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民巍  牟洁 《社区》2002,(15):5-8
社区是城市居民情感的纽带、生活的共同体,守望相助、邻里帮扶的基地,更是社区社会管理、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的依托。居民以社区为家,社区以人为本。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在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文明城区活动中,提出了以“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凝聚人”为核心的人文社区建设目标,在社区建设中着力打造人文品牌,探索出了一条城市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窦潮 《九江学院学报》2004,23(4):101-103
社区文化重建是社区重建的重要任务 ,其本质意义在于培养社区现代文明的精神共性 ,为城市现代化奠定精神底蕴 ,最终促进人的现代化。作为承担社会文化传承任务的图书馆 ,应该关注人文精神 ,找到自身在社区文化重建中的准确定位 ,履行自己的历史责任 ,为社区文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本文着重对社区文化重建的基本特征和图书馆的人文思考、社区文化重建的任务与图书馆的人文定位 ,社区文化重建中图书馆的特殊人文功能发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人文精神”为核心 ,简要地论述了“人文”这一概念的内涵、人文的作用 ,并扼要地说明了社会主义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人文、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是研讨人文教育的基础性核心概念 ,“人文”的本意是指与“天文”相对应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精神具有多重含义 ,有民族性和历史性 ;人文素质属于社会文化范畴 ,是人文精神在个体上的体现 ;人文教育是一种直接指向人生存目的的教育理念 ,其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在“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人文工程”等词报刊上出现不少,这说明人们对人文科学建设、提高人文素质的关注,也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探索理工大学加强人文学科建设途径和模式。在高校中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概括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目标,通过多渠道人文教育是途径,各方面通力协作的人文工程是保证。 人文科学一般指以人或自然为研究对象,是与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人文精神教育。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大发展的世纪,也可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街道38名社区工作者,收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荣幸地成为了民政部在该院设立的社区建设新专业的新生。这件大好事是百丈党工委落实人大代表一条建议的结果。江东区人大百丈中心组代表们在组长陈华安的倡导下,带着如何抓好新时期社区建设工作的调研话题,走访了百丈街道所辖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和部分居民进行了广泛交谈。走访中,代表们听到社区工作者大都是刚刚从社会上招聘来的,虽有工作热情,却缺少这方面工作经验,工作中大都脱不开居委会的老模式,与民政部关于社区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代表们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社区调解制度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文化范式,其成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我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发展,几千年调解制度的发展造就了特有的调解文化,而社区调解文化体现了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向度,社区调解制度的人文精神包括对人的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本文提出社区调解制度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法治的发展规律类似,这种内涵于社区调解制度的人文精神也集普遍价值与民族特色于一体,要进一步发展社区调解制度就应当创设一个社区调解制度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新境界,这个新境界就是通过建设一支优秀的社区调解人队伍,来表达社区调解制度的人文关怀,将人文精神落实在社区调解人所进行的生动具体的调解实践中,以培养人们对社区调解人的信任,树立社区调解的制度权威,使这种柔性的东方法律制度在世界法治模式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吴兴锦 《社区》2002,(21):60-60
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作为云南省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之一,加大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建设。近两年的实践与发展,为边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总结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缪舜 《社区》2003,(17):20-21
“明楼”是指宁波市江东区明楼街道,有十个社区,属原国有企业宿舍集中区,旧城改造拆建户多,具有失业人员多、弱势群体多的特点。三年前,以几个社区编织站为居民提供做“家门口”的活为起点,现已经在江东区的6个街道和3个市(宁波、绍兴、舟山)15个街道设立“明楼”爱心编织分站36家,解决了6000人的就业问题,闯出了解决弱势群体就业的新路。“明楼”的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探索路子。1999年8月,明楼街道为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在区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联系到一家专门从事外贸加工的公司,由于公司距离社区较远,产品技术要求偏高,工艺复杂,…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杜时钟在《人文教育论》中指出“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人高于物;它的诞生说明人具有了自我的意识,标志人的觉醒,表明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超越自然则意味着人开始有了自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是指在社区中执行非监禁刑或者监禁刑的替代措施的一种刑事执法活动。社区矫正的勃兴有其深厚的刑罚观念基础、刑事立法根据和司法实践需求。社区矫正的价值主要在于促进犯罪人再社会化、实现多元的刑罚目的和彰显现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前期的美学研究主要综合调和了弗洛伊德、克罗齐、尼采、布洛和立普斯等人的思想方法,在取舍折中中体现了科学精神和实证精神,反映了他的批判力和创造力。朱光潜以移花接木之法,使西方学术与中国传统学术相互参证,在比较和消化中创新。他的超脱思想正体现了审美的精神,且与现实互补统一。他还特别注意从感性生活经验和艺术实践中去探讨审美问题,使理论体系与感性体验融为一体,并使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生观相联系,从中实现西方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人文价值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古今中外关于情感本质的研究表明 ,情感是人类的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的体现 ,是主体以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术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医人文精神不只是在人文层面给予中医学发展提供了给养,更在于其以一种方法学意义上的内涵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解析中医人文精神的方法学意义,有利于在中医学术承继、创新的过程中,为中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树立人文理念,为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开拓人文视野,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养成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中医人文精神的方法学意义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术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医人文精神不只是在人文层面给予中医学发展提供了给养,更在于其以一种方法学意义上的内涵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解析中医人文精神的方法学意叉,有利于在中医学术承继、创新的过程中,为中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树立人文理念,为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开拓人文视野,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养成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6.
陆秀夫,楚州盐城人,南宋末年丞相,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负幼帝投海而亡。杨瑞云,生于陆秀夫投海的崖山海边,深受陆秀夫事迹的影响和陆秀夫精神的感召。万历年间任盐城知县,以陆秀夫精神为楷模,极有建树,并重修陆公祠,作碑记抒发感慨,高度赞扬陆秀夫的临危壮举和崇高气节。陆秀夫事迹透射出来的是中国古代优秀文人至高的精神追求,是盐城乃至中华民族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代表,每当民族危亡和国家建树的关键时刻陆秀夫精神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陆秀夫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仍不断激励着后来人。  相似文献   

17.
漂泊的诱惑:张雅文的文化性格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臣 《南都学坛》2002,22(1):69-73
张雅文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和独特经历的作家 ,她的文化性格与人文精神从她长期漂泊的生存状态中得到了体现。漂泊的生存状态直接受东北地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进而发展成她的个性特征。追求自由、冒险和侠义的自由人格 ,女性参与文化 ,体现出女性主义理想的当代文化精神是这一特征的主体内涵  相似文献   

18.
陶都宜兴的陶文化已具有七千年的历史。紫砂壶艺,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同时它又是能工巧匠运用土、水、火加工而成,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紫砂壶艺之美,体现了实用和艺术的统一,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9.
水精神是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水给人的一种启示、体验和感悟 ,或是说 ,人赋予水的一种灵气 ,一种人格化的巨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 ,实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人民群众的民族精神在水务活动中的体现。从水的人格力量、抗洪精神、水利精神、团体精神等方面论述水精神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对自然辩证法课程教育功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理工科现行课程体制存在专业分化过细和缺乏人文精神培育的状况。自然辩证法学科本身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发掘自然辩证法的多项教育功能,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最终达到培育研究生完善健全的人格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