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四”运动以来,梁漱溟怀着对中国和人生两大问题的忧思,强调行重于知,以“践形尽性”概括儒学的真精神;同时以西方生命哲学来诠释他的儒家哲学,开启了现代新儒家“援西学入儒”的先河。梁漱溟坚守儒学理性主义的传统,认为儒学在近代中国虽然遭受重大挫折,但是未来儒家学说必然重光于世界。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在肯定民主理念之普遍价值的同时,更为强调民主制度与中国特殊文化传统的适应性,对"中国式民主"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制度设计。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他继承了儒家的政治传统,提出"人治的多数政治",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两大基础"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和"法治原则"予以颠覆,凸显了中国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特质,表现出鲜明的协商民主的色彩。儒家思想与协商民主具有很强的亲和性,能够成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积极资源。  相似文献   

3.
张松 《东岳论丛》2011,32(1):68-78
在其早期的几篇论文中,尤其是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对现代民主之合理性的限度及其内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在其中,他的全部批评性思考及其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针对现代民主本身的,因而对后者来说是本质性的,而非技术性的。另一方面,与自由主义的自然权利意义上的个人不同,鲁迅试图在其批判性思考中加以维护的人或个人,并非某种政治学意义上的个人,而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存在论意义的个人。由于这个原因,他对现代民主的批判,就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性批判,更非对民主政体的一种具有实际政治意图的、肤浅的贵族式反叛。相反,这种批判的真正意义只有着眼于他的意义上的人或个人的存在论内涵才能得到恰当的测度,并且,这种批判所提出的问题因此也就不是通过强调现代民主在现代历史上所取得的现实成就就可以消解掉的。  相似文献   

4.
许宁 《齐鲁学刊》2007,(5):23-26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梁漱溟着眼于儒学思想与乡村改造的结合,致力于儒学的社会化,重构社会组织系统。梁漱溟的文化哲学体系通过文化批判、文化价值、文化主张和文化实践诸层面获得展开,展示了与熊十力、牟宗三等不同的致思理路,较为鲜明地体现了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特点,是传统哲学现代化的重要创获。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儒家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三先生,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遭际的不同,也由于他们对于西方哲学与文化了解和认识的不同,特别是他们的心性及致思趋向的不同,还由于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国情的认识和了解的不同,致使他们在建构哲学体系上表现出重大的差异,而且在探索中国走向自由民主之路时所提出的政治思想或理想也大为不同。具体说,梁先生提出的"乡村建设"和"民主建国"等思想,熊先生提出的"中国一人,天下一家"的大同理想和世界文化国的设想,冯先生提出的"工业化"和"都市化"的思想,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过,他们也有共同的政治思想取向,即以"民本"承受"民主"、高扬"道德理性"、破"私(德)"而立"公(德)"、以哲学或道德代宗教、中国文化救世界等。他们政治思想中所表现出的这些共同特点,是具有保守主义特征的现代新儒家在探索"中国走向自由民主之路"时,力主"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返本开新"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法治化民主的精神何在?——梁漱溟思想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化民主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中国为什么缺乏民主的法治化(by the people)?法治化民主,其理性框架背后的真精神是“爱”,是超越自我,通达“他心”,形成个性和人的尊严的“爱”。  相似文献   

7.
民主政治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人的自由与平等的假定是民主政治的道德前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民主在根本上依赖于自由与平等的价值理念。经济因素是民主政治的支持要素 ,但并不是民主政治的终极前提。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有关民主政治理由的解释是不可靠的 ,多数人的幸福并不能抵偿少数人的痛苦。民主政体下的政治生活也需要道德的约束。  相似文献   

8.
刘岳兵 《东岳论丛》2004,25(5):91-95
梁漱溟的思想和著作是现代中日儒学知识共同体中的一个亮点 ,梁漱溟研究已经成为日本的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门“显学”。这不仅由于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人格 ,更因为他的思想与日本当代儒学具有相当程度的亲合性。在现代中日关系的具体历史环境中 ,日本人对梁漱溟著作和思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分析这个过程 ,旨在为建构一个健康的关于现代中日儒学的知识平台而努力 ,这对思考儒学的地域性和国际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等问题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文珊 《船山学刊》2004,(3):96-98,145
梁漱溟的新儒学政治观在现代史上诸多政治思潮中独树一帜。它以现代新儒学思想作为理论前导 ,以中国社会特殊论为国情认识基础 ,以乡村建设为具体实现途径。梁漱溟的新儒学政治观在理论上陷入了文化决定论和中国特殊论的单一化思维 ,在实践中也因没有抓住实质问题而难以成功。但其爱国主义精神和儒家实践精神令世人赞赏。  相似文献   

