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郭明道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5):86-90
太谷学派是清代嘉庆以后的一个民间儒家学派,首尾活动百年有余。学派的宗旨在于加强自身修养,走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一生为民众做有益的事,以达到"祈天永命"之目的。太谷学派接近民众,对儒学的研究多有创新。学派的思想渊源与宋代理学并无关系,而直承《周易》、《论语》等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3.
王子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一,太谷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的最后一个学派,是儒学的不显传的一派,以儒为本,释道为用。 二、归群宝籍中不少是文学作品。 三、太谷学派文学作品中以刘鹗《老残游记》为代表,是太谷学派的传道书。 四、“作者信仰,并见于内”(鲁迅语)对《老残游记》的评价也同样适合于太谷学派其他文学作品。 五、张积中《题(红楼梦)后》是近代评论《红楼梦》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4.
太谷学派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民间儒家学派。该学派创始人及各代传人因应文化发展大势,借鉴、吸收道教的生命思想,发露、彰显道教的摄生理念,提升、再塑道教内在的生命精神。这种学派间的融通,一方面使太谷学派自身的理论逐渐完善,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推进了本学派道统的延续与衍扩,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道教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朱季康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6):71-74
肇始阶段的太谷学派与扬州学派共享相同的时空环境,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流与联系,太谷学派受到扬州学派的熏陶,形成解放思想之风、溯流寻源之风,终通且博之风,笃实自律之风和重友切磋之风。 相似文献
6.
韩荣钧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89-94
一般认为太谷学派是一近代儒学民间化、宗教化的典型个案。从现存太谷学派遗书内容来看,学派早期确有秘密宗教性质。太谷学派第三代传人黄葆年对学派的神秘主义思想和行为方式作了修正,淡化了学派的宗教色彩,使其作为学术团体焕发了新生。 相似文献
7.
8.
9.
10.
王明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1):85-92
太谷学派活跃于清代末年和民国年间,其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民间的暗流。王伯沆先生是民国年间的国学大师,他曾投拜于太谷学派二传宗主黄葆年的门下,并与诸多太谷学派传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王伯沆先生与黄葆年、刘鹗、李泰阶、锺泰、王雷夏、周育卿等太谷学派传人之间的交往史实,来展示太谷学派的传承情况,以期引起太谷学派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朱季康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10,29(4)
近代社会转型期中,以周太谷、张积中为代表的太谷学派学人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理论并有一定实践.他们不刻板坚持君臣礼仪,注重民生,提倡仁政,并在土地等问题上有自己的见解.于变革中坚持传统,但也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太谷学派的政治观,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人民政治观. 相似文献
12.
朱季康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111-117
早期太谷学派作为中国最后一支传统民间学派,在性、命、心等传统哲学命题上未脱离传统儒家的基本范畴,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和发挥。 相似文献
13.
张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95-100
太谷学派在早期传播过程中,周太谷等各传山长为了扩大影响和组织,采用民间宗教传播的神秘方式,营造出一定的"超个人魅力"。他们对传统儒学采取了组织化、宗教化等处理方式,使得太谷学派兼具学术性和宗教性,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儒学世俗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牛秋实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77-81,92
太谷学派传到李晴峰时,其教义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其思想、组织及宗教化的仪式都受到明季泰州学派的影响,两者具有明显的渊源关系。这是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似的社会状况所造成的,惟其组织性严密,在当时大传统崩溃的状况下,成为民间一股新鲜的风潮。这种民间宗教证明,古代文治社会的延续是靠一种民间的书院或宗教来完成教养的。而这方面,是我们对传统社会研究不足的地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