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舟舟,中国著名智障指挥家,曾指挥包括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内的数个世界顶尖交响乐团,他只有三岁孩童智商,永远活在简单的世界和音乐乐曲中,终其一生都需要别人的爱与照顾。  相似文献   

2.
千北 《今日南国》2007,(1):60-63
不久前,一个叫张惠琴的女人离去了。她是舟舟的母亲,许多人都知道舟舟,他是中国著名智障指挥,曾指挥过包括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内的世界顶潦交响乐团。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舟部字舟、船、服、朕、俞以及舟部外的部分汉字前、受、朝、恒偏旁“舟”的形体从甲骨文到隶书发生了演变。利用出土文献研究舟的形体演变,可以得出结论:舟部字后世用法的核心义项仍与舟(船)有关的字在形体演变中大体没有变化,这部分字在现在依然从舟,作舟(般字除外),共13个;其他字讹变成从月,有服、朕、俞。讹变原因主要是隶变。  相似文献   

4.
胡厚培 《社区》2002,(20):54-55
舟舟不是天才,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从我们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几乎无人不晓前苏联著作家奥特洛夫斯基,正是他的那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的名言,教育鼓舞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是的,当我们面对着正在玩耍或正在指挥“千军万马”的舟舟时,也这样想过:作为一个人,还有什么比拥有生命,一个健康而鲜活的生命更为重要?失去生命,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失去一个健全的生命,就意味着失去健全人的一切。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拥有健全生命的正常人,是很难体会到那些生命“残缺”的人的悲哀的。我们和许多家长不一样,越是在孩…  相似文献   

5.
《三曹文集》中,"舟"、"船"、"航"、"艨冲"、"舳舻"等五个词在"水上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内有同义关系。从使用频率和搭配能力方面考察,"舟"、"船"二词为基本范畴词。这两个词存在历史替换关系。  相似文献   

6.
凤舟是我国流传至今而鲜为人知的传统民俗之一,古代凤舟图像的解读对于溯源中国舟船竞渡历史,厘清舟船竞渡谱系,发掘凤舟承载文化,传承凤舟竞渡民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商周至秦汉时期古代凤舟相关遗存图像,综合考古、田野、文献等资料,以米克·巴尔为主的当代符号学研究理论展开凤舟图像叙事的分析,借助巴尔"换框"的阐释方法,分析不...  相似文献   

7.
普罗米修斯般的诗人兰波(ArthurRimbaud)十七岁时的诗作《醉舟》作为前期象征派的代表作影响深远。它采用传统的亚历山大律,用年轻的幻想在诗歌中经历着一番风暴,乘着醉舟驶向未知的乐园。把诗中"舟"与"海"的意向从文化角度进行阐释,可以看出诗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作和"通灵者"兰波。  相似文献   

8.
"舟"作形旁,意义一般解作"船只",《说文解字》舟下所属共11个字都作此解,但其中关于"朕"、"般"、"服"三字形义关系的分析值得商榷。文章借助考古资料,联系古人祭祀祖先的祼礼仪式,推论"舟"作形旁还有一解,即舟形器物。以此,对"朕"、"般"、"服"等字的本义重新作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古典诗歌中不系之舟这一原型意象通常具有两种象征意义:即面对漂泊无定的人生旅途的悲哀无奈和超越坎坷人生的清虚淡泊、恬静旷达。后者与《庄子》原著中这一原型的不为外物所动、驶向自由精神境界的象征意义基本一致;前者则是《庄子》原著中这一原型的另一象征意义的同向增殖。而从《庄子》的无所维系、漫无目的、顺其自然的不系之舟,到某些现代诗人的挣脱羁绊、直达目的、一往无前的不系之舟,则是对不系之舟原型意象的反向增殖  相似文献   

10.
宋代漕运由低级武臣押纲,又有舟卒随船,是其重要特点。押纲武臣和舟卒等同纲船上其他人员营私舞弊,从中获利的不法行为频频发生。营私获利活动包括纲运时夹带私货贩易、在与一般交装中营私舞弊、直接侵盗官物、擅自靠港、违程住滞及南宋时期的"随纲"等。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14.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5.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9.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