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然而三线精神并未因为时间的打磨而有所淡化,三线精神的家国情怀反而变得更加深刻。本文对家国情怀视阈下的三线精神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三线精神研究更深入地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何悦  王林 《南方论刊》2020,(4):107-109
"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历史的凝练和结晶,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既是铭记历史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三线精神启航地的攀枝花,凝聚着中国三线建设的拼搏与荣光,三线建设成就了攀枝花,攀枝花又升华了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下,攀枝花亟需找准传扬路径、选好传扬方式、发挥地区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大力传扬三线精神,促进新时期中国精神的重建与升华,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张胜  徐有威 《江淮论坛》2022,(1):17-24+193
198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小三线建设初步调整原则,开启后小三线建设时代(以下简称后时代)。进入后小三线建设时代,安徽大部分小三线企业转产民品,部分企业军品生产能力得以保留,但并未放弃民品生产。20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大力改革、多措并举获得了较大发展。至世纪之交,这些企业再次陷入危机,纷纷以兼并、破产和“债转股”等方式应对困局。尽管其效果并不理想,但这些企业在新阶段依然展现了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胜  徐有威 《江淮论坛》2022,(1):17-24+193
198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小三线建设初步调整原则,开启后小三线建设时代(以下简称后时代)。进入后小三线建设时代,安徽大部分小三线企业转产民品,部分企业军品生产能力得以保留,但并未放弃民品生产。20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大力改革、多措并举获得了较大发展。至世纪之交,这些企业再次陷入危机,纷纷以兼并、破产和“债转股”等方式应对困局。尽管其效果并不理想,但这些企业在新阶段依然展现了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线建设源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发内地、备战备荒的重要建设运动。从科教视角对此主题的深入研究亟待加强。陕西省是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其科教事业发展深受三线建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体现在,这一时期从省外迁入、于西安兴建了众多高校和研究所,为西安和陕西日后成为西北地区科教中心打下了基础。间接影响体现在,三线建设期间为支持迁入职工的子女入学,兴建了众多附属中小学校,提升了周边地区的入学率。教育的普及,为工厂企业培育了合格劳动者,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晁丽华 《学术探索》2009,(4):103-108
云南处于援越抗美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国防一线,同时又是我国地缘国防战略的大后方。既是“一线”又是“三线”的特殊地缘政治环境,赋予了云南三线建设独特的面貌和经验。在1964年至1980年的云南三线建设历程中,经历了两个建设高潮。文章试图真实再现各个阶段的规划部署、实施过程,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这场特殊的“备战经济”建设,为保卫边疆安全、巩固国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8,(8):135-147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化普遍发轫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相关城市发展的推动。作为前30年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国家在德阳完成三线建设投资10亿元,建成中央和省属大中型企业近20个,构造出以德阳为中心,同哈尔滨、上海相媲美的三线最大的重型机械工业体系,不仅为全国国防和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四川省第一个由县升格的德阳地级市的诞生及其后续超常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因三线建设而崛起的德阳,既改变了中国重大装备技术制造业以及四川省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空间重心,又在中国城市化因备战而形成V轨迹、厂城畸形化的共性之际,孕育出以城市规划区为地理中心、主导产业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电视文化为核心的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电视交友类节目中,个性表达、身体符号、禁忌话题、语言暴力等多种元素的交流融合,激发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满足了受众的感官享受和娱乐需求,也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价值异化和精神危机.因此,传媒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受众媒介素养,防止消费主义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自下而上的视角,在国家叙事与个人口述之间,通过建构三线建设发展阶段中的“工地社会”“类军营社会”与“单位社会”三个理想类型分析现代性嵌入过程中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微观形态,对普通亲历者另类的现代性体验(中国体验)做出深描。相较于西方现代性深深根植于个体化内核而言,三线建设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现代性发展带有鲜明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与集体主义色彩。而另类的现代性体验(中国体验)作为一种集体表征,为亲历者认识当时局势、理解国家政策、产生情感共鸣、形塑身份认同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心理模板与认知框架,并直接促成“三线人”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学习“三个代表”思想,重温“整风精神”,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次新的实践,是坚持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黔、川、滇与陕、甘、宁、青等西南、西北7省(区)的工业落后状态,促进了我国西部的工业化,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西南、西北地区涌现出一批新兴工业城市的同时,推动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类型的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转变,为其后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云明  黄华英 《理论界》2013,(3):107-109
当今时代被号之为微时代,生活方式微化,思维方式微化。微思维具有明显的感性和感情倾向而缺乏理性和理智。同时,微思维的语言简短、精炼,但是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轻松幽默,但缺乏准确性和抽象性。微思维反映了思维主体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针对微思维的缺陷,当今时代哲学教育应该弘扬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培养逻辑思维和理智的生活态度,弘扬社会担当精神和超功利精神,培养为国为民奉献的社会责任感。为了促使学生提高哲学修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哲学要"用心",要除浮躁心、养清净心,除盲从心、立怀疑心。  相似文献   

14.
三线建设在当前国史、党史学界受到充分关注。伴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人文社科领域研究逐渐兴起了“视觉转向”的话语逻辑,三线建设领域研究如何因应这一转向值得思考。在当下视觉转向的语境中,研究着重分析了运用影像史学这类新方法之于三线建设研究的价值逻辑,并通过“视觉证史”与“视觉书写”两重路径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影像史学的方法将三线建设时期所遗存的大量视觉资料、亲历人物口述等重要信息转化成为现实可行的研究。尽管影像史学在三线建设研究的结合或许有其应用上的部分限制,但是基于影像文化在人类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其可作为不同于书写史学的另一种“真理”表述方式,我们仍应该对其进一步深挖,借以开拓和丰富国内三线建设研究之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精神文化的缺失与补偿——以G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良好的精神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然而,教以亿计的农民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先天性的精神文化的缺失,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持久发展.为此,进行农民工文化补偿教育,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倡导农民工融入城市理念,是创建中国城乡文化软实力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于大庆石油会战时期,是大庆石油人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开发和建设大庆油田的产物。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发展,经济市场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网络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新时期,在人们思想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的今天,深入研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传承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一个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三线人在口述表达中呈现了苦与不苦的双重叙事,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则存在着时代规训下的结构递进路径。三线人之苦,尤其在工作、生活与情感方面的痛点是时代之苦的个体化勾连。同时,在思想、身体、空间等方面的时代规训下,形成了国家与个人之间高度相互依附的情感关系与三线人“英雄式人物”的同质群像,使得三线人在使命归因的国家联结中实现了苦到不苦的认知递进。客观时代之苦下的主观个人不苦,既是那个时代规训的价值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变迁后三线人今昔互动中人生重整的建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船山以公天下为旨归的价值理念具有多方面的精神特质。君子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豪杰精神的挺立,生民之生死,公也的民本价值指向,畛其族类的民族振兴情怀,以古今之通义升华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这种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的道德原则性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中国精神的培育非常必要。要顺应互联网潮流,主动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中的积极、正面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彰显两课教育在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作用;营造社区氛围,充分发挥社区在中国精神培育中的道德场域功能;注重家庭和谐,以亲情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融合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