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良杰 《学术探索》2008,(4):140-144
“克智”是一种彝族民间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体口传文学,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叙述内容包罗万象,诗体语言通俗易懂,艺术性强,诵之朗朗上口,易于铭记。本文就“克智”的定义、分类及表现形式作了概要介绍,重点描述了它在语言上最为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彝族是一个缺少文字史料记载的民族。目前,彝族文学创作仍主要是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形态,其民间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史诗、歌谣和尔比是了解彝族社会和文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四川和云南两省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在民主改革以前还保留着较完整的奴隶制度。对这一奴隶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冤家械斗就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 冤家械斗是彝语“吉泥吉舍”的直译,“吉泥”意为“敌对”,旧译“冤家”;“吉舍”意为“械斗”,今仍从习惯,合称为冤家械斗。由于冤家械斗具有原始血族复仇的某些因素,因而其性质长期被人误解为纯粹的血族复仇或个人掠夺。但是,这实际是凉山的黑彝奴隶主,为了掳掠奴隶、财物或者土地,而导致在家支间或家支内部进行的一种战争。它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论彝诗体例》是继举奢哲《彝族诗文论》、阿买妮《彝语诗律论》等之后,在贵州毕节地区发现的又一部彝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这部著作较为深刻地总结了彝族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系统地阐释了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在彝族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论彝诗体例》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仅能使我们掌握打开彝族古代诗歌的一把钥匙,而且还能使我们窥见到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体系的概貌.  相似文献   

5.
凉山彝族双重社会分层体系、家支身份与经济地位关系的分离以及婚姻匹配规则的转变,是彝族家支体系具有“资本”意义的根本原因。“家支资本”可视为彝族种姓身份在婚姻选择上的博弈筹码,影响着凉山彝族的阶层流动。凉山彝族特有的通婚规则,使“家支资本”参与婚姻选择并与经济资本进行兑换,不断攀升的彩礼使“异类匹配”的婚姻逐渐增多。家支的“资本化”和高额彩礼的出现,看似强化了彝族的家支身份认同,实质上加速了彝族等级身份系统的解体。  相似文献   

6.
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是表达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主体在从事文学创作时,为达到既定的写作目的和效用,必然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形式和篇幅、组织结构等,这样,就使文学产生了不同的类别,也就是各具特征的文学体裁.与世界各民族文学开始产生时的情况一样,在彝族古代文学的发展中,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在彝族古代诗学中,诗歌是最主要的、而且几乎是唯一的书面文学体裁类别.这与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发展态势和彝民族自古以来的诗性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诗歌体例成为彝族诗学家们普遍关注、共同探讨的重要论题.在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实乍苦木的《彝诗九体论》、布麦阿钮的《论彝诗体例》等诗论著作中,都对彝族诗歌体裁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详尽的分析,形成了他们各自独到的诗歌体裁论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彝族宇宙论有很多哲学概念、范畴甚至思想,与汉族儒、道、阴阳家的有着极为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肯定,彝族宇宙论哲学在产生、形成的过程中,曾经很大程度上受到过汉族古典哲学的强烈影响。作者考察了彝族宇宙论产生和形成的时代及其时代背景后认为,彝族宇宙论是汉族宇宙论的“流”;古代彝族对汉族古典哲学的吸收,并非简单、机械地抄袭和模仿,而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习惯对之给予了“彝化”的改造及再创造,彝族宇宙论是源远流长的彝汉文化交流的一个具有多层次民族文化信息的智慧之果,是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渗透、影响彝族地区的必然结果,也是宋、元、明以来民族大融合以及彝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剧烈变化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8.
彝族文献《宇宙源流》哲学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宇宙源流》(以下简称“宇源”),一译《说文》,是彝族重要哲学文献之一,原收集于《爨文丛刻》一书。《爨文丛刻》共收彝族文献十一部,系丁文江在贵州大定县(今大方县)收集编辑,罗文笔(彝族)译为汉文,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彝族长篇文献丛书。据罗文笔为《宇源》所写“序例”中称:“是篇《说文》始于宓阿迭所造”。宓阿迭系彝族先民部落首领,彝族史书记载,他曾“教人做斋,以供奉祖先”。推测约为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人。自然这一记载的时间太久,可靠程度值得研究。但《宇源》是在彝族内部长期流传的一部著作,则是无可怀疑的。《宇源》为五言哲理诗体裁,全书共分八章:一天文,二地理,三人道,四治国,五婚  相似文献   

