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文敏 《兰州学刊》2010,(8):179-181
互联网的普及衍生出了名目众多的网络"客"族,"客"族的生存方式承载着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在媒介形态、传受身份、话语叙事、意见表达等方面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深刻变革着人们的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从技术融合到媒介经济的拉升、从个体崛起到公民社会的变迁、从解构霸权到多元文化的混搭、从平等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建构等方面,"客文化"彰显出独特的意义。文章以国内互联网"客"族的出现为例,对"客文化"的传播特征及意义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鲁迅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齐鲁学刊》2005,(5):101-103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挖掘最深的作家。在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进行猛烈而全方位的抨击时,他非常注重在批判对象的思想与精神深处进行发掘。其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阐释的深刻性在于:不但惊醒了世人,而且昭示了后人,为后来者的探索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曹馨宇  李洁 《理论界》2015,(3):108-111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爱吃会吃,也把吃的哲学融进了生活和处世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吃字的俗语。这类俗语使用频繁,活泼生动,内涵深厚,反映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翻译的难点。认识这类俗语的翻译价值,解读其文化特征,是做好翻译的前提和基础。在互文性相关理论的观照下,研究吃字俗语的翻译策略,探索传情、达意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俗语的翻译研究,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大复的《钓鱼船》作为一部传奇难称经典,然而在《西游记》戏曲与小说的互动中却颇具典型性。该剧在对传统西游故事——刘全进瓜的改造中,凸显了从民间化向文人化升华的过程。以此为个案,可以窥见《西游记》小说与戏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7,(5):153-158
什么是"毛泽东哲学",如何给"毛泽东哲学"命名是研究和阐发毛泽东哲学的关键,但"毛泽东哲学"的命名和统摄毛泽东哲学的核心范畴的获得,却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出这一困境的关键,是从哲学史实际和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失序与意义失落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在"秩序"建构和"意义"形塑的哲学观视域中来命名"毛泽东哲学"和把握其合理内核。毛泽东哲学的贡献和意义恰恰在于成功解答了中国社会秩序问题和人民的生存、生活意义问题,重建了中国社会治理秩序和生活意义世界,而这个秩序和意义的世界又正是以"人民民主"为合理内核和总体性范畴来建构和统领的。以"人民民主"为内核建构的现代社会"秩序"与"意义"的毛泽东哲学,也因此而具有世界意义,与现代世界哲学形成有效对话,成为合理的世界哲学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的秩序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它指涉着“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在考察这一问题的实质及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阐明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诸方案之得失,并简略地阐述解答此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和“社会”两对概念与涂尔干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相似,都是作为描述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形态的理想类型。但是两位社会学大师看待这相似范畴时观点相左,主要是因为两者分析视角不同,由此看出其在学术旨趣上的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江湖是熟人社会以外混沌、非透明、乏规则的互动空间。在这种互动空间里,形成了历时性的江湖传统。它在组织模式上体现为模拟血缘关系的异姓结拜和结盟拜会,在价值模式上体现为等差有序、内外有别的义气。江湖传统表面上看主要存在于下层群体当中,实际上深嵌于常态文化体系之内。江湖作为一个独特的视窗,在中西学者熟悉的儒教中国、帝制中国、乡土中国等局部意象之外,提供了一个关于传统中国的整合性框架,即江湖中国。由此,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立体特征能够得到完整呈现。基层的乡土社区层面,呈现为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特征,顶端的庙堂层面同样如此。而介于乡土社区与庙堂之间的混沌江湖,仍旧要援引熟人世界的结构模型,同样讲究差序之别。这种一般社会层面的事实证据表明,差序格局概念确实具有立体社会结构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中,有外来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但学界百年来囿于鲁迅周作人的述说,一直忽略了对前者的探究。2012年李冬木论文提出:《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的生成,是从日本明治时代‘食人’言说当中获得的一个母题,日本学者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将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背景下的支那食人言说引进国民性话语,与吃人意象生成有着决定性关联。此说引起研究界强烈反应。有关吃人意象生成的争鸣探讨,推动着《狂人日记》和中国鲁迅研究突破一国史观走向多国史观,并重视对鲁迅创作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想基础研究,从而切当理解《狂人日记》跨文化跨学科视野下的思想艺术独创。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公民性”社会资本的发展,对法治秩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非理性因素,对伦理秩序和法治秩序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从而充分发挥其对法治秩序的重要支撑作用,推进民主和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1.
