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资本逻辑到生命逻辑: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既是资本逻辑的发现者,也是资本逻辑的批判者.马克思运用这一范式透视当代社会发展中资本逻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通过革命性的实践活动来改造这种人性与物性相互颠倒的现实,试图重新恢复人的已经被异化的感性存在,恢复人与世界的感性关联,这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论旨趣.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在当代仍具有指导意义,当代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国社会要和谐发展、当代中国人要自由而全面发展,就必须扬弃资本逻辑,回归生命逻辑,深入到人存在的根基处.  相似文献   

2.
“需要”是消费的直接动力,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必然导致对“需要”的究诘.由于消费社会要么被视为一种“全面异化”的社会,要么被看作是被符号所统治的社会,故而对“需要”的分析也存在着两种相应的批判理路:一是异化逻辑,二是符号的差异逻辑.前者力图以“真实需要”代替“虚假需要”,但因其抽象的人性假设而使自身的批判力度趋于弱化;后者虽揭示了消费社会境域中“需要”的意识形态本质,但却全面否定了人自身的需要.就本质而言,两种逻辑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机制的观照,后者正是“需要”问题的根源所在,而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抛弃利润至上的资本逻辑,代之以更为普遍的人本逻辑.  相似文献   

3.
仰海峰 《学术研究》2024,(1):26-34+177
“自然”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即受费尔巴哈影响下的合乎人性的自然思想,这是带有哲学浪漫主义意味的自然;先在性的自然思想,从中可以理解人的活动的有限性;人化自然,在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的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意蕴;作为外在强制力的自然,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强制性,这是一种“似自然性”意义上的自然。这些不同的自然思想,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4.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定的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基本标志。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于他的政治经济学或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也不同于他的学说的总逻辑起点。通过对马克思的类哲学、异化的积极扬弃、艺术生产的二重性等思想的分析可以认定,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确证人的类本质的“类活动”,而不应是人的社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资本逻辑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资本逻辑的扩张更多的是靠牺牲人的发展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由此造成的人的物性化和异化就是我们所谓的资本逻辑的负效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超越资本逻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幸福社会图景的异化批判逻辑及其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岳论丛》2017,(11):47-52
马克思幸福社会图景的建构呈现出清晰的异化批判逻辑。马克思对异化的阐释既蕴含了马克思对人与幸福本质疏离的深刻批判,也蕴含有马克思对幸福社会图景的启蒙性建构。异化概念成为马克思幸福社会图景异化批判逻辑的起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命运及其幸福疏离是马克思幸福社会图景异化批判逻辑的现实基础,扬弃异化是马克思幸福社会图景异化批判逻辑的现实主旨。在异化批判逻辑中,马克思既为我们呈现了人的应然生存样态和幸福社会图景,也为人类真正实现普遍幸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资本是现代社会产生的根源,资本逻辑构成现代社会的本质。资本逻辑是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而投入、获得、再投入、再获得的动态逻辑过程,在这一逻辑下,人被彻底异化和物化,沦为商品和资本的奴隶。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发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物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对资本的崇拜影响到国民经济、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因此我国在利用好资本的同时应该扬弃资本逻辑,走出资本逻辑带给人的生存与发展困境。马克思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逻辑的揭示与批判对我们思考这一课题具有独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资本逻辑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的内在统一,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全面揭示了资本逻辑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系统阐述了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社会和自然界限.资本逻辑内在地指向了资本的自我扬弃与内在超越,只有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逻辑是我们重新理解《资本论》哲学意义及其当代价值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启缘由,近代哲学家们大多秉持理性主义进步观,推崇理性的至高权威,将理性置于征服自然、规制全新社会秩序的制高点。马克思认为理性背后驱动物质利益追求的资本逻辑才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形成的原动力和根源。