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古镇的文化特色正逐渐消失,传统文化空间的地域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复州城作为辽宁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其空间文化生态的保护与更新尤为重要。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复州城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复州城的文化生态基础以及文化生态与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复州城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文化生态网络的全域式构建、文化生态特色的凝练、文化生态廊道的全景式构建、文化生态氛围的传承与保护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复州城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其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快速城镇化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发挥着重要影响。市场主导型和社区为主与居民自由经营这两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不同类别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有效选择。基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以福建省2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以例,选择不同类别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并结合其发展面临的窘境,探讨了实现福建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即通过政策扶持、社区增权、环境保育、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协调及产业链的完善等措施实现福建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正确选择和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京历史文化名镇——浦口三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长江之北的南京浦口,元代为浦子市,也称浦子口。 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浦子口城(原浦口区内东门、南门范围内),是捍卫京师的驻军重镇,形成以东门卫所大街为代表的南京江北老城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称浦口市:民国17年(1928年)改为浦镇区,成为民国时期南京的第一大镇,  相似文献   

4.
~~江苏历史文化名镇——邵伯@汪永平  相似文献   

5.
吴阳镇位于吴川市西南部,东濒南海,西襟鉴江,地处鉴江出海口,距吴川市区仅15公里,至湛江市区35公里,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2005年9月,该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镇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和不可再生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旅游发展和原始风貌保护的一系列矛盾。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功能定位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责任分担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多元参与、各尽其责、充分作为等发展思路,促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汉川 《百姓生活》2011,(12):62-63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南浔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早在明清时期,南浔的经济就十分繁荣,素有“江南巨富之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之誉。现在,这里的沿河古民居建筑群,不但有多处江南名园,还保存有号称“江南第一宅”的古民宅和中国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  相似文献   

8.
清云 《百姓生活》2010,(7):62-64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12公里处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岩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附近多青色岩峰得名。青岩古为屯田驻兵之地,素有"茶马古道"、"南部要塞"之称,与黔东南镇远、赤水丙安、锦屏隆里并称贵州省四大古镇。  相似文献   

9.
10.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非常重要。结合网络治理理论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网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观念落后、供给机制不科学、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应由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组成网络化供给主体,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网络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1.
略论云南名村名镇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都有具体的承载、传承、发展所依托的社区,云南名村名镇的保护及其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之间有着强烈的关系.云南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使云南的村镇文化具有了一种全国其他省区很难相比的文化多样性和乡镇文化的独特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平台,培养本土文化人才、精英乃至大师的摇篮.云南很多国内外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农村,大力推动村落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将会对云南以文化为灵魂的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一种"活水长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莞凤岗是宋代客家民系南渡珠三角的栖身地、明清两代大量移民海外的中转站,又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过番"投资热土、大批南下民工的工作居留地,由是形成了一座特色鲜明的"客侨文化名镇"。其自然地理景观、风水田园景观、村镇空间景观、建筑艺术景观、民俗人文景观,构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性关联、先进性特质、民族性风格的"客侨亚文化圈"。在世界文化日益趋同的情况下,有必要加以保护和传承,划定保护紫线、设定维修图则、确立主题风貌款式、使之自立世界民族之林,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呈现出波状起伏、落后于世界水平、依靠政府推动、区域不平衡等特点.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寅吃卯粮”、农村土地收益流向城镇、土地资源过度开发、耕地健康水平下降、土地政策基本取向难以实现等问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必须有新思维:降低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建立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的农地流转新机制;实施耕地健康养护工程,保障安全食品供给;制定涉地指标省域内跨市有偿调剂和“地随人走”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传统的城镇化有着本质区别的、健康的、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势在必行。然而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面临一系列的障碍,要想切实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必须扫清这些障碍。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纳入到城市规划的长远规划中、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大力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是扫除阻碍我国文化发展障碍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对于各国各地区城市化战略的选择,意义十分重大,它关系到是二元社会结构还是三元社会结构。本文对苏南小城镇发展的几个深层次问题作了探讨,认为:由可持续发展条件所决定,小城镇在苏南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长期的、不可动摇的。但由于“就地兴办”和“就地转移”,目前苏南的城镇化面临着关系到其前途和命运的发展困境。所以进入21世纪,苏南小城镇必须避免重蹈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旧辙,才能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6,(1):86-92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由农民工住房保障现状反思我国城市化,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心应放在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上;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承受能力有限,应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低廉的租住房,从而降低他们的住房支出,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要通盘考虑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除了强调政府责任,还应加强用人单位和非正式部门在农民工住房福利上的供给;我国城市化不应该以农民工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前提。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快城市群建设;同等对待城市住房的所有权与租住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发挥市场和非正式部门在农民工住房福利提供中的作用;暂时保留农民工的两栖身份。  相似文献   

17.
宋刚 《金陵瞭望》2011,(29):49-50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坚持文化为魂.建设全国文化遗产保护样板区的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要求.深入开展争当江苏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首位市”.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师资队伍水平仍然不容乐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缺乏合理性,职业教育课程规划和设置的目标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和公众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等诸多问题。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反过来,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的机遇,职业教育要采取诸如定位市场需求,明确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创办特色专业,着重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建立"教育、就业一条龙"系统;实行多元化办学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后劲等对策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ADF单位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回归检验等方法。对2004年至2012年的新型城镇化率与农业发展方式衡量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新城镇化率与农业发展方式衡量指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当前农业发展方式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脱节,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化学投入背离新型城镇化要求,机械农业仅能在一定程度的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因此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应当以绿色环保为前提,以改进机械农业为动力,以创新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目的,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人口城镇化的标准也随之改变,不再以城镇人口比重而是以综合发展水平来衡量。对环渤海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城镇化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综合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分为上升型、下降型和停滞型。在空间分布上,除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以及山东省的济南市和青岛市等大城市外,其他城镇人口比重较高的地区人口城镇化综合水平较低。针对人口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下降和停滞的城市,结合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新型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