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电脑写作是信息时代传统写作与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是新世纪文学写作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电脑写作的不同阐释与理解,反映出电脑写作现象的复杂性与前沿性。电脑写作必须具有传统写作的特征,但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写作的区别:高效灵活的写作方式,新的网络型叙事思维模式,个性化的语言美学与语言逻辑,及写作文本的开放式传播和阅读方式。总之电脑写作对现行写作理论形成严峻的冲击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传播中文本意义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体系体现出文本意义表述的不同方式.本文从语用学的顺应论入手阐述了跨文化传播中文本意义在语言结构、心理世界和语境关系顺应层面的个性化文化编码选择,通过现象学的主体间性哲学观论述了文化差异对文本意义理解影响的认知策略以及文化融合的跨文化传播原则.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爆炸向后信息爆炸的转变,大致发生于世纪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数码阅读从总体上说已经获得普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新的增长点。后信息爆炸时代数码阅读的特点是:在社会层面,将数码土著当成标领风骚的阅读主体,将参与者视为数码产品预设阅读对象,认为机器识别技术及其开发商是日渐重要的阅读中介;在产品层面,主要诉诸超文本、多媒体与超媒体等阅读手段,将多层代码作为阅读内容,从比特流的角度把握阅读本体;在运作层面,推重作为阅读方式的人机交互、作为阅读环境的虚拟社区、作为阅读机制的经典重组。和传统阅读一样,数码阅读是获取信息、娱情悦性、启迪心智的途径,具备相应的实践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所不同的是它将数码媒体当成主要信息来源,将数码艺术列入主要娱乐产品,将数码阅读学视为主要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文学活动中,阅读的次序、作用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表达,甚至参与情节构思,成为创作的一部分。网络时代大众的阅读意见不再通过代理发表,评论权从专业批评研究者转移到付费者手中。网文原发页面琐碎而情绪强烈的留言,表达着文本激发的虚拟人格;综合性评论平台上的热度趋势等,则将阅读划类分组,使其在数据层面获得价值。网络小说顺应消费逻辑,将评论权力赋予付费者,作为产品提供方的作者也必须积极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在写作语言、叙述方式以及媒介表现手段等方面加以调整。网络读者不仅阅读文本,也结成以作者为中心的粉丝群体,通过对个人的包容和支持,鼓励作者突破类型套路不断创新。通过需求和回应的往还,参与者在网络文学活动中建立起紧密联系,网络作品是多方意愿妥协和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唐小娟 《理论界》2010,(2):161-163
新媒体在可操作层面上为新文类写作提供了文本的相互关联,这就使得新文类文本较之传统书写具备了普遍的互文性言说方式,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在文本内容上,通过拼贴、引用、戏拟、用典等手法实现两个、甚至多个文本的借鉴和融合,产生出新的互文文本,在新文类的手机段子、同人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另一种表现在文本形式上,比如在博客写作中出现读者留言与正文相互补充说明的"对话状态",图像与文字有机结合的"手绘博客",大量图片与文字融合的"美食博客"、"旅游博客"等等,这些都是新媒体条件下的全新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6.
岳国法 《兰州学刊》2012,(12):74-78
寓言理论作为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思想家保罗·德曼的重要理论,一直颇受文学理论界争议。文章通过聚焦他思想中的寓言观,首先审视浪漫主义中的盲视,研究德曼为寓言辩护的缘由,其次从文本的叙述层面,研究语言符号的历史延拓所造成的文本寓言化;第三从阅读层面,关注"需要"对于阅读的悖论性意义,研究德曼如何把寓言理论从方法论延展成为一种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丁润生 《江汉论坛》2006,(9):115-120
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先锋小说本质是追求文学自主性。把握先锋小说本质,必须考虑它对传统现实主义“内容”、“意义”的解构与颠覆,乃是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艺术形式走向的独立与自律。同时也必须考虑它所进行的形式实验与艺术探索,改变了人们对小说文本的感觉方式和阅读方式:文学绝不是对客观现实某种简单的复制品,而是具有自我呈现与超越的个性化写作。  相似文献   

8.
轻逸与期许——微博文学的写作特征探析及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文学作为一种新型文学形态,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写作特征:碎片化的文本结构,表现为碎片化的书写方式和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自恋化的情感表达,表现为个性化书写塑造自我镜像,与粉丝互动完成情感倾诉;大众化的写作景观,表现为庞大的参与群体和娱乐化的写作旨归.微博文学是传统文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但在走向繁盛的道路上,微博文学的发展还需要文学批评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司春艳 《理论界》2008,(6):154-154,23
网络写作是用电脑写作,使用的是电子文本,电子文本同传统文本相比,表现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异;同时网络写作是在线写作,网络这个媒体已经内在地改变了作者的思维与写作方式,也改变了作品的存在方式乃至整个写作活动的方式。网络环境的自由空间,生动活泼的文字表达,真实有趣、贴近生活的内容。不仅导致网络写作的个性化,也表现出网络写作的大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二月河凭借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顽强持守 ,写出了规模不凡的 1 3卷 5 3 0余万字的清帝系列小说 ,吸引了众多读者惊羡的目光 ,受到了评论界广泛的关注。但遗憾的是 ,在这种热闹场景的背后 ,人们对于他小说的审美特征出现了误读 ,认为小说文本存在有较强的“戏说性”,蕴含着浓郁的帝王形象仰视心理。面对这些批评 ,我倒觉得二月河表现出了某种超越一般创作技巧层面的对于历史和传统的别样姿态。在他的创作中 ,传统文化和历史小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密切关系 ,文本所体达出的这种带有作者鲜明个性色彩的审美特征其实要在社会层面、读者阅读层面、…  相似文献   