经历哲学批判和政治批判的不断探索,马克思最终将批判深入至"物质的生活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追求剩余价值与不断扩张的演化趋势和逻辑造成人的自由自觉发展逻辑的断裂,解开了人们异化命运的真正奥秘。马克思自觉意识到资本逻辑的运行存在由基本矛盾导致的内在边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底线、自然资源有限性导致的外在边界,体现了其对资本逻辑批判的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剖析以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为核心。马克思以资本积累及其方式的演变为轴心,对资本逻辑进行了深刻剖析与批判。资本积累方式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外部化、集中化、全球化和虚拟化,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相应表现为对资本投机性、垄断、资本全球扩张与金融危机的批判。对资本历史作用的肯定、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以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构成了马克思批判资本逻辑的前提、实质与终极目标。认清马克思批判资本逻辑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批判“资本万能论”“资本退出论”等错误思想,转而通过培育资本的伦理精神,健全资本管控机制,形成政府、社会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格局等方式实现资本的经济属性与社会民生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陈珂 《天府新论》2022,(6):1-10
马克思的主体理论实现了对启蒙传统中主体性原则的双重变革。站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地平上,马克思通过考察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确证人的主体性。从“认知主体”到“现实的个人”的转化,意味着马克思实现了对主体内涵的重释。当马克思的理论聚焦从历史中的“物质生产一般”转向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值增殖运动时,其主体理论的核心关注又展现出另一面向,即从解释“谁是历史中的主体”,转向揭示资本逻辑下“主体退场”的客观境况。解放主体的当代建构者不论是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寻求象征秩序“断裂”的革命契机,抑或是从“绝对精神”之外的非理性因素中确定革命主体,无疑都偏离了马克思界定解放主体的核心思路,即揭示被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规律掩盖的阶级对立。马克思实现主体理论变革的非凡意义在于对人类生存的真实境况与解放命运的关切。不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当代激进左翼学者重塑主体的尝试是否成功,他们的理论意图都既显现了马克思主体解放宗旨的当代延展,也说明了马克思对于资本逻辑下主体解放必然趋势判断的科学性,即不论作为解放主体的经验存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只要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没有改变,居于资本内部的否定性主体力量就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化具有内在的逻辑条件和原因,它是生产逻辑、符号逻辑、资本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三个逻辑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从而使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具有虚假性特征和危机。  相似文献   

13.
资本逻辑是现代世界的主导逻辑。但资本诸逻辑间的有机关联,亦即资本逻辑的系统结构,尚未得到澄明,甚至尚未被作为理论问题被自觉提出。对资本逻辑结构及其当代嬗变的省察,能够敞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前人关于资本逻辑系统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留下了较大深化空间。应既从人、社会历史和自然的存在与发展的高度出发研究资本逻辑,又从资本逻辑的视角切入思考人、社会历史和自然的存在与发展;既入乎资本逻辑其内又出乎其外,以真正哲学的方式透视资本逻辑,研究其鲜活的现实和历史;还需充分运用以否定性和矛盾性为主要特征的唯物辩证法以及结构分析法、“普照的光”法、具体分析法等方法透视资本逻辑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4.
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对资本的哲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冲突突出表现为自然与社会的冲突、手段与目的的冲突、理性与情感的冲突、科学与价值的冲突、做事与做人的冲突,但归根结底,主要表现为资本与劳动即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冲突。透过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这一视角审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人的价值诉求则会发现,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是相反相成的。当代中国要科学发展、当代中国社会要和谐发展、当代中国人要全面发展,必须扬弃资本逻辑,重视生活逻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关于发展与现代化的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发展”逻辑,即“经济增长逻辑”、“现代化逻辑”、“生态逻辑”。“经济增长逻辑”的矛盾在于,其客观上内蕴着愿景与现实、富裕与贫穷、发达与落后、渐进与跨越、解构与重建五个悖论;“现代化逻辑”缺乏对现代化本质和现代化过程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异的分析,缺乏对绝对现代化与相对现代化辩证关系、辩证逻辑的揭示;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核的“生态逻辑”,还没有真正摆脱人类中心化的影响,还没有达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存共生共荣的境界。对“发展”逻辑的辨析,有助于人们在扬弃“经济增长逻辑”、“现代化逻辑”、“生态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相统一,自然逻辑与人文逻辑、社会逻辑相统一的科学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6.