9.
身体人类学视角为理解凉山彝族毕摩、苏尼的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提供了新维度。以身体实践为基础,毕摩、苏尼形成了“毕”与“尼”的身体技艺区分。以“毕此”和“尼症”为基础的毕摩、苏尼身体区格与传承制度,是彝族传统社会结构中家支制度、血缘、根骨观念的映射。从苏尼迷狂的身体表征到以“祭”为核心的毕摩理性化身体规范的确立,是彝族原生性宗教由巫到史、由巫到礼的发展史。毕摩、苏尼身体研究取向,为回应彝学研究的理论关切与拓展中国身体人类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彝族古代诗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轨迹,如果我们以翻译整理者的考证为据,加上对彝族古代诗学论著的整体考察,那么彝族古代诗学殆发轫于魏晋,而盛于唐宋以后,发展于明清之际,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三个彝族诗歌理论繁荣时期.举奢哲的《彝族诗文论》、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布塔厄筹的《论诗的写作》和举娄布佗的《诗歌写作谈》、大体产生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数百年间;实乍苦木的《彝诗九体论》、布麦阿钮的《论彝诗体例》、布阿洪的《彝诗例话》则出现于唐宋时期;佚名的《彝诗史话》、《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和漏侯布哲的《谈诗说文》和则成书于明清两代.这三个时期的诗学论著所呈现的发展序列表明,彝族古代诗学的基本理论是一脉相承、前后贯通的.诗学先贤举奢哲和阿买妮所开创的诗论方向、诗学主张在后出的诗论著作中都得以承继和发展,并逐步趋于系统化的阐述和综合.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成长与发展,有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的运动与变化,构成了彝族古代经籍诗歌研究的专门学及其学术史.为了陈述上的方便,我们不妨结合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发展源流和历史承续来观照其学术演进的主要特征和学术流变的主要脉络.  相似文献   

11.
郭老对凉山彝族社会的情况早有接触。他是四川乐山沙湾镇人,西距凉山不过数十至百余华里。这里直到现在仍保留下来的许多“蛮洞”,原是历史上彝族土司控制下僚人富有者的住室。彝族土司的统治势力直到明末清初才遭受比较严重的打击,可以想见郭老的家乡曾经长时期受过彝族奴隶主的威胁。当郭老殚其精力治古代史时,早就注意到彝族社会的情况,如在《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中都曾提到。  相似文献   

12.
罗江文 《学术探索》2014,(2):124-130
峨山自古就是彝族聚居的地方,传承了众多的彝语地名,体现了峨山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随着汉族的迁入,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彝语地名或被借入到汉语,或被汉语地名替换,从彝、汉地名的转换,可以看到民族语言、文化的接触与交融。  相似文献   

13.
彝族古代哲学思想反映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彝族先民的哲学著作中,如云南楚雄、大理、红河一带的《查姆》、《阿细的先基》;贵州毕节一带的《宇宙人文论》、《西南天志》;四11凉山等地的《勒俄持依》、《玛牧持依》等。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论及了宇宙万物的产生、变化和发以.X人坤民族思维的特色。彝族先民的哲学思想,对彝族群众现实生活至今仍起看不可否代的指导作用。综观片地彝族古文献可知,彝族古代哲学思想既具有唯物主义本体论的朴素性,又具有动因论的辩证性。总体说来,它既从静态上考察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多样性,又从动态中…  相似文献   

14.
清代武定彝族那氏土司概述──兼评《清代武定彝族那氏土司档案史料校编》黄修义云南武定彝族土司制,是彝族地区两种土司制类型之一的乌蒙地区封建领主土司制的典型代表。[1]其土司是宋代罗婺部酋长的后裔,元明时为凤氏,势力强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实行“改...  相似文献   

15.
哭嫁是彝族婚俗中一道绚丽的风景,是彝族一项重要的文化传统,她表达了彝家女儿对“父权制”社会下女儿无自主婚姻,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是对男权社会的鞭笞和控诉.宣威彝族自改土归流汉多彝少的状况下开始漫长的彝儒对话,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保持着自己的哭嫁传统,随着儒学观念的深入,宣威彝族的哭嫁在内容和功能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巍山彝族土主崇拜是彝族祖先崇拜中的宗族崇拜。它诞生于南诏以前,在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建立之后进入了繁荣时期。在巍山,土主神是人们最受尊敬的神,每到祭祀日人们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巍山土主崇拜仪式是当地彝族宗教信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寓教于乐、人神亲善、趋吉避凶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彝族吉符“卍、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图形符号卍(卐)的起源,学术界有许多探讨。本文从彝族的具体文化事象出发,深入探讨卍(卐)的起源及其在彝族世界观和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认为彝族吉符卍(卐)最初发端于具体事物(羊角)及具体的日常生活活动(巫术)。字符卍、卐或十,在彝族文化中其实就是一对阴阳相交的羊角。这一结论是对“卍、卐”字符从起源到发展、从具象到抽象、从巫术实践到哲学观念、从社会科学知识到自然科学知识作出的系统性概括。  相似文献   

18.
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直苴村公所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地区,也是云南特困山区之一。关于这一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人们知之甚少。不仅历史文献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载,而且在以前民族调查工作中,对直苴地区也没有留下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为了解这一地区的社会历史,笔者于1989年、1991年、1997年3次前往调查。调查中笔者发现直到30年前这里还完整保存着从原始时代流传下来的“取西”组织,而且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研究彝族史,奴隶社会的村料非常丰富,而原始社会的材料却极为匮缺。因此对“取西”组织的调查和了解,对研究整个彝族…  相似文献   

19.
高梧 《天府新论》2018,(6):封二-封三
彝族地区有发生案子或者纠纷时请年高有威信的德古或头人们出面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成例,峨边彝族民间称“维克达解习俗”。2011年,维克达解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相似文献   

20.
在彝族古代文化思想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八卦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彝族在本民族思维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文化中的八卦哲学,并对之加以民族化的再创造所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在彝族古典文献中所保存的"五生十成""十生五成"图及其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在"层累构造"的过程中,彝族思想家结合自身民族的理解创制出来的,是用阴阳五行观念揭示宇宙自然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理的形象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