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梦思维初探     
梦思维是人在睡眠中普遍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现代研究表明:梦思维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中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在进行梦思维。因此,我们开展梦思维的研究,探索梦思维的奥秘,对于揭示和掌握人类思维的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对梦思维的本质、特点及功能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试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昨天做了一个不好的梦,今天一定不顺。"或者高兴地说:"昨天我做了一个好梦。"那么,什么是梦?为什么梦与人的情绪紧密相连呢?从生理上讲,当大脑进入睡眠状态之后,此时大脑还会有少部分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睡眠中的人出现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活动,这就是梦。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7,(7)
人在睡眠时做的梦其实大同小异。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似乎成了人们对梦与现实联系的一种质朴解释,几乎人人都做过梦,有人说梦是很玄的东西,其实,在心理学上,  相似文献   

4.
(一) 做梦,几乎人皆有之,这是人类生活现象中普遍存在的事实。现代科学已抹去了“梦”的神秘而迷信的色彩,而作出日益科学的解释。梦,是大脑的一种生理活动,人睡眠时如大脑皮层某些部位有一定的兴奋活动,外界和体内的弱刺激到达中枢与这些部位发生某些联系时,就可能产生梦。梦,不仅人人会做;梦,有时竟会成为灵感闪观的契机,人脑的一种特殊工作方法。剑桥大学调查表明: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从一些梦中得到启示。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是依靠直觉并在梦中编制成的,笛卡尔在梦中清楚地见到了怎样才能把数学和哲学统一成一门新学科,马赛厄斯在梦中发明了多种超导体,爱迪生则常常做着关于发明的梦。文  相似文献   

5.
睡眠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过程,对于高血压伴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提高睡眠质量,改变老年患者对睡眠的认识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睡眠行为习惯,是本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饮食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生命活动与价值活动,不仅是维持人类生命、增进营养与健康的自然欲求,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从伦理维度看主要包含文化价值传承、个体生命价值、人际伦理意义、社会文明风尚和生态文明承载五个方面。从这五个维度对饮食伦理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探讨中外饮食文化,建构新的饮食伦理文明,对民众正确饮食观念、文明饮食行为与合理饮食方式的形成提供切实的价值指引与行为规范,从而提升国人的饮食道德素养,促进饮食伦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的梦理论不能解释“红楼”人物之梦。《红楼梦》所体现的观点认为:1、梦的动力不是由生物本能决定的无意识欲望的冲动,而是由社会存在影响的情绪活动。2、梦的动机或目的不是愿望的满足和保护睡眠;梦是心理状态的反映,是正常睡眠的组成部分,是同生理规律相适应的一种意识状态。3、梦的荒谬不是梦的工作或化装的结果,而是由梦的思维活动的内在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睡眠分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阶段,而梦一般发生在快波睡眠阶段,人在一夜的睡眠中,从无意识的沉睡进入奇妙的梦幻,一般2~6次。在做梦的这个阶段,眼球在闭着的眼皮下转动,这对人脑虽说是相对静止的,其实它是处在活动状态的,这时可从脑电波中测出快速紊乱的电波。其强度有时竟能超过白天活动的强度。但脑内有一种神经中心,它的职能就是在人做梦时抑制肌肉活动,使梦中的行为不会超出精神范围而变成行为。  相似文献   

9.
人类胚胎干细胞伦理研究是生命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定位问题包括人类胚胎的道德地位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核心问题。厘清这一问题是开展人类胚胎干细胞伦理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有助于研究者正确把握人类胚胎干细胞伦理研究的性质与方向,从而使这项科学研究更加符合人类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0.
梦因为过于缺乏形式规律,种类过多,很少是叙述学研究的对象.梦具有独特的文本性和叙述性,因此是一种叙述文本.它按叙述文本的规律,对梦材料进行选择和组合.但是梦者只是梦的受述者,梦的叙述者是大脑的另一部分,虽然对叙述的机制我们至今不甚了解,但是梦与虚构和幻想有极多的符号学与叙述学的相通之处.梦是人类在进化中继承下来的生理-心理功能,对人类保持幻想能力,增进叙述本领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病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调查中显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就诊时以睡眠障碍为主诉的人数逐年增加。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疾病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等情况而影响个体生理学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实践中,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主诉。多项研究证实,睡眠障碍对血压的影响机制主要分为精神源学说、神经源学说、内分泌学说等三个方面,有效的改善睡眠对血压的控制更有利。  相似文献   

