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枝花开满山寨哟,崩龙的日子比蜜甜哟。新盖的竹楼明又亮,新织的筒裙比花鲜。鹿子哟干巴大米酒,槟榔哟越嚼越香甜。金竹做个葫芦笙哟,崩龙的欢乐唱不完。 崩龙族,有1万余人口。语言属南亚语系。过去有信佛教的。分布于云南省德宏、临沧和思茅等地。崩龙的欢乐唱不完@徐演 ~~  相似文献   

2.
边陲情思     
"滇南的山高哟,滇南的林密哟,澜沧江的水急湍湍地哟,山寨里的吆喝情绵绵地哟……"每当我想起在大西南边陲采访的日子,心灵深处便荡起一阵涟漪.一位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国家安全局干侦察员的佤族小伙儿,将我极不易动情的思绪牢牢定格在澜沧城内,使我难以忘怀.这个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工作了六七个年头的佤族小伙儿,有一个汉族的名字,叫张文义.三年前,张  相似文献   

3.
<正>①1月17日晚,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主办,湖南经视、湘西电视台承办的牛年春节文艺晚会——"最美湘西"激情上演。图为奥运冠军龙清泉与歌手齐秦参加互动节目。(团结网郭丹吴刚张谨  相似文献   

4.
南朝任昉《述异记》中记述的"盘古国",应是岭南历史上越人建立的古国之一.往昔学者对任昉《述异记》中说的"盘古国",多是从"神话盘古国"的角度来研究,未有人从"历史盘古国"的角度来探讨.笔者经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以为,盘古国与苍梧国一样,是岭南越人建立的众多古国之一,是盘古国民众最早创造了盘古神话,其神话来源于他们生活经历的回忆."洪水遗民"是盘古神话的核心内容,是发生在最后冰川期洪水泛滥成灾的历史回放;神话中的"垂死化生"应是岭南越人"碎胎化生"、"吃人葬骨,灵魂再生"观念的反映.考古发现的"肢解葬",应是"吃人葬骨"之俗的具体表现.《述异记》中所指的盘古国不是苗瑶族所建,而是岭南的原住民族越人及其先民所建立.  相似文献   

5.
石硕 《民族研究》2006,1(1):59-66
南中是汉晋时期西南夷地区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大体以今云南为中心并含贵州大部及川西南部分地区。《华阳国志》称“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这为我们认识南中人群之族系面貌提供了一把钥匙。本文就如何区分南中地区夷、越两个人群系统以及史籍中对这两种人群之称谓在东汉以后发生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南中为“夷、越之地”的认识完全成立,“夷”为藏缅语民族系统,“越”(濮、獠)则属百越民族系统。文章还依据考古材料,提出古代云南地域主要为夷、越两系人群的格局形成甚早,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6.
李悦 《民族论坛》2010,(5):44-45
作为网络和媒体热词,"山寨"文化内涵复杂、多样,易于产生误解。探析"山寨"内涵不仅是学习网络热词,了解我国当代社会现状,也是尊重"山寨文化",将其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7.
会稽山地区的香榧树群是第三纪古生物孑遗,围绕着香榧树的果实香榧子,形成了种种传说、故事、歌谣、谚语、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承载、体现、延续了农耕文明条件下会稽山周边地区世居农民、手工业者等人群的宇宙观、生命观、伦理观、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穿越时空,传承了上千年之久而不衰,时至今日,成为当今现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这笔文化遗产的发掘,为碎片化了的古"越系文化"展露出了一片新的景观。调查发现,香榧传说在其传承传播中形成了一个以会稽山周边地区(如诸暨、绍兴、嵊州、东阳等)为中心,包括范围更大一些的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一些地区在内的传说圈。香榧传说是继人参传说、葫芦传说之后,被发掘现世的第三个"中华人文瓜果"传说。在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对香榧传说在科学理念指导之下的普查和忠实记录,是"活态保护"之外的另一种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血缘关系使滇越边民频交簌往在中越两国边境,影响着国家疆域的巩固和边疆民族社会秩序的稳定。国家安边守土的治国思路,使边民得到惠施的同时,也为边商创造了跨境从商的机会。边商的边境从商行为又为两地边民务工创设下良好环境,进而泛化滇越边民的跨国越境行为,滇越边境的正常社会秩序面临更大挑战。维稳滇越边境关键在于国家、地方和边民三者之间构织起一个有序的会通和并接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语》、《战国策》、《旬子》、《商君书》、《史记》等文献中 ,比较研究出楚怀王末代的庄之乱即越人之乱 ;《史记》记载的“东地兵”即越人军队 ,从而得出庄率领越人军队自楚王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越裳的地望 ,史学界有越南说、老挝说、跨界说、中国说等不同观点 ;其族属被认为是今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作者认为 ,以史书所述的地理特征 ,越裳与掸国无涉 ,与老挝及老族无关 ,而应在“交趾之南”靠近处。  相似文献   

