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的美学是一种境界美学。理想人格和理想世界构成了庄子审美乌托邦的主干。庄子对理想人格的设计,既是他在生存的自由之境树起的人性的旗帜,也和他对本体之道的独特理解有密切关系。天人、神人、真人、至人、圣人,是庄子理想人格的系列构成。庄子同时为自己的理想人格设计了一个可以养性适性的栖居地,这就是“建德之国”与“至德之世”的乌托邦社会。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哲学,一向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做人。春秋战国之际的老子哲学,虽以天道自然为宗,但深究起来,本意仍在于人生,即欲求得一个理想的人格。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极为深奥幽深的境界,他称之为圣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亦是圣人,不过,儒道两家对圣人的阐释却相去甚远。儒家彪炳的圣人是“人伦之至”(孟子语),荀子解说为“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把圣人视为人类伦理道德的最高体现者。老子所追求的圣人品格是“尊天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庄子解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庄子·渔父篇》)。可见,老子心目中的圣人是自然无为的道的最完满的体现者。所以老子认为,天之道,即人之道,即圣人之道。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引文只注章次)。人是天道自然的产物,应当服从于道,故道的本性怎样,人的本性亦该怎样。可是,普通人为私欲所蒙蔽,失去了道的本性,唯有圣人尊天道以明人事。他说: “天之道,利而不害”,故“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故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 “天之道,……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第七十三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老子以“天之道”和“圣人之道”——对应的用心,就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不容怀疑的最高标准,即“无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如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五十一章)。圣人的基本品  相似文献   

3.
谢徐林 《船山学刊》2023,(6):114-125
《庄子》文本七次出现的“不材之木”寓言紧扣人类如何取用动植物的问题,层层深入开显出庄子哲学“与万物处”的智慧及其生态伦理意蕴。该寓言标举“无用之用”,从万物共有的德性层面提供了对“人类中心主义”最深层次的批判。这一批判非单向度的超越而是多维度剖析了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两大价值尺度间的复杂关系,为超越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并弥合当下“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断裂与错位提供了指引。它强调人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角色促成天地、人、万物之间的良性共生关系,可为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哲学建构提供一些返本开新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4.
人通过身体来理解自我存在,身体标明了人生命的时空范围,铭刻了社会文化书写意义,展演了权力的管制效用。人类救赎史表现为灵肉分离并战胜身体的人性净化史,在西方哲学“身心二元论”的建构中,在理性知识的制裁中,身体基本处于灵魂、真理、道德所宰制的卑贱地位,身体成为规训化的身体。经由文明教化与社会建构,身体转变成了标示许多主流价值符号并具自我控制的理性化身体。福柯的身体政治技术学,让我们看到一个以规训身体为特征的规训社会是如何形成的。正是在对身体的规训过程中,权力的秘密、社会的秘密和历史的秘密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5.
程丽芳 《江淮论坛》2006,(5):125-128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上的一个古老命题,与西方“天人相合”的观念不同,中国哲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崇尚自然的道家哲学对此有较多论述。《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圣人高出众人之处即是能顺应自然,取法于天。《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正是“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极致。这一哲学命题为中国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石,体现在东晋诗歌的山水审美中,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更有一种动人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一次强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 ,对此国内许多学者论述颇多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以简单的述评。一、对“与时俱进”的历史研究1 从历史渊源上考察 ,“与时俱进”的最早出处是《庄子·山木》。那里讲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一棵树因为不材而享其天年 ,一只大雁因其不材而死。庄子的弟子不解 ,庄子则说 :“本人可以说是个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的人 ,似有道而非有道 ,所以有时不免遭到不幸。…  相似文献   

7.
关于庄子的思维方式非只一端,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但目前的研究尚缺少系统的分析。由于庄子思想的独出特立、惊世骇俗,致使研究者无不关注于他的特异上,强调他的与众不同,而忽略了庄子与先秦文化的联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以“谈于理本”(成玄英语)的《庄子·内篇》为研究对象,试把庄子放置于先秦文化环境中,对他的思维方式重新做一考察。一、两行思维模式关于“两行”,《齐物论》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所谓“和之以是非”,就是任是任非、和是和非进而实现无是无非,一任自然均平。郭象即注云:“任…  相似文献   

8.
张敏杰 《殷都学刊》2007,(1):144-146
作为喻辞的“医门多疾”在《人间世》中表达了颜回救国教民的急切之情和热忱之心。在庄子“剽剥儒墨”的思想语境下,“医门多疾”意在强调“知”的政治理性和入仕救民的直道精神。庄子在《人间世》的行文中对“医门多疾”进行分析和批驳,其蕴涵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格在庄子哲学中被一扫而空。  相似文献   

9.
王充视著书立说之鸿儒为儒生的最高层次,肯定其文化创造力,空前突出鸿儒与“立言”的价值,其儒生观对于儒生的自我定位、儒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空间叙事是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段,“甜蜜之家”是莫里森小说《宠儿》空间叙事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新奴隶叙事的核心组成部分,渗透着作者的人性关怀和种族意识.“甜蜜之家”呈现了空间、权力和身体之间的种种关系,成为“自我”与“他者”建构的重要场所,其空间机制促使并表现了弱势种族的他者化,为莫里森主要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命运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11.
白丁 《天府新论》1998,(5):95-96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著作人包含着为近现代知识分子寻‘根’的意义”——此为刘修明先生对其新著(儒生与国运)(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之题旨的概括。中国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漫长坎坷,及其坚毅力行的“入世”品性,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特殊范型意义。本书由此着眼,并且准确地把儒生定位为这一特殊社会群类的主体加以研究,以“儒生与国运”的命题展衍开来。.以儒生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类,形成于中国文明社会史第一次发生大变动的时代,即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剧变的投影焦点,集中在这个既是旧时代的弃儿、又是…  相似文献   