12.
青年尼采曾以"梦"与"醉"——即日神与酒神两种力量揭示"艺术冲动",日神展示"梦"的幻境和美的形象,而酒神则借"醉"态体现激情的狂热和忘我的境界。这两种对立的力量作为"艺术冲动"首先在生命与自然界里以直接的方式获得满足。确然,艺术究其实质应是生命的一种诗意的生活。绘画艺术是以生命的线条与色彩达成这种诗情的表达,在"醉...  相似文献   

13.
"生产"人的生命工厂的研究已获得较大进展,它有可能带来两个方面的结果。"生命工厂"有可能导致人类自然生育方式的终结,从人的伦理价值来分析,这种结果会极大地影响到亲子关系,引起人们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困惑;同时,"生命工厂"有可能导致人的性爱与生育相分离,这将影响到妇女的权益,并将对现有的两性关系和人伦道德造成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07,(10):13-13
近日美国《科学发现》报道了一组关于睡眠的新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解开这些疑惑,更加科学地安排睡眠时间。 常常做噩梦并不一定反映心理上有问题 每个人每晚都会做梦,“绝对无梦”的夜晚相对来说是十分稀少的。那些情绪激越、令人激动的梦或许能在记忆中保持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甚至永世不忘,但这类梦至多只占10%,而其余的梦大多在做梦者醒来之前就在脑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15.
当人类摆脱蒙昧、挣脱动物崇拜的羁绊、面对人类自身的时候,虽然显示出清醒的自我意识,但同时又不堪生命悲剧意识的重压。而这种悲剧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人类生存时间的局限而产生的死亡和恐惧所带来的生命的毁灭感,另一个是因人类生存空间的局限而产生的尘世的束缚所带来的生命的不自由感。因此,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探索,企图超越这两种局限,获得生命的永恒与自由。弗罗姆说过:“对死亡和对生命的悲剧一面发觉,是人类的基本特质之一。每一种文化都有应付死亡的问题。希腊人强调生命,认为死亡不过是生命的一种朦胧而阴沉的延续。埃及人把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信念上,相信人体不会腐朽。犹太人现实地承认死亡这一事实,他们相信,人在世间可以达到幸福与正义的境界,有这种信念,他们才能安于生命终将毁灭这一事实。基督教认为死亡是不真实的,因此拿死后还有生命的语言,来安慰忧心忡忡的人们”。而中国文化则不同,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7,(10)
几乎人人都做过梦,有人说梦是很玄的东西。在心理学上,梦是睡眠中在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一个人睡眠时间的20%被用来做梦。在波士顿举行的国际科学大会上,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帕特里夏·加菲尔德公布一项有关人类梦境的研究成果:尽管全球有六十多亿人,但大家做的梦其实只有12种。  相似文献   

17.
庄子之梦来自于对生命、生命境遇、生命所处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体验和沉思,是庄子表达其体验、沉思的通道。庄子以梦解读生命的短暂和焦虑,以觉来解除生命的苦痛,使生命进入从容、自由的境界。其实,觉未尝不是梦。庄子以托梦表达生命的无用及其保全自身的价值,表达生命本是苦难的存在,死亡才是苦难的解脱,生命应以生为苦、以死为乐。  相似文献   

18.
格非《人面桃花》中的近代知识分子处于"疯狂"与"失语"状态中,其桃源梦境或革命乌托邦搀杂了个体私欲杂念,表征他们游离于乌托邦实践与退避归隐间的复杂精神心理。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人复杂心理的一个承续,也与近代转型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有关。同时,作者对乌托邦的复杂态度体现了其探究新的世纪转型时期人性、人心及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状态问题,以及重建文学整体性和人类生活整体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所谓特有就是指人类生存方式与无生命物质存在和其他有生命的物质存在方式根本不同的方面。因此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涵盖在文化概念之下。 文化一词在英文中是“culture”,原意是耕作,通过耕种土地获得更多的食物,即人类对自然存在物施以作用,改变其原有的存在方式,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这是最初的文化含义。在文化最初的含义中包含着人类主动介入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脱离自然的存在状态这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人类上古神话和原始习俗研究原始人类的生命意识及其生死观这项文化心理。原始人类将人的生命意识同化到自然变化的模式中,从而使其生命意识饱含超越的精神和恢宏的格调与厚重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