11.
上古越族的青铜器人面纹饰与祭先祖、禾神的礼俗有关,此俗可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实为原始农业血祭在装饰艺术形式上的反映;越族人面纹饰与南方民族的盘古化生神话皆为农业祭礼文化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宋朝德,算得上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移民中的名人了。"三峡雨哟,三峡云哟,故乡的景哟,故乡的情……"清唱的一曲巴东土家族山歌,浸透着他对故乡的浓浓情意。2000年4月,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原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  相似文献   

13.
东汉《白狼歌》是越人歌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益州、邛都其地百姓的语言为越语着手,论述了益州刺史朱辅搜集翻译《白狼歌》的地点在越人村寨。《白狼歌》一共三首,44句,共176字。用当今云南壮族沙支系(自称“布越”、“布依”、“布雅依”,简称“越”)的语言比较,其壮语汉记,其音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语音反切,和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汉字古今音表》中古音拟构,语音上极为一致;壮语意思和原音汉译比较,不仅字字可解,且44句中有34句的壮语意思与原汉译意思相同或近似。其中第一首14句,相同和近似的13句;第二首14句,相同和近似的9句;第三首16句,相同和近似的12句。在词汇上,全文44句,全部保留着越人口语的原生词,与今天壮语的基本词汇一致。在语法上,既有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也有只包含主语、谓语的句子,其修饰成分的词汇,则中心词在前,修饰词在后,符合壮语语法的特殊现象。全文翻译出来,天然凿成,浑然一体,是地地道道的越人歌谣。  相似文献   

14.
"迁徙的白鹤飞到苗岭来,满山的鲜花朵朵开,青山座座是洋伞,梯田处处是歌台,人间最美在高坪,土苗山寨等你来……"这首《土苗山寨等你来》在恩施建始县高坪镇随处可闻。曾经,这里被绵延不断的大山阻隔,喧嚣的城市冷漠了这片寂静的深山。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国家多项重点工程惠及这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语》、《战国策》、《旬子》、《商君书》、《史记》等文献中,比较研究出楚怀王末代的庄(足乔)之乱即越人之乱;《史记》记载的“东地兵”即越人军队,从而得出庄(足乔)率领越人军队自楚王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跳歌     
星星照亮了蓝蓝的天幕,大青树下燃起了熊熊的算 火,敲起鼓呀打起锣,拉枯人围着火堆来跳歌。 啊索者岁,哟哟。,围着一个圆圈手儿拉着,哟姑娘的旁边跟着小伙,舞步在歌声中轻跳,歌儿在舞步中洒落。 啊索者罗,哟哟。咬古娘的银项圈在闪烁,小伙的金芦笙在高歌,一步跟着一步向前跳跃,越过重重的坎坷。 啊索者罗,哟哟。看资古娘纷蜜的酒窝,看小伙深情的眼波,花儿在舞步中尽情开放,爱情在舞步中成熟结果。 啊索者罗,哟哟。·火哟,燃烧着人们的热情,歌哟,飘洒着人们的欢乐,把黑暗跟在光明的脚下,让光明汇成不断的江河。 啊索者罗,哟哟。 拉枯族人民跳…  相似文献   

17.
从旧石器时代到汉代,越南北部文化经历了萌芽、缓慢发展、快速发展、兴盛、统一到融入中华文化圈的演进过程,人类特征也经历了从澳大利亚人种到蒙古人种与澳大利亚人种的混种、最后出现与现代越人相似的蒙古人种特征的演进过程.本地与外来文化及族群的长期融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越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视频网站开始纷纷推出自制的视频节目,新媒体视频节目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诸多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节目与其它热门网络自制视频节目的双重挤压之下,网络自制视频节目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并非易事.《奇葩说》是由"爱奇艺"制作的一档语言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以成为"互联网最大综艺节目"和挖掘"最会说话的人"为宗旨,是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网络视频节目.本文研究《奇葩说》的创新之处,希望给网络自制类节目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歌谣的韵律结构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它是鉴别歌谣的民族属性的最为可靠的尺度之一.壮族歌谣的韵律结构与越南越族歌谣的韵律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仅像汉族歌谣那样押脚韵,更为奇特的是押腰脚韵和押腰韵.壮族和越族同为古越人的后裔,其歌谣有共同的韵律结构,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两个民族原始共同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20.
山,列着整齐的队伍,披着翡翠的绿袍;水,滚滚向前奔去,撒下了串串欢笑。彝家细妹来了,瑶家小妹来了,各族老人和娃患来了……布依后生哟,吹着悦耳的洞箫,来了,来了,从那东菇山的山槽槽。老年人欢乐呀紧把铜鼓敲,姑娘们欢乐呵翩翩舞裙飘,后生伙欢乐哟歌声飞九霄,欢乐的群众呢汇成了人的海潮。苗家小伙呵,芦笙奏着激昂的曲调,来了,来了,从南梁子那条小山道。彝家小哥哎,月琴叮叮咚咚惹得云雀遍山绕,来了,来了,从西霞岭那个凉风坳。芦笙策声琴声伴歌声,千歌万曲汇成一个调:热烈庆祝哟,黔西南自治州成立了!衷心感谢呀,共产党的好领导!齐声欢呼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