12.
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浑然,号习斋。我国十七世纪著名的唯物论者和杰出的反理学思想家。颜元的人性理论是其反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程朱理学把人性分作“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天理”在人的体现,其大者为仁、义、礼、智,是先天存在的;“气质之性”指人所禀赋的天气地质(注),它与人的物欲有关。“天地之性”纯粹至善,“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圣人和凡人之所以不同,在于气禀的殊异。圣人禀气清正,能反躬“天理”不失其善性,凡人禀气浊偏,易为物欲昏蔽而失其善性。因此必须致力修养,“变化气质”,而修养之道则在于通过“习静”(或“主敬”)“去人欲,存天理。”颜元否认人性源于“天理”,否认“气质  相似文献   

13.
罗毓平 《兰州学刊》2011,(11):22-25
《淮南子》的人生修养说以人性平等、人有三等为直接的理论前提,以自我修养和接受圣人教化的方式实现治身、治国的目的。人性不变而且人性平等,人性平等在社会里表现为人有三等。自我修养以养形保神,受教化以成才,人生修养的作用是使人开启智慧,形成去除遮蔽本性的物欲的才能,以致发现、回归本性,至少可以避祸,从而治身、治国。《淮南子》的人生修养说具有从现实世界面向内心的内向型特点,可将其概括为行社会之事,成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4.
孙明 《学术月刊》2023,(5):178-201
古代中国的“道”从圣王之“治”中推演而出,具有实践属性,“作君作师”的圣王统合“制作”之权,明道而且行道。在东周以降的治道裂变中,无位的孔子成为“制义”的圣人,“圣”“制作”的意涵从此裂变,但孔子之为“素王”,仍只限于不侵犯时王在“行道”意义上的“制作”权力,而只是述而明道之谓,统合行道与明道的圣人观念仍保有于政治文化观念中。在“时”“命”“制作”等社会政治权力背景下理解“道”,进而在“明道-行道”这一社会政治权力结构中理解孔子之为圣人的意涵边界,可以更接近自周迄汉对孔子身份的认知,可以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理想型有更切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濠梁之辩显示了庄子对理解问题的哲学思考,在理解问题上庄子关注的是理解何以可能。庄子认为境域差异和成心引发的是非之辩,是阻碍相互间理解的两大因素。境域偏狭者拘于一方,难以理解大道;自师成心者相互攻讦,理解却被是非之争所取代。针对这两大理解之蔽,庄子以"道通为一"的理论,肯定了差异与相通的并存不悖,警醒人们不能自我封闭,应用"以道观之"的视角俯视差异,应对是非,以不断生成和更新的状态容纳他者、理解他者,这构成了庄子对理解何以可能的一种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6.
《庄子》至人·神人·圣人异名同实论杨成孚《庄子·逍遥游》有一迄今尚有歧解的名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①因此,判定至人、神人、圣人是异名异实而有等级之别,抑或异名同实,这是研读《庄子》难以回避的焦点课题之一。但自魏晋以来对此鲜有以坚实的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首篇。为了强使庄学符合儒学,不明“小大之辨”、未窥“庄学四境”的西晋儒生郭象,篡改庄子原文并加以系统曲注,导致旧庄学误以为《逍遥游》充满错简衍文且义理混乱矛盾,又误以为“鲲鹏”“大知”“尧舜”为庄子所褒扬。在复原《逍遥游》原文的基础上,作者无懈可击地抉发了被郭注遮蔽千年的庄学奥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首篇。为了强使庄学符合儒学,不明“小大之辨”、未窥“庄学四境”的西晋儒生郭象,篡改庄子原文并加以系统曲注,导致旧庄学误以为《逍遥游》充满错简衍文且义理混乱矛盾,又误以为“鲲鹏”“大知”“尧舜”为庄子所褒扬。在复原《逍遥游》原文的基础上,作者无懈可击地抉发了被郭注遮蔽千年的庄学奥义。  相似文献   

19.
宋明道学中“圣人”观念虽继承了先秦“圣人”观念中具有的“聪明”、“智慧”和“治者”、“王者”的意义,但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圣人”观念却朝着“道德人伦”或“人格境界”一方偏转,甚至在有的道学家那里,它已被“道德化”了,使之成为“尽伦”和“尽德”的同义语。但同时“圣人可学而致”的思想却未改变,只在“成圣”方法上略作修改  相似文献   

20.
姜朋 《社会科学论坛》2010,(13):112-115
如今,人们推重"大师"犹如古时膜拜"圣人"。虽然庄子说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胠箧篇》)之类的话,但在儒家那里,圣人确是要死人才做得。比如,孔夫子眼里唯有周公是圣人。孔夫子身后,又被学生树为圣人。再后来,圣人的名单一再拉长,曾子、孟子、朱子都成了圣人口’。大师则不同,逝者有资格被奉为大师,健在者也可能被冠以“大师”的头衔。当然,若按戏谑者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