张吉刚 《云梦学刊》2012,33(3):79-84
全民的道德文明程度是一个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底线,一个民族一旦道德文明的基本底线出现危机,那么,整个民族文化的底座便会丧失应有的支撑力。反观当今的中华民族文化,其最大软肋就是缺乏让人们信服的道德底线,奢谈“伟大而又崇高”的道德理想,其结果就是道德理想总是演变成空洞虚伪的说教游戏。  相似文献   

12.
道德建设机制是道德建设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操作策略和运作图式,在道德建设工程中起基础性、根本性作用。“互联网+”时代,道德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与时俱进地探究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已经成为新时代“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应然选择。“互联网+”时代道德建设的运行机制可以从创新培育机制、深化互动机制、强化监管机制、优化评价机制和健全保障机制五方面着手,因时而进地提升道德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中,“仁”位于其核心地位,对其他所有伦理道德德目具有统摄作用,“仁”的其他各项德目都是“仁”在具体的人伦理网络体系中的具体体现。“仁”的含义的多面性是人伦体系中人的社会关系复杂性的表现。本文尝试引入“人伦网络概念”来阐释“仁”的内涵,通过描述位于网络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所需的人伦道德要求来探讨“仁”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本身是需要德性的,道德教育更应当是"道德的教育"。现实中不少所谓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缺德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出"精神胜利法"指导下教育自身的道德危机。"斯德哥尔摩症"是形成缺德教育的重要心理机制,它直接导致了教育的被动、消极和软弱,导致了教育主体人格的丧失和创造力的枯竭。"文化革新"要求在"异质的平等观"的指导下实行差别对待,从而为教育自身提供一种"合法性"的依据,并为教育活动实现道德上的"超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汤巧巧 《学术探索》2012,(1):146-148
当前,网络诗歌的多数研究者,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诗歌现象:江湖化。这既是学界对此的敏感,也是"诗江湖"确实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诗歌话题和重要现象。本文拟探析"诗江湖"的界定和表征,期待引起对该话题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主体性建设和文化自觉的高度体现。"互联网+"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高度融合、共建共享、实时互动等新特征。增强文化自信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文化传播和共享方面的优势,推进中华文化主体性和自觉的建设,构建"互联网+文化自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市场中的经济交易和道德原则的关系,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文献考察表明,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道德原则的支撑。对ZGC电子市场的准民族志考察发现:本应以理性化、契约化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在这里却呈现出欺诈的面孔———在陌生人之间频繁发生转型交易,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交易模式广泛盛行的道德根源是:熟人社会中基于儒家伦理的亲情原则、差序格局思维等传统道德因素的在场与倡导理性、平等的普遍主义道德原则的缺席。针对转型交易现象的市场道德重建应该是使传统道德原则在新条件下更好地发挥约束作用,陌生关系熟悉化就是这种道德重构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喜人也逼人,大学生踏入网络时代已成现实,这既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在引导大学生利用好互联网的同时,更应当正视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拉扎节是甘肃省莲花山地域的汉藏民族以自然村落为单位,每年在秋后约定俗成的日子喜庆庄稼平安丰收、酬谢并祭祀山神、亲友互相往来的民间传统节日。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拉扎节及其主要活动——过拉扎、吃拉扎和跳拉扎,对汉族村落番师跳拉扎的仪式进行深描,从中展现人神狂欢、喜庆丰收的节日全貌;也探讨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诠释与宣教、维系与认同、传承与维系、经济与消费、娱乐与宣泄的民俗文化功能,满足了人们生存安全和精神慰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关注现实的法治理论才能为法治进程提供现实的动力。当代民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对民间力量推动法治进程的关注度随之不断提升,法治研究也不再止步于理论建构和观念传播,《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就是研究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关系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拓展之作。作者延续市民社会理论法治观的研究理路,在市民社会与民间社会组织之间找到了理论的契合,对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关系进行了深层解说。虽然在社会学的分析和个案的深入剖析方面存在缺憾,但是,仍然为解决市民社会具体构建问题和市民社会理论法治观有效注入社会现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展现了走进民间生活中的法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