来看,小说反映了荒谬世界的非理性和非人性。主人公格里高尔在变形前就已没有了选择的自由,因而他的存在是丧失自我的非真实存在;在异化成非人化的甲虫后,更是处于被家人抛弃的生存困境中;最后,他选择了死亡,并在死亡中摆脱了人性的异化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与《钟形罩》同属成长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都陷于"自我/他者"两极关系失衡的困境。尽管主题相同,两位作者却是从截然相反的方向逼近这一人格成长难题的。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困于自我一极,普拉斯笔下的埃丝特困于他者一极。比较与探讨两部小说在同一主题上的不同处理方式,并联系两位作者各自极端的人生选择,对思考人在"自我与他者"二元性关系中发展自身这一命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不朽》中塑造了一类女性形象,这类女性形象以其远离政治、接近艺术、反媚俗的特立独行,成为昆德拉本人思想发展与情感选择的文学载体,彰显出作者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反思与认同,以及对人类生存境况的人文追寻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后殖民背景中,奈保尔笔下的模仿不再只是一种殖民策略,其中更蕴含着对强势文化的背离倾向。在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中,模仿与背离构成了一对矛盾,最终在对立和博弈中指向个体的独立与自由。《模仿者》中的辛格一直为文化上的"无家可归"感所困扰,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错位造成了他文化身份的模糊以及自我认知的障碍。文章以小说的故事时间为序,分析辛格对其文化身份的追寻之路,从自觉模仿到拒绝模仿,最终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感。辛格的转变反映了奈保尔笔下的模仿不再只是一种殖民策略,更蕴含着对强势文化的背离。这种背离展现了作者对殖民地人民文化身份的思考,具有文化寻根的意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比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充满爱心的格里高尔的凄凉的死亡结局和托尔斯泰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伊凡死而知爱的欣喜重生,揭示了在自由与沉沦、个性与孤独、逃避与抗争的矛盾与荒谬的存在主义生存境遇中爱的基本原则——守与自由存在而让他者自由存在,而在人类寻求自由的过程中,死亡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大量的青年作家试图在小说中探索爱情与自由的新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不同趋向:一方面,大量作家抒写了为爱情而战的决心,无论是追寻恋爱的自由还是追寻自由的恋爱,总之都是把爱情与自由同构;另一方面,也有些作家开始探讨自由对爱情的破坏,或爱情对自由的束缚。文章阐述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表现出的这几种趋向,并由此指出作家们的总体追求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生长在五旬福音教派家庭中的女主人公詹尼特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同性倾向的认同,拒绝被边缘化的"他者"身份,为追寻自我和真爱最后走上了与家庭、教会决裂的道路。温特森在小说中大胆地运用各种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融圣经故事、中世纪浪漫传奇、童话寓言于一体,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了颠覆男权中心社会、反抗异性恋霸权的激进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红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经典之作.小说以海丝特·白兰和阿瑟·丁梅斯代尔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两人私通后的心理活动和自我救赎之路.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入手,运用自由意志、理性意志、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伦理选择等理论,重新审视小说主人公海丝特痛苦挣扎的内心,分析海丝特的精神世界和伦理选择,并追寻作家霍桑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19.
回忆是石黑一雄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小说人物淡淡的忧伤回忆,石黑一雄从对移民他者身份的失落与追寻,到反思殖民历史和帝国他者,再到创伤记忆中对人类他者的书写,完成了一个移民作家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世界多元文化主题的完美阐释。  相似文献   

20.
周涛的小说《西行记》是他继诗歌和散文创作之外的又一收获,其个人化的文革书写,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周涛"。这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以时代为经,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纬,充分展现了青年人在时代之殇下对自我人生之路的探索,诠释了"青春"的意义。大体而言,主人公对自我和外界、理想与现实困境的突围,体现在根的追寻、生命的自省以及自我人生理想的坚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