11.
《春秋》有事与义两端,汉代公羊家认为《春秋》讬王于鲁,可谓讬义于事,而郑玄提出春秋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应当是“因事见义”。讬是假借义,因是根据义,二者一虚一实,形似而实异。皮锡瑞发扬汉代公羊学的假讬义,借助宋儒分离事与义的解释框架,同时综合常州公羊学和晚清公羊学,提出折衷性质的“借事明义”,一则整合公羊学内部的非常异义,二则取代渐生歧义的“王鲁说”。在皮锡瑞之后,“借事明义”几乎成为公羊学的入门法则,但我们也有必要反思“借事明义”的解释限度,重估晚清创造的春秋学传统。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文化政治批评方法的核心范畴,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研究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建立了以意识形态生产为核心的“文本科学”和“审美意识形态”范畴,恢复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力量。其重大理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生产原理本质与意义出发,阐释伊格尔顿建构了从文本的相对自治性到阅读和价值判断的连贯的逻辑,详细分析了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和结构,意识形态生产决定了文本的相对自治性,从而揭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超越了传统的反映说和再现说。  相似文献   

13.
由ICANN通过UDRP规范体系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域名争议行政程序解决机制,作为一种新型非诉讼解决争议方式,对于域名争议的有效解决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通过对域名争议行政程序解决机制的发展沿革与法律特点的理论分析,本文就该机制与传统争议解决途径的区别为该机制作出初步的法律定性,并从国内民法与涉外民法两个层面就该机制对于网络环境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民法价值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4.
蒋业华 《社会科学家》2006,(Z1):199-201
张爱玲不仅将边缘意义的女性群体带进了文本的中心舞台,而且其文本也同时成为了女性表现其欲望、身份、语言和文化的剧场,张爱玲文本的女性话语是如何突破父权制男性"逻各斯"中心得以言说的.其写作策略是在其文本中建构反传统的情感--理性二元对立情节模式,从而在话语层面上造成审美阻距,其文本中的女性角色因迥异于传统而陌生化,审美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求知欲,因而得以认知被历史所遮蔽的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15.
魏鹏举 《江淮论坛》2007,(5):136-139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士风流成为西汉士人不言而喻的人格追求与文化价值表达的参照。不过。汉代毕竟不同于战国,士人的自我寻租的选择空间在大一统的专制政治格局中日益逼仄。士人希望自己所尊崇的学说能够最大可能的实现其政治价值,这是从孔子以后儒家的最重要的理想;然而学术一旦被权力认可,变为政治意识形态时,学术本身的生命力也就随之熄灭了,作为学术主体的士人也就成为意识形态的客体。这是汉代儒士的身份特征与苦闷的症候。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网络诗歌改变了诗歌的创作方式与传播方式,使得许多诗歌爱好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自由地创作。网络诗歌在创作、阅读与诗学意义上,都对20世纪的中国新诗的美学规范有着比较大的冲击,其文本呈现出独有的特征。本文从平民性、时效性、个性化三个方面来谈网络诗歌文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忠顺 《云梦学刊》2004,25(5):18-19
传统的“注释”方式是从论文写作与读者阅读的方便着眼的,而将引文出处交待从“注释”中分离出来,单列为“参考文献”置于文后的方式则是从建立引文数据库着眼的。由于着眼点的这样一种分野,CAJ-CD规范的引文标注规范在局部给写作(包括阅读)带来了不便。  相似文献   

18.
经过长期发展,汉代士人群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格局:经学士人居于统治行列的上层,上层文士虽然与经学士人有巨大的差别,但他们已完成经学化改造,与经学士人一道成为维护上层统治的政治力量。"鸿都门学"蕴含着阶层变动的历史背景,一向被士大夫阶层轻视的下层才艺之士借助汉灵帝及宦官的势力得以封官拜爵,大量地进入到素来被士大夫所把持的统治者行列。这一举动打破了汉代传统的士人群体构成格局,各层次人群激烈的斗争,带动了各文化势力的变迁升降。这一历史变化对曹魏文人、文学的发展变化产生了直接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试论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写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传统写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试从作者的写作观念、思维模式、写作方式、文本的传播方式和读者的接受方式等五方面论述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自由教育以培养智识之士为目的,以个体灵魂的博大与人格的健全与独立为旨归,以现时代的基本精神状态为思考语境,努力发掘文化经典之真正智慧与内在生命力,以期使古典文本的内在价值能够参与现时代个体的精神建构。而对经典文本的精微阅读即是达成这一目的的基本方式,并且必然涉及到对传统的文本解释学范式的转换。对古代哲人的隐微写作方式的发现能够为解释者提供一种足以与写作者心灵交流的方式,从而为新的理解提供一种途径,使得经典文本成为个体与写作者精神交流的思想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