随着“饭圈”文化的兴起,“饭圈”暴露出诸多负面问题。“饭圈”生产乱象产生的内在逻辑在于“饭圈”生产受以资本增值为价值导向的资本的生产逻辑控制。资本对“饭圈”生产逻辑的控制具体以两条逻辑主线展开,一是以“饭圈”生产目的唯流量化、生产内容庸俗化、生产方式数字剥削化为主要特征的显性逻辑,二是以“饭圈”数据崇拜和物化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拜物教隐性逻辑。破解“饭圈”的生产乱象,需打破资本对“饭圈”生产逻辑的控制,消除数据崇拜,构建合理关系,促进“饭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的本质在精神层面的确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文化的价值内核和目的所在。大众是文化生成和消费的主体性力量,文化最终应以一种大众化的形态而生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逻辑取代了文化产品应有的审美逻辑,文化生产的目的被异化,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不得不服务和服从于资本的增殖。在总体工人的格局下,作为个体的工人成了总体生产过程一个可以被任意替换的部件,在其身体里蕴藏的“人的自然力”被非常片面地发展着、使用着,劳动失去了创造性。社会的蚂蚁化、个体的工蚁化,带来大众文化的“蚁众”异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文化是为资本更好地麻痹工人、消解其反抗意识而服务的,是通过文化传播为资本服务的意识形态。文化异化的深层动因是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悖论。资本的增殖离不开生产能力的扩张,而人是生产的主体,人内在的劳动潜能开发的程度直接关切着资本增殖的实现程度。资本驱动下的劳动异化将劳动与人的精神世界分离开来,人类的劳动行为本身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性,人类的劳动成果也不再是为人的,而是作为外在于人的异己性的力量与人对立。当下人们文化需求的急剧扩张需要我们在文化生产领域发挥资本的工具性逻辑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文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代利刚 《东岳论丛》2022,(11):134-141
资本逻辑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领域使用的高频范畴,对此,国际学界的研究有着两种倾向:要么把资本逻辑理解为历史的机械反映,要么理解为近黑格尔式的自否定。不同的倾向导致了对于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不同理解:要么理解为机械的对立,要么理解为抽象的否定。从西方哲学传统来审视,上述解读把资本逻辑解读为“逻各斯”。通过对《大纲》和《资本论》的平权解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逻辑是“历史抽象”的结果,表现为逻各斯和努斯精神的统一;资本逻辑的限度在于资本的外在目的和劳动者的内在目的、资本的贪欲和劳动的生命力之间的异质性。进一步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现实的人”不仅仅是社会关系中物质生产的人,而且是有着逻各斯和努斯精神的鲜活生命体。社会规范“同一”或对象化这种具体的生命体的同时,又有着“非对象化”的“异质”和对抗。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文化价值问题越来越成为哲学思考的重要论题。从人与文化的一体性关系来看,文化的根本价值在于"人本身"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以形而上学理性和资本逻辑为基础的西方现代文明,其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却导致了自由的异化及人的单向度发展,这实质上是文化根本价值的异化;马克思通过对资本逻辑与异化劳动的批判创建了唯物史观,将"人本身"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作为文化价值的根本诉求,揭示了文化价值的科学意蕴及现实展开道路。依据马克思的文化价值观来领会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对推进我国新型现代文明建设和实现人类文明的生态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锋 《东岳论丛》2006,27(4):27-3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逻辑主线,不是流行看法所认为的“异化劳动观”,而是马克思初步形成的新唯物主义实践观。马克思正是以实践观为逻辑主线,将《手稿》思想体系各组成部分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此外,《手稿》中并不存在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两种对立逻辑”(唯心史观性质的异化劳动逻辑、客观唯物主义逻辑),而是只有一种逻辑———以实践观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