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的推进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变化,本研究从社区入手以量化的手段解析这个影响。先建构连续统模型和相关假设,再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比较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民族关系的差异,验证模型和假设,得出结论:总体上看,城市社区中的民族关系不如农村社区中的民族关系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翠园小区为例,对该小区的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广州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硬件设施及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形式单调,制度不完善,社区归属感有待加强等问题。加强广州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保证经费投入,坚持“双百”方针,实现网络化管理,增强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3.
论社区归属感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区建设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也是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而要让社区在整个社会的转制中扮演起相称的角色 ,就必须强化人的社区意识 ,培育人们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 ,就是人们对社区的认同和关联程度。但目前 ,城市市民的“社区归属感”淡薄 ,对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缺乏认同。主要原因是社区责任的无边际扩大 ,造成了社区职能的难以发挥 ,职能的淡化很难使人对其产生归属感。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问题 ,应该从解决社区建设的基础性障碍入手 ,培育市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这就是 :让政府的角色到位 ;从体制上明确社区地位和职责 ;面向大众 ,面向困难 ,培育社区的功能 ;解决不同人群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特别是调动有关系特权者 (包括社区单位 )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李炜 《东岳论丛》2002,23(2):46-48
社区建设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而要让社区在整个社会的转制中扮演起相称的角色,就必须强化人的社区意识,培育人们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就是人们对社区的认同和关联程度.但目前,城市市民的"社区归属感"淡薄,对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缺乏认同.主要原因是社区责任的无边际扩大,造成了社区职能的难以发挥,职能的淡化很难使人对其产生归属感.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问题,应该从解决社区建设的基础性障碍入手,培育市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这就是:让政府的角色到位;从体制上明确社区地位和职责;面向大众,面向困难,培育社区的功能;解决不同人群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有关系特权者(包括社区单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11-216
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转型的深入,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心逐渐由"单位"转为"社区",社区成为城市的基层社会管理单元和居民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平台。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异质性较强,相互联系松散,彼此缺乏基本的了解和信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介传播已成为建立、健全高效和互信社区传播系统的有力推手。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社区居民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有了认同、信任和不舍才会产生社区归属感。在社区组织传播中要积极培育、引导和规范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和行为。同时,建立相应的传播规范,完善个人意见表达的组织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阻碍了社区建设的进程。通过对我国东部D市的实地调查,发现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社区规范缺失、社区归属感缺乏、社区信任缺失、社区参与程度低、社区人际交往稀疏以及社区非政府组织缺乏。提升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存量的方法包括:落实社区居民自治、培育公民精神、扩大社区参与、发展非政府组织与重视专业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论述社区及城市社区概念和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城市社区的研究历程,阐述了城市社区地理学的空间性研究现状,尝试性地探讨了我国在城市社区服务、治安、文化、经济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我国当前在城市社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概述了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的前沿问题与趋向。  相似文献   

8.
推广街区制对于解决当前我国严峻的"城市病"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也面临着诸如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清、社会分层与冲突、社区空间开放与居民对私密空间的需求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实现从传统的封闭社区向开放街区的转变是未来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当然,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保障居民的基本物权和公民权;在政府的引领下,推动多方的参与;通过强化社区组织成员的沟通交流,增强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以防止社会分层与冲突;平衡社区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之间的关系,应对社区组织内外部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等。  相似文献   

9.
王守颂  刘娜 《理论界》2014,(11):75-78
我国农村社区自组织是按照社区自治原则设立,社区居民依法自治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当前普遍存在着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低,社区自组织动力不足和自治能力不强以及社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必须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而社会工作恰好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与方法。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探究其介入的可行性,必将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社区现代化治理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村与城市在环境、消费者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农村居民对品牌的认知和选择行为与城市居民相比显得更为复杂。本文引入农村社区的研究视角,从社区行为的角度论证了农村居民品牌认知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自上而下的国家性建构是有限的,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动力应该是农民,可行路径应是政府“自上而下”与社区“自下而上”参与的结合;“双轨制”意义下的参与式治理农村社区建设路径是试图整合政府“自上而下”与社区“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一种尝试.研究认为,此路径的实践利于促进农村社区内部民主建设,利于增强社区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利于塑造良性的政府与社区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巩固党在农村(社区)群众基础与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村(社区)党员与党务工作、党群干群关系、干部素质能力等各方面都受到严峻挑战。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掌握了当前村(社区)党员与党务工作、党群干群关系、干部素质能力的总体状况,深入了解了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着重提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找准村(社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与创新点,全面推进村(社区)党建工作走在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增强党的群众基础与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确认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时代即将来临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即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时期社会整合、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和家庭结构的功能变迁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对城市社区的功能作了相应的分析,即城市社区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人的深层需求,有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和综合治理;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是城市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赋权与农村绿色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赋权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张力,也促进了新媒体赋权理论的诞生。新媒体赋权给农村绿色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研究表明,新媒体的透明性、脱域性等特征促进村民信任感、成就感、归属感等社区情感的培育;媒介近用权保证村民随时随地获取绿色社区建设的信息;媒介框架塑造的媒体奇观吸引村民乐于参与绿色社区建设;自媒体促进了绿色社区有效奖惩机制的形成;媒介受众对象的设定促进了绿色社区建设的资源链接与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缺陷及其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其对改善农村民生、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妥善处理好农村社区与农村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和社区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析学习型社区的学习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习型社区建设 ,实质上是社区功能的开发 ,具有培养现代素质的社区居民、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社区文明 ,增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居民闲暇生活的质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2年进行的一项对南京市民的电话问卷调查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对其社区意识并没有显著影响,而他们对社区的满意度,以及社区中的人际互动是影响其社区意识的主要因素.此外,虽然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程度并不高,但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一些学者所预期的城市社区的衰落现象并未出现.总体而言,居民在社区认同方面仍然保持了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论乡镇企业的社区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乡镇企业自发展之初,与其所在的社区一直保持着明显的依存关系,无论从产权关系、发生过程还是从企业主体行为看,都有着高度的社区性,这是与其它国家农村工业的显著差异所在.本文首先从社区及乡镇企业社区性的概念着手,客观分析社区性在乡镇企业发展中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革社区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以昆明市S社区居委会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民广泛的社区参与是西方社区发展实践的经验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动力来自于政府 ,而非社会自身 ,因此 ,城市居民缺乏社区参与的传统和社区参与的意识。居民对社区事务和社区建设活动普遍缺乏参与的动机和愿望 ,这一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社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选取了一个社区居委会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通过对这一个案中居民社区参与的基本特点的描述 ,力图找到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可能原因 ,并就如何提高居民社区参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区冲突:公民性建构的路径依赖——以五大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区冲突场景下观察、分析公民性建构,应和了中国城市社区多中心治理的新格局.本研究以北京、深圳、南京、沈阳和西宁五大城市1021份社区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经路径分析显示,社区冲突发生的频度、参与社区冲突目标和深度对公民性建构均有不程度的影响.由于个体差异、城市差异未显著影响公民性差异,因此社区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目前城市公民性建构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