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邹燕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5):17-19
对卢梭的思想进行研究就不难发现,他始终关注着社会人。人是他研究的起点更是目的。对人的自然状态进行研究,将其作为其思想的逻辑起点,寻找能让人本真地活着,并能实现大多数的公平和正义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3-89
网络作为虚拟空间的公共领域,既是舆论的聚集地,又是民意的采集地。网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使跨地域、民族、语言的人们通过网络吸收知识、交换观点。互联网的记忆性、自媒体的蝴蝶效应,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以及政府的舆论引导与民族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关系现状又对网络舆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将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需要政府、媒体人、网民等多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涵化与民族关系——湘西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涵化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在文化涵化的过程中,湘西地区不仅在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获得巨大发展,而且也推动了该地区民族之间的关系和谐。因为,它能使湘西地区各民族人民增进相互之间的民族认同感,并在掌握汉族认知符号系统的基础上,树立国家观念,从而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内部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丁龙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民族文化屏障是指不同的民族人们在交往中,基于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等文化特点和差异,以隐蔽或显现方式反映出的民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对自身保护的现象。它对民族关系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应当通过教育等途径克服和消减民族文化屏障给民族关系带来的消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香港回归可以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消除台湾各阶层的心理疑虑;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经济往来,促进两岸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密切两岸间的人员、科技等各方面的关系。同时,香港回归也将引起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变化,两岸间的矛盾和斗争将会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应该认真研究,以便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观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4)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近几年来继续发展,呈现好势头,表现在:两岸人员来往日益增加;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通邮、通航、通商既成事实;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已有所松动,且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等机构,以具体的组织形式来决策大陆工作,又制定“国家统一纲领”、终止“戡乱时期”,从而有利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两岸关系发展趋势方面,虽然存在严重困难和障碍,但是,祖国统一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且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因素都在向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因而,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3):54-61
受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及海峡两岸经济形势大环境变化影响,海峡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呈现从大幅衰退到强劲反弹回升的发展态势,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格局尤其是台商对大陆投资策略与区域布局发生新的变化。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两岸直航经济效果显著,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在迈向正常化与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香港曾是海峡两岸政治对抗的缓冲区,经济交流的联结点。随着“九七”的到来.这种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两岸统一的政治模式.经济一体的中介和纽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存在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进共生”关系。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华文化记载了中国各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体的生产生活、社会习俗以及发展历史。中国各民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各民族及其先民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中国各民族共同铸就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中国各民族必须牢固树立“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历史观,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拓展,促进了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延伸与深入,加快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巩固和壮大;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升华,提升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速度。探析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不仅有利于探索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详细记载,而且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支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伦理是处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行为准则,其间的宽容忍让、重情尚义、守望相助等优良的道德传统在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尤其具有代表性。湘西地区各民族关系之所以能够长期以来得以和谐发展,与他们的民族伦理思想观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宋雪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楚辞作为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诗体,自战国末期形成以来,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楚辞独具特色的
魅力,千百年来吸引着许多学者对其加以探讨和研读。在古代,人们很早就对楚辞的用韵有了关注。经过对屈原作品转韵情
况的分析和情感表达的研读,不难发现,作为抒情性极强的诗作,屈原作品的转韵与其情感表达之间具有内在的协调性。这种
协调性客观上增强了楚辞一类作品的表达效果,增添了楚辞抑扬顿挫的声音美。 相似文献
13.
才慧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3):25-27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它有利于解决引人注目的民族间经济发展上的差距问题,加强少数民族与国内备民族的经济关系,使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I同时,它也对我国民族关系的思想认识领域发生影响,使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坚强的精神纽带,从而推动我国民族关系继续朝一体化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时期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关系的深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民族文化交流在民族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情况 ,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族文化交流对民族关系的深入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 ,市场经济对民族文化交流也有广泛的促进作用。此外 ,在文中作者还探讨了这方面现存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洪宝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民族教育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模式转变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模式一般表现为三个阶段:1.市场经济对民族教育产生冲击和民族教育对市场经济的“条件反射”式的抵制阶段。2.教育被动作出某些调整和市场经济开始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及发展机遇阶段。3.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并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阶段。我国民族教育目前多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化过程中,应在学校与外部社会联系、学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实施改革 相似文献
16.
刘建武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1)
针对两岸统一有无时限问题的争论,客观分析了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国际、国内、岛内因素),提出了处理两岸关系的“四不”态度(即不急、不慢、不拖、不断)。 相似文献
17.
冯玺亮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人的心理现象是个有机的整体,各种心理活动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推动着心理的发展.人的情感与智力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关系,智力要影响人的情感的变化,情感也会影响人的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注意发挥情感的作用,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香港曾是海峡两岸政治对抗的缓冲区,经济交流的联结点,随着“九七”的到来,这种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统一的政治模式,经济一体的中介和纽带。 相似文献
19.
李清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128-129
音乐与人心灵之间的沟通需借助情感体验。诗乐舞作为情感体验的三种主要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无论从起源、性质、表达特点、各自作用,还是从情感的接受上来分析,诗乐舞三者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诗乐舞三者同时作用,共同推动欣赏者的创造力去自觉填充音乐作品的召唤结构、体验情感,并塑造出最佳的音乐欣赏体验。 相似文献
20.
李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18-20
入世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关系,通过经济合作的双赢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唯有统一才能给台湾带来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