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琼 《理论界》2007,3(1):94-95
“愤青”或“愤青行为”与爱国主义相去甚远,表现为民族精神力量与政治文化现象的距离,稳定深厚的感情与宣泄不满的怨情的距离,付诸实践行动与停留口头言语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小康社会”离“和谐社会”到底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琼 《南方论刊》2005,(5):31-33
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又提出了建构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阶段性目标和长期性目标、量的目标和质的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荣 《河北学刊》2022,(4):169-176
“元宇宙”热潮带动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升级迭代。作为“乡村元宇宙”的重要数字表象,三农短视频是现实乡村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展现,是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媒介和成果。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发挥了重要的空间生产与文化激活的作用。一方面,三农短视频呈现并建构了数字乡村的空间生产,在数字化展示数字乡村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数字乡村的空间建设;另一方面,三农短视频也经由网络空间媒介发挥了激活乡村文化的作用,主要包括方言文化的数字化激活、田园文化的数字化打造、乡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对于三农短视频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予以规范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诺贝尔文学奖百余年历程中,俄国的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阿拉伯国家的纪伯伦(KahlilGib—ran,1883—1931)、台木尔兄弟(Taymur,1892—1921和1894--1973)、塔哈·侯赛因(TahaHu—sayn,1889—1973)等许多伟大的文学家都未能获奖。这并非简单的文坛遗憾事件,而是和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达里奥福等不少文学家获奖及其效应一样,都是受当时的国际政治纷争之影响的结果,有的甚至成为国际政治纷争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抽象假设之上,这种抽象假设往往是不现实的,如把社会中具有丰富秉性的异质人抽象为一个平均的原子。尽管主流经济学的抽象假设如此不符合现实,但弗里德曼等却以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中非现实的外围假设来为其假设的非现实性辩护,借助最大化假设与真空假设的类比来为利润最大化辩护,并提出假设的现实不相关性学说。然而,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刻意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却混淆了不同层次假设的特性差异:在物理学中,万有引力这类核心假设会尽可能地接近事物的本质,而非现实的真空假设仅仅是外围假设;在经济学中,作为核心假设的理性经济人却是非现实的,而作为其外围假设的完全信息等条件也无法通过实验条件而获得控制。正因如此,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理论可以日益深入到自然现象的本质,而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却日渐脱节。其实,尽管理论必须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之上,但不同学科进行抽象的限度必须与其研究对象相适应,社会科学的理论抽象必须基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蒋宝麟 《浙江社会科学》2013,(1):17-25,33,155,156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对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史学研究范式和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响,其评价标准出现从革命到现代化的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的同时,当时知识界关于乡建运动的思想论争也随之而来。返回历史语境之中,探求时人的思想言说,可以发现乡村建设运动中的革命和新旧中西等问题的原初涵义及其对现实评价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揭示出研究过程中历史语境与现实关怀的互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国的特定时空,马君武传输的《民约论》形构了这样的翻译特点:用政治话语进行翻译,在翻译中嵌入了社会政治的场景.由于种种因素的局限,马君武的译作存在一定的缺憾.即以“民约”对译“contrat social”(社会契约)存在的问题在于,不单是中西方语言的差距,而是“民”之权益与社会空间的距离,更在于个体天职观念有无及其衡量标准的差别,也源于阐释上的逻辑与事实的不同偏好.  相似文献   

8.
个体与共同体的互动关系是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核心话语,更是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风险治理的关键性命题。通过提炼空间-关系-角色分析框架可以发现:个体在不同类型社会关系中演绎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逻辑,在不同性质空间中亦有不同的关系承载和角色切换。公共卫生事件是社会治理的突发性检验场,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社会实验图景。病毒的人际无差别传播具有较强的空间渗透性和整合性。其间,身体空间、熟人空间、功能空间和公共空间相互交错,本位角色、熟人角色、职业功能角色与公共角色多重演绎且行为逻辑异化,关系蜕化为自保性规避被动性失衡排他性内卷格局。善治愿景下的个体多重角色演绎与共同体良性互动应当区分不同空间性质以避免行为失范,强化依法治国以协调相关各方利益诉求,通过情境学习和责任认知重构疏堵有方,张弛有度的行为秩序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