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晚明画家陈洪绶插图创作三个时期的划分,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的陈洪绶插图创作研究体系和一个完整的文人画家参与插图创作的个案研究。客观分析、评价老莲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插图创作背景、人文思想、审美情趣以及创作状态,归纳、提炼其插图版式、图式、造型和线性表现的艺术特色,避免不分时期地盲目评价,一分为二地探究与解析画家的插图作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明代画家陈洪绶早期插图作品《白描水浒叶子》的基本背景、图式、造型与线性的分析与研究,认为该作品具有"游戏化"和"类型化"的造型特征,方折线性和图形装饰风格也已有端倪可察,是老莲早期绘画的一件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明代画家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的形制和多样线性的解析,认为该作品的整体图式无论在构图、人物造型还是多样线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图是小品、册页,有些图显然与雕版插图有关,但这并不影响这套图册的艺术价值,反而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老莲晚年的线描创作。  相似文献   

4.
水浒叶子     
陈老莲 《新少年》2015,(4):40-41
白描《水浒叶子》是在传统的民间马吊牌基础上的创新之作。陈洪绶以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作为牌面图像表现的主体。画中大量运用锐利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动势。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遒劲有力。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4,(6):F0003-F0003
令人惊艳的“花女郎”是由葡萄藤、漆树、野草莓、赤杨木、山茱萸、樱桃以及常春藤的叶子制作而成。这几幅作品由波兰艺术家Elzbieta Wodala所创。Wodala是个狂热的热爱大自然的艺术家。用花朵创造了一系列生机勃勃的插图。无论是“跳舞的女郎”还是“飞舞的天使”。这些可人的作品都由花瓣、叶子、种子所创作,它们融合到一起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惊艳”效果。  相似文献   

6.
有岛武郎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但他的视野已远远超出了“白桦”派的创作思想范畴,他倡导的新理想“一元生活论”和“本能生活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注重理智、循规蹈矩、排除热情、禁忌欲望的基督教上层社会。作家通过小说《叶子》,对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充分地体现了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目前学术界对于《叶子》(又名《一个女人》)这部作品的优美的语言技巧、“梦幻”的描写、“叶子之死”的评论较多,但是对于作家的新理想主义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他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评论也不多见,对此,文章试图通过对《叶子》这部作品的分析,从作家的新理想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来透视作家的思想及创作观。   相似文献   

7.
理查·施特劳斯常被喻为晚期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梁,但他中期的创作更多的体现着古典主义风格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相互融合.在中期艺术歌曲创作中,最有意义的恐怕就是1894年为纪念新婚而创作的编号为op.27的歌曲集.该集共包含《平静,我的心灵》、《瑟西莉》、《秘密的邀请》和《明晨》.四首作品风格各异,钢琴伴奏作用及写作手法各不相同,有很强的代表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与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扬雄以赋的不变之常体指导创作。其中期创作的《甘泉贱》等四大赋是其文学创作高潮 ,既有意象的浪漫主义的特点 ,又表现了强烈的参与意识 ,并逐渐地走向议论化和散文化 ,充分表现了儒家伦理原则 ,即讽谏的忠君目的。晚期的作品主要是表现个体遭遇的情绪体验 ,总体上是以出世的思想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曹植是魏晋时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特殊人生经历,造成其作品善写愁思。曹植通过意象的创变,对于愁思进行了细致感人的描写,创作了《洛神赋》《赠白马王彪》等作品。曹植将这种愁思与意象营构巧妙地融合起来,通过比兴手法创构意在言外、高度概括的意象类型。曹植晚期的诗赋还表现了逍遥游放、摆脱愁闷的心态,从而开启了正始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开凿于中唐晚期,是雕塑和壁画融为一体的艺术杰作。壁画《举哀图》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表现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对佛涅槃后不同的反应和理解,与之主题一致的则是乔托创作的壁画《哀悼基督》。文章对两幅作品所表现的同一主题,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的创造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对宗教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这些都根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1.
图像与文本的互释——封面艺术与鲁迅的前期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中的图像因素主要是封面和插图,与文字文本关系密切,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在鲁迅看来,书籍中的插图、封面有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文字构成相互阐释、相互补充的关系。鲁迅一生都对自己著作或译作的封面、插图精益求精。1920年代出版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其封面作为鲁迅精心制作或选择的图像文本,表现了其前期创作的内在精神联系。从《呐喊》、《彷徨》封面的红色底色,到《野草》、《朝花夕拾》封面的灰蓝色、明黄色底色,暗示了鲁迅在文学创作中所经历的精神裂变过程:由红色的激情裂变为蓝色的忧郁和黄色的温情,其情感轨迹明晰可辨。  相似文献   