10.
民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正在不断的趋于完善,具有丰富的内涵,远远超过人们普遍的认识——民主即多数决定原则。它的价值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呈现出不同的制度形态,而宪政正是政治领域的新型民主。加深对民主精髓的理解,有助于民主价值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充分实现,有助于宪政制度在一个民主的社会氛围里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正在不断的趋于完善,具有丰富的内涵,远远超过人们普遍的认识--民主即多数决定原则.它的价值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呈现出不同的制度形态,而宪政正是政治领域的新型民主.加深对民主精髓的理解,有助于民主价值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充分实现,有助于宪政制度在一个民主的社会氛围里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宪政关注自由,民主倾向平等.问题在于:内蕴不同价值取向的宪政与民主是否割裂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价值关联?从两者发源的理念分析,古代自然法与契约论传统确立了对自由与平等价值的超验信奉;从两者经典作家的文本分析,洛克与卢梭都不否认自由与平等价值的内在统一;从两者政治实践的层面分析,雅典的民主实践与英国<大宪章>的历史演进都勘验了自由与平等价值的内在关联.人们之所以将宪政与民主所蕴含的自由与平等价值予以对立,根源在于自由或平等"一元论式"价值观的作祟.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与民主观念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1924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与科学观念相伴随,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口号与价值认同。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发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促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促使中国人对民主观念的理解和阐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陈独秀对“民主”内涵的新阐释,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人手实现“民主”,梁漱溟强调在儒学基础上认肯“民主”,这些都是对民主政治不同追求的有代表性的体现。民主观念的这一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合理性,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积极的值得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初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不是外在赋予的政治形式,而是历史形成的、人们追求平等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民情是促进民主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在自我完善中推进民主建设,相应的,民主又促进、影响并改变着人们自身的发展.在平等中,人们径自独立,可能陷入无政府状态,可能陷入被奴役的状态,也可能逐渐摆脱外物束缚,实现最终的个体解放,因此以追求平等为核心的民主,必须依靠必要的自由对它进行有效限制.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初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不是外在赋予的政治形式,而是历史形成的、人们追求平等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民情是促进民主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在自我完善中推进民主建设,相应的,民主又促进、影响并改变着人们自身的发展。在平等中。人们径自独立,可能陷入无政府状态,可能陷入被奴役的状态,也可能逐渐摆脱外物束缚,实现最终的个体解放,因此以追求平等为核心的民主,必须依靠必要的自由对它进行有效限制。  相似文献   

16.
杜威分析了民主的三大基本原则:自由、平等和博爱,指出自由总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的具体的自由,而不是封闭的原子式个人的抽象自由,社会控制是保证个人自由所必须的条件;平等意味着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自由发展他自己的才能;博爱就是要国民自己觉得是互相联合统一,有密切的相互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在讨论中国文化问题时,曾经提出"以道德代宗教".而礼乐是道德之所以能够取代宗教的关键:儒家通过礼乐"上契天道"为其世俗的伦理道德提供了一个形上的依据,而礼乐通过特定场景的设定能够提供类似宗教的终极境域并在这个境域中得到类似宗教的情感体会.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如何"化中国",又包括"中国"如何"化马克思主义",从发生学上说,当马克思主义者思考怎样面对作为本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儒学时,儒学家们也在焦虑如何应付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冲击。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儒学家处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典型案例。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表明,对待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要坚持三重向度,这对儒学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学习民主与学术自由观念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荣凡 《学术论坛》2005,1(11):180-184
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系统地学习和积极参与科学与技术研究是其在校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为此,对大学生进行民主观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学习民主观念,包括学习的主体性观念、学习的教学民主观念、学习的创新观念和学习的自教观念;帮助大学生确立学术自由观念,深刻认识学术自由观念的内涵与价值,坚信学术自由的学术科学精神,承担学术自由的学术责任。  相似文献   

20.
修正的民主政治平衡了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兼顾了效率与个性差别,但该提法并不能完全涵盖再生派学人的主张。以选举制和代议制为途径,再生派将修正的民主政治与建立在民治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参与结合起来,希望形成一套有效安排效率、平等、自由的政治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