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35-138
"底层文学"是中国新世纪文学中新出现的,也是最引人关注的文学现象,它代表着文艺发展的新方向。新世纪"底层文学"作品繁多,其中优秀作家层出不穷,例如陈应松、胡学文、罗伟章、贾平凹、迟子建、乔叶等。但是,透过理性的眼光也应该看到,由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影响广泛的市场经济、浮躁和猎奇的审美心理及快餐式的文学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底层文学"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过度消费苦难、理性思辨不足和文学意蕴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文学生产的泡沫化导致审美精神钝化,文学传播的商业化导致人文精神淡化,文学媒介的数字化导致价值立场虚化,文学交流的虚拟化导致身份认同异化,由此造成人们对文学价值的认同产生了极大的困惑。积极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挖掘弘扬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学批评新标准,是走出网络时代文学价值认同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4.
论雅文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8(2):10-20
在当代中国 ,虽然文学的影响力并未下降到如一些人所想像的那样无可挽回的地步 ,但就雅文学本身而言 ,确实面临很大的困境。本文分析造成雅文学发展困难的内外因素 ,在深入讨论雅文学的“劲敌”即俗文学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雅文学可能有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英美海洋小说中的人类生存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视角出发,依据"周围世界""共在世界"与"自身世界"的三重结构世界理论,对英美海洋小说中的人类生存困境进行分类与梳理。认为随时代的发展,作品对生存困境的探索逐渐深化,由探索人与物的关系,演变为探索人与物、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之后发生质的飞跃,由生存探索进入存在探索,着力于探索超脱于物与人的虚无,进而寻求虚无与现实的结合点,对依然身处困境的当代人的生存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玮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111-114
在学术界对于“底层文学”热切关注的背后,显然标示着某种理论白娱。“底层文学”的平民属性,表现出的不过是文学经典时代的症候。在其为“底层”代言的说词下,真正掩盖的确是属于底层的真正的文学生活。面对此种情况,我们所能做的,是使“底层文学”回归文学自身,为学者们给它套上的各种附加意义祛魅。 相似文献
7.
王红卫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31-135
考察汉语情态动词“能”语法化的路径及其机制,把情态动词“能”的语法化放在世界语言语法化的范围内来考察。汉语情态动词“能”语法化的两条路径——“能力〉(中性条件)〉许可”和“能力〉(中性条件)〉知识可能”也普遍存在于其它语言中,是世界上许多语言情态动词语法化的普遍路径。推理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情态动词语法化的主要机制,原来认为许多由隐喻机制所引发的语法化,其实是由推理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8.
潮汕海洋文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松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8(2):22-29,94
潮汕的海洋文化悠久传统,潮汕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培育了潮汕地域的海洋文学。潮汕海洋文学曾经在明清时期呈现繁荣。潮汕海洋文学已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并显示出海洋文化的鲜明特色,它充分体现了潮汕日益增长的海上活动和海洋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地域性、神秘性和原创性,潮汕海洋文学是潮汕海洋文化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9.
10.
华金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3-69
运用文学社会学的有关方法,辨析“打工文学”的概念,指出“打工文学”目前主要陷入了两方面的困境:“打工”与“文学”的矛盾和独立还是皈依的两难。认为“打工文学”作为具有革命性意义并区别于一直以来所有文学的崭新的文学类型,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规范,可以从本体性、人民性以及独特的打工文学批评等角度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1.
胡苏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1):95-99
发展现代杂文,关系到中国文学对自由精神的坚守和对正义的担当。作为一个文类,现代杂文在“五四”时期就获得了合法性地位,但经历了文学“一体化”的规约后,杂文创作逐渐走向式微。当前要恢复这一文类的活力,必须摒除各种实用主义误读以及“文学性”权力话语的挤压。 相似文献
12.
“革命浪漫谛克”性质的“普罗文学”的发轫之作——论《野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样式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大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0-63
蒋光慈的小说《野祭》作为“革命浪漫谛克”性质的“普罗文学”发轫之作,具有此种流派文学的典型特征:崭新的革命题材与人物形象、“革命+恋爱”的结构模式、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主观性“散文化”的情节结构等。《野祭》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它丰富拓展了现代文学多样化形态的艺术探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学样式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进行分体裁教学的尝试,是近年来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的改革。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分体教学模式在具有其明显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引发出我们思考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部分,其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等都是研究者应该考虑的问题。然而,与学术语篇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学术界对文献综述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对60篇国内外文献综述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综述语篇主要由四个语步构成:关键术语的定义、研究的理论框架、对相关实证研究的评价、对相关研究设计的评价;关于语言特征,时态的选择和情态动词的使用与语步相关,语态则不受语步制约。四个语步中主动语态远远多于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15.
语体风格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丁金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1):62-71
本文讨论了当前在语体风格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语体、文体、语域、风格再辨;语体的基本范畴;语体的分类原则;语体的发生与习得;语体风格研究的转向. 相似文献
16.
缪春旗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81-85
短篇小说成套故事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欧美以英格拉姆为首的批评家们才开始涉足对短篇小说成套故事样式理论的研究。他们结合实例从该样式的历史发展、名称确立、范围界定、定义特征描述、动力探究及与长篇短篇的区别等各个角度 ,对短篇小说成套故事作了全面的讨论 ,尽管未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共识 ,却大大深化了该领域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近三十年国外在该样式方面的研究进行一番梳理 ,勾勒出“短篇小说成套故事”这一样式的基本轮廓 ,以期能引起对这一文学样式理论及作品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18.
徐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53-57
从海洋文学的角度考察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在整个英国海洋文学体系中,《黑暗的心》是众多文本的集大成者。凭借其对欧洲入侵者在非洲殖民活动细致而耐人寻味的刻画,《黑暗的心》凸显了海洋在殖民活动中的角色。具体表现为:马洛的听众“我们”在泰晤士河口所发的思古之幽情很显然勾连起了海洋在英国对外扩张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也为下文马洛对非洲之行的叙述作了主题预设;同样作为陆上的主要交通动脉和母亲河,泰晤士河和刚果河在历史命运中的遭遇发人深思。海洋和大河在《黑暗的心》中明暗对照,前后呼应,共同推动了小说主题的呈现。这一主题关乎海洋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吴康茹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42-46
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史叙述中存在着一些需要重新认识和探讨的具体问题。文中围绕怎样重新评价法国启蒙文学成就、认识法国启蒙文学发生机制,以及如何认识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中的公共文体问题,探讨了重构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