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72年6月8日,22岁的美联社战地记者黄功吾,在越南战场上拍摄了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一个全身赤裸、皮肤在燃烧着的越南小女孩,在乡间公路上惊慌无助拼命地奔跑着、号哭着,几名荷枪实弹的美军士兵悠闲地步行在逃命孩子的身后……就是这张真实反映越战残酷、看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在美国社会掀起了新的一轮反战浪潮。照片上那个全身赤裸、拼命奔跑的越南小女孩叫潘金淑,当时她只有九岁。那天中午,美军一架轰炸机轰炸了潘金淑的家乡壮庞村,飞机投掷下的汽油弹在村子里四处开花,潘金淑的衣服被点燃,她本能地脱光燃烧着的衣服,一边恐惧地哭喊着,一边赤身裸体和其他小伙伴们向村外的公路上跑。  相似文献   

2.
刘卫 《社区》2002,(6):51-51
车在一个小站停下。 上来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背上一个,左手拉着一个,右手还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麻袋。 “售票员,记住在XX路口叫她下车!”这时我才注意到车下还站着一个老人,从相  相似文献   

3.
我们读多了亲兄弟分家产分得头破血流的新闻,也读多了儿子不赡养亲生父母的故事,我们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个妇女,与一个白血病孩子毫无关系,可她满腔热忱地帮助那个孩子,甚至为他跪地乞讨。我们不禁要问,这事是真的吗?最近,笔者赶赴湖南省株洲县,采访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终于要分手了,虽然离婚手续还没有办,可是她赌气先拉走东西。满屋的东西不舍得扔下,因为个个带着事关他的回忆。那破旧了半边的小沙发,因为他喜欢斜着靠在上面看电视;那断掉了出水口手柄的热水器,因为他总是要把那个柄往后推;还有那个天蓝色的抱枕,那是他的专用。  相似文献   

5.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天,天气很好,我决定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我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射击一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看他练习,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一颗颗接过来,一颗颗打出去,当然,他都浪费掉了。从那妇女的眼神可以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  相似文献   

6.
爱值得收藏     
《北方人》2008,(4)
她为他收拾杂乱的房间,发现了一件东西:印有他和一个女孩子名字的钢笔,是放在他书桌的一个抽屉里,用一个很漂亮的锦盒装着。他说,那是初恋女友的东西,他和前女友已经没了任何联系,但他只是保留着想做个纪念,没有其他的意思。她不能接受他的解释,她说:"你为什么不扔了它?证明你余情未了,那么我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呢?"  相似文献   

7.
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乔治娜听说有些参战的士兵没有家庭,缺少亲情的慰藉。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乔治娜决定给予这些无依无靠的士兵以心灵的寄托。她给他们写信,信封上收信人一栏写着“任何一个作战的士兵”。  相似文献   

8.
爱的存折     
小昭 《百姓生活》2008,(9):22-22
当两人的婚姻走到第10年,他跟妻子说,到时候要庆祝一下。妻子说,就两个人庆祝吧,把孩子送到奶奶家里。他每天都琢磨着,送什么礼物给妻子呢?结婚时候他送过她一个景泰蓝戒指,10块钱买的。那时他们还在小镇上,家里经济紧张。那个景泰蓝戒指虽然已经褪色,她还一直保存着……就买个戒指吧。  相似文献   

9.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而一个生在穷人家的女儿,父母也一样不可能让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过着披金戴银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人》2006,(1)
母亲:自由的天地李开复一直把他的养育了七个孩子的妈妈视为人间圣母。妈妈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儿子的诉说,仔细揣摩什么才是儿子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她还知道儿子内心深处潜藏的愿望,知道那愿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终将爆发出来,一点一点地引导儿子朝着那个方向走去。她对儿子有一种执拗的期待和信任,相信儿子不同凡响。可是作为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儿,开复总要惹妈妈生气。每逢这时候,她就显露出一个平凡母亲的特点:焦躁、愤怒,甚至专横。  相似文献   

11.
拇指姑娘     
《阅读与作文》2007,(1):37-49
从前,有个妇女想要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但她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于是她去找巫婆,说:“我特别想要一个小小的孩子,你能告诉我从哪里才能得到吗?”  相似文献   

12.
刘祖光 《可乐》2008,(11):43-43
他的生父是首批进入夏威夷大学的非洲学生,母亲是一个美丽的白人女子。在他出生两年后,生父离开了他们,带着另一个女子回到祖国。母亲做了她那个年代大部分女子不会做的事情,嫁给一个非洲男人,生下孩子后离婚。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也总是有问必答。 小孩中有一个调皮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  相似文献   

14.
晓雅 《社区》2003,(13)
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去了几天后,儿子告诉我,他很喜欢他的杨老师,原因是杨老师的样子好看。我问儿子:“你最喜欢的是妈妈还是杨老师?”儿子看看我,又安慰性地补充道:“第二喜欢妈妈。”童言无忌的儿子,让我想起那个故事……那个女孩又和妈妈吵架了,女孩转身向外跑去。她流着眼泪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黄昏,逐渐冷静下来的她才感觉到肚子饿了。正巧,前面就有一个面摊,冒着香喷喷的热气。可是,她摸了摸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守摊的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奶奶,看到她站在边上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对不起,我忘了…  相似文献   

15.
爱是裸体的     
他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她正带着小侄子在公园喂鸽子,穿那种宽松的背带裤,白球鞋,头发短短的像个男孩子,素面朝天的一张脸,说不上漂亮,却说不出的阳光。那时候的她,真的像个孩子,跟那个小男生追鸽子玩儿,脸上弄脏了一块也浑然不  相似文献   

16.
梁伟娜 《百姓生活》2011,(11):29-30
她本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半辈子在村里种地看孩子的农家妇女。44岁时靠借来的5000元办厂创业。如今。69岁的她拥有了上亿财富。这位普通农村妇女创造的奇迹,伴随着她怎样的人生故事呢?请看——  相似文献   

17.
义工的父爱     
杨江 《社区》2004,(18):48-50
他并不是那个孩子的父亲,只是为孩子们服务的义工。开始时那个孩子不但不接纳他,甚至扬言要杀他。他们之间是从较量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小夫妻     
一个六岁男孩儿告诉他的父亲,他要娶住在街对面的那个小姑娘。父亲是一位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经验。他并没有笑话孩子。他说:“这可是个大事情,你们俩认真地考虑过了吗?”“当然!”男孩儿回答道:“我们俩在我的房间住一周,下一周住她的房间。两家只  相似文献   

19.
幸福感     
周国平 《社区》2014,(32):21-21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幸福感特别强烈,就是初为人父的时候,第一次迎来了一个小生命。当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人家跟我说孩子多么可爱,我是没感觉的,我对要不要孩子的问题顺其自然,有也可以,没有也不是什么缺陷。但是有了孩子以后,真是不一样,你生命里面的一些东西,有些你不知道的本能被打开了。那是我又一次感觉到世界非常美好,有某种未知的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等待着我,那个感觉就是每一天都是新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约模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清瘦清瘦的,手握一根小木棒在前面走着,后面是一个约摸四十多岁的盲人,也握着这根小木棒在后面跟着。两人一前一后,走走停停,他们绕过停放在路边的车辆,穿过大街上往来的人流,拐入一条深深的小巷,在我不留意间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然而,小女孩胸前的红领巾,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飘动着,永远也不会逝去。抑或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在我工作的那所小学里,我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我真想从她那难能可贵的行为中发现或寻找到平常孩子身上所没有的东西。小女孩的班主任告诉我:她叫刘琪,父亲是个盲人,靠在街头占卜算命为生,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