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地方组织的七个地区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主阵地.这个过程大致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致从1919年秋到1920秋,为自发宣传时期.第二时期大致是1920年秋到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为有组织的传播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李汉俊、董必武、恽代英、陈潭秋、刘仁静、林育南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人物,产生了<阶级争斗>、<劳农政府与中国>、<共产主义与知识阶级>、<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必要及我们现在入手的方法>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著述.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初步与中国革命相结合: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进行比较,确定只有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具有伟大的指导作用;用唯物史观剖析中国社会,寻求革命的基本规律;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共产主义与知识阶级>的面世,彰显了当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最高水平,是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一份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中国最早介绍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流派之一。他们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在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研究并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辟了道路。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早期国民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既有客观因素,如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受到日本影响等;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是为三民主义寻找理论依据、早期国民党人充满革命选取精神以及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评价。早期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给当时处于迷茫状态的中国人民以重大启发,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是同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文化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逐步扩大的。 早在“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中,由于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出现了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初步运用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观察中国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开始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精神现象,力图对它作出新的说明并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方法途径等问题进行探索,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留法群体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科学性和资本主义两面性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入解读,并且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做到了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打下了基础,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中国革命爆发必然性的科学判断上,二是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科学分析上,三是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深刻认识上、四是对中国革命步骤的坚定选择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的过程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这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独特的作用。《反对本本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经验的初步总结,《实践论》则是对它们的历史经验的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实践论》为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领导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毛泽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论》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全党开始了解或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同时通过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思想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一样,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和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一方面,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另一方面,它又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自己独到的贡献。本文着重就第二个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端及首倡者研究的观点分歧颇大。分歧产生的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实质是理论认知与实际推动两个方面的权重。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和创立,是马克思主义被初步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标志性事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和开端;李大钊等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既是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最初的推动者,同时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许多重要原则作出了明确表述,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10.
"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初步创造了既有别于马克思主义一系列"设想",又契合中国革命实际的一系列实践和理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作为中国革命独有的道路,"井冈山道路"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挫折中不断推进,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堪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开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社会发展也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提供了诸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布尔塞维克》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对象和任务、中国革命领导权等中国革命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布尔塞维克》非常重视从实践出发来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但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也有历史局限性。总之,这些探索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没有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密切结合所产生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中国繁荣昌盛、光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的过程,就是它在中国日益传播并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本文拟对辛亥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两次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两次巨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所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道路,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斗争中,以一系列的实践机制和精神风貌,使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发生两次历史性的转折:即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先驱精神”、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红船精神”转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初步结合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再由“长征精神”转向全党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李大钊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曲折、充满矛盾的革命活动过程中,李大钊经历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洗礼,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转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他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大力宣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愧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是存在节奏的。列宁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革命或建设实际的阶段,也事实上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节奏的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节奏是一个由历史转折点、理论的聚焦点、实践问题的认识与解决组成的系统耦合过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创新节奏,对于理解已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经过了一个比较长期复杂的过程.他在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救国救民、"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南开学校读中学时,奠定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素朴的唯物论辩证法的哲学基础;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找到并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夕回国,在革命斗争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初步树立了唯物史观;旅欧时期,1921年春在巴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秋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李军林教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话语体系的初步建构》一书,从传播学话语理论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特色革命话语体系的初步建构,研究角度新颖,论证系统深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底蕴中酝酿的,在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的,建国后得到了扩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