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爱丽 《南方论刊》2009,(3):107-108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包括眼神、表情、手势、举止风度等。体态语言先于有声语言,在有声语言产生之前,它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在有声语言产生之后,它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英国心理学家谢尔·阿盖依尔等人在1970年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当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且非语言交流对交际的影响是语言的4.3倍。  相似文献   

2.
称谓语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它和民族文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显示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通过对中、英称谓语差异的剖析,从高低语境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身体的功能,也是人类思想的秘密。对语言形式的追求使得一个民族在语言中实现其思维和感知活动。现代性作为一种不断增长的"进步"信念,是通过语言的"异动"创作,追赶存量(既是实践上也是思想上)的不断再生产过程。现代性浸濡的历史空间充盈了踪影无定的新话语形态,映现出人类思想历程进入到一种既定向规制,却又离散破碎并具有无限裁制、繁殖与避让能力的镜像拟峙时代。  相似文献   

4.
简论古代文学创作中的“言”与“意”辛刚国文学创作所使用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最初显然是为了表情达意而产生的。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智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外物概括的程度越来越强,语言逐渐摆脱了对人类感性活动的直接依赖,而成为一种共义化了的符号体系。这样...  相似文献   

5.
70年代初产生的交际法,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其影响甚广、普及全世界,它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推动极大。为进一步发挥交际法的优势,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我结合对交际法理论理解和自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就交际法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同行指正。 一、交际法的特点 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社会交际是其主要功能,语言不仅仅是受规则支配的生成句子的体系,同时是表情达意的体系,交际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目标而设计出交际大纲组织语言材料和教学过程交…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社会性和主体间性特点为语言承担心灵净化的功用提供了先天条件。禅的实践和诗歌创作所营造的境界有其特殊的相似性,非功利性、心理距离及物我同一等是禅修与写诗的共同心理条件,这一切都指向人对现实性的超越。禅境、诗境的相似性催生了两者互相选择的禅诗的出现。诗人的禅诗成为了作者和接受者塑造强大人格、净化心灵的一剂良药,它使得人可以从现实的利害性中超拔出来。  相似文献   

7.
文化·商帮·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传统与现代化好像一根绳的两端,当你拉直的时候,两端的距离就很远,当你把它盘起来的时候,两端的距离便很近,这里还要补充一句:勿论是拉直还是盘起来,历史是始终拧不断的一根绳。因此,只有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联系中,才能理解传统与创新、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一、民族文化与现代管理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它起源于社会成员劳动、生活的集体性,以及在劳动、生活过程中相互交往的必要性。按照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德鲁克的说法,管理不仅是一种工作、一门学术、一种任务,管理还是一种文化,它包…  相似文献   

8.
符号·汉字与汉民族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汉字与汉民族心理结构张维佳陕西教育学院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社会之所以超越动物界并沿着自己创造的文化所指引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于符号。通过创制和使用符号,人类一方面丰富、完善了自己的思维,揖别了猿类,另一方面也克服了有声语言在表达...  相似文献   

9.
李峻在《求索》2 0 0 1年第 2期撰文指出 ,口头语言是人类以有义、有序的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信息载体 ,书面语言则是人类以有义、有序的文字为物质材料的信息载体 ,态势语言即是人类以面部表情、身势动作、空间距离和服饰装束为物质材料的信息载体。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依靠运用这些“态势”而表情达意 ,也凭借着视读这些“态势”感情悟意。态势语言是人类无可替代的特殊语言 :(1)从语言内质上看 ,态势语言具有思想表达的通达性。态势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首先体现在反映思想的快捷上 ,其次表现在反映思想的真切上。这里所指的“真切” ,是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语言学不是西方人类语言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方人类语言学产生、发展过程的评述,归结出了其缘起逻辑、理论基座与理论核心并相较于中国文化语言学,剖析了二者的本质差异,认为中国文化语言学既不是西方人类语言学也不是对它的简单模仿,再次论证了中国文化语言学是在批判继承古今中外语言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融汇贯通了20世纪以来人类文化研究对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探索汉语汉字的文化真谛和中华文化的语言本质而构建起来的学术新范型。  相似文献   

11.
生态美学产生和崛起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化所造成的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而作为现代科技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电视的出现和过度膨胀,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电视虚幻镜像的蔓延和泛滥,导致了人类生活的日益浮浅化、功利化、单调化、意识形态化。电视镜像彻底解构了人,使人陷入严重的异化状态。电视所制造的虚幻镜像与人类诗意栖居之间的尖锐矛盾,促进了人类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成为生态美学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是一种能作用于我们理智的工具,和人类使用的其它工具有重大区别;也因此,它甚至不能称作工具,它就是人类内在的能力。它渗透到我们的头脑,控制了我们的思维,并进而控制了我们的思想。语言亦可以说是一种障碍,它介于我们和世界本质之间,使世界的本质蒙蔽了,而代之以语言的假象。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语言提供给我们的,除了语言提供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各种解释或假定,我们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问题在于,语言提供给我们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种种解释和假定,和真实的世界本象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语言是逻辑性…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表现着差异及对立的纯粹的价值系统,这是索绪尔对语言本质的最精辟论断。它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深刻解读语言的对立二重性是理解索绪尔全部语言学理论的根本。心智的结构与语言的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即体现在对立二重性上。通过解构心智去认识心智与语言的关系避免了语言与心智的循环论证,对语言学研究及认识心智具有方法论和认识论的重要意义。本文解析了语言及心智的对立二重性,并揭示了其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交际工具,和特定的民族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存、又互为制约的关系。学习语言,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一个科学而完整的语言教学体系,理应把语言和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我们还要围绕该学科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恰当地揭示同汉语教学紧密相关的种种文化因素,注重并加强文化知识的教学,以使学生既能达到较高的知识文化层次,又能尽快掌握有效得体的汉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卡西尔将康德的图式概念和符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为世界就是一种符号化的世界,语言、科学、宗教、艺术等在内的所有人类文化形式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以解释世界的符号形式。卡西尔从符号角度揭示人与文化的本质特征,构筑起了人——符号——文化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赋予了人、符号、文化新的哲学意义,从而为人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一个关键性环节,主要描述人类通过自我误认而逐渐失去真实自我的过程。本文力求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及其他影像媒介与“真实“世界之间关系的简要分析,指出“镜像阶段“只是个体完成的第一次自我认知和自我构建的过程,而通过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则使个体又开始了新的第二次自我认同和自我构建。  相似文献   

17.
宗教,做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有人唾骂它。又有人把自己的爱献给它。谁也无法征服对方,赞美声、厌恶声都将在宇宙间永恒飘荡。正象科学与哲学一样,将构成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 宗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它伴随着人类送走了阴晦的昨天迎来了黎明的今天,还将跟随人类把缤纷多姿的美好明天迎来。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语言·语义·语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哲学假设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意义是体验的;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期投资     
我在一家工贸公司工作,公司给我定的任务就是上门推销一种固体芳香剂,这种芳香剂里面装有活性炭,可以吸收室内异味,它散发的淡淡清香沁人心脾,是个不错的家居产品。每天我背着一大包芳香剂在居民区里推销,可人们都对这个产品不感兴趣,那种不屑一顾的表情真让人不好受。我不知敲了多少家的门,爬了多少层楼,腿都跑酸了,还是推销不出去。  相似文献   

20.
"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一个关键性环节,主要描述人类通过自我误认而逐渐失去真实自我的过程.本文力求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及其他影像媒介与"真实"世界之间关系的简要分析,指出"镜像阶段"只是个体完成的第一次自我认知和自我构建的过程,而通过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则使个体又开始了新的第二次自我认同和自我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