12.
阐述文学作品与插图艺术之间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关系,分析插图艺术的创作与表现.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插图,用以图释文的形式阐释和再现阿Q的形象与情境,对于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传布和经典化历程的推进,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20世纪30-40年代的插图,可以视为插图的尝试阶段,成为小说《阿Q正传》另一种副文本。新中国建立后,插图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趋向,无论是插图的美术类型,还是对于阿Q的造像,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都呈现出各具风采的追求。通过对鲁迅《阿Q正传》插图创作历程的研究,不难发现,认真研读文学文本是插图成功的基础,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是造像的灵感,注重人物造像的神韵是创作个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晚明浓郁的商业社会氛围对陈洪绶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陈洪绶受教育环境影响,积极读书仕进却屡遭打击,仕途不顺和经济困顿导致其不得不以底层文人的身份投身于商业书画的创作中。但陈洪绶始终秉持着文人风骨,使得他的绘画没有完全迎合市场。晚明江南城市的富裕奢华提升了书画作品的需求空间,为了生计,陈洪绶不仅从事书画买卖,而且积极参与用于图书插画的版画制作。陈洪绶绘制的版画作品不仅为版画带来了文人气息,同时他也从版画中吸收了新的绘画方式。通过融汇古今,陈洪绶最终形成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在晚明画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奠基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他赋予了这种体裁以全新的艺术内涵。文章以舒伯特晚期为女高音、钢琴与单簧管所作的艺术歌曲D.965《岩石上的牧羊人》为研究对象,从其艺术歌曲创作成就及本曲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和演绎三个部分来进行探究,为正确地演绎该作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感伤情绪 ,带有明显的世纪末颓废色彩。这种感伤色彩从前期抒发情欲苦闷的《沉沦》 ,延续到表现灵肉冲突净化的《过去》 ,直到感慨人生虚空的晚期创作《蜃楼》和《迟暮》 ,成为贯穿郁达夫创作的一个突出特色。此外 ,他还有意给作品渲染一种忧郁的、哀愁的艺术气氛 ,从而增浓了作品的感伤情调。郁达夫作品中所以会有这样浓重的感伤情绪 ,是他不幸经历、个人气质、美学情趣和社会风气交融的结果。郁达夫出身在风雨如磐的黑暗时代 ,三岁丧父 ,致使家庭经济陷入困顿之中。他自己曾说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是“对于饥饿的恐…  相似文献   

17.
李斯是秦朝唯一在文学史上留下姓名的文人,李斯的作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作品《谏逐客书》,中期作品七篇刻石文,晚期作品《奏请秦二世行督责书》等。三个时期的作品都有着突出的文学表现,在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是张寒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1967年,崔世光将其改编成同名钢琴曲《松花江上》,作品既基本保留原作的主题旋律,还恰当地将西方作曲技法有机地与中国民族特征相融合,钢琴改编曲与原作虽然题材相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以创作背景、创作手法、表达形式、思想意境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挖掘钢琴改编曲《松花江上》的艺术特征,论述两首作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从"创作体验法"内涵解析严歌苓创作的独特性,并结合严歌苓近年作品《妈阁是座城》《老师好美》《补玉山居》深入解读严歌苓创作所呈现出的风格,其风格主要表现为人物身份的自我放逐模拟、环境氛围的自我感染熏陶、情境映射的自我取材演绎;以严歌苓作品创作为线索,探析其在这种创作方式背后蕴藏的创作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的"驱动力"、情境体验的"暴露欲"、文学体验的"整合性"。  相似文献   

20.
两汉辞赋的创作与批评是一种文学性的活动 ,但在两汉经学极盛的大背景下 ,辞赋的创作与批评没有超然于经学这种时代发展的主流思潮之外。两汉辞赋的创作及批评与经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以《诗》评《骚》、据《诗》论赋以及辞赋作品的采《诗》用《诗》中。这充分体现了两汉时期经学文学化与文学经学化的互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