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明代科举中,冒籍是一种特殊的科场舞弊行为.从制度层面说,它与其他舞弊手段没有区别; 从科举所标榜的公平、合理的角度看,冒籍又是对科举制度不甚公平、有欠合理的一种反抗和弥补.因此,朝野上下对冒籍持有充分的理解和同情,虽然有严格的处罚规定,但冒籍者不会被轻易指发,也很少会受到严惩.现实社会中对于冒籍的宽纵也影响并反映在通俗小说中.小说作者往往并不将冒籍看作一种舞弊手段,而是将其视为小说人物考取科名的科场利器,并由此发掘出冒籍在人物形象与小说情节方面的诸多功能,使之成为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元素.通过冒籍,我们也可以体察到小说作者对于科举的矛盾心理和隐秘需求.  相似文献   

2.
叶楚炎 《云梦学刊》2009,30(5):97-102
明代科举的乡试和会试都要考三场,由此产生了所谓“前场”与“后场”的对立;而在前场中。又由于考生选取经书的不同,有“分经取士”规定。而这些在科举考试中往往不被注意的细致规定,都被明代的通俗小说细纳进来,成为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小说吸纳这些科举因素的具体形式会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正面的、直接的反映固然存在,基于小说的特性与自身情节的需要,科举制度往往也会在变形之后才成为小说的情节要素。  相似文献   

3.
明代通俗小说中的货币描写研究,近年来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三个研究主题.目前的研究,肯定了货币描写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独特的历史认识价值,但在研究的深度和方法论上还有一定的局限;认识到货币描写衍生和推进小说情节的结构价值,具有文学叙事功能,但对这一功能的个案积累和整体爬梳还显不足;意识到货币描写对于考证某些文学史实具有参考作用甚至具有关键作用,具有文献史料价值,但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作为“证据”的货币描写,还要做具体的分析.深化这一研究,要引入更专业的经济史、社会史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发掘重大课题,加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阳明心学及泰州学派的理论学说促成了儒学平民化思潮的盛行,身处这一文化背景下的明代通俗小说家也通过自己的小说创作加入到儒学平民化的时代潮流中去,这从其小说内容题材、创作目的及艺术趣味上即可看出。明代通俗小说家还对王阳明及泰州学派推崇的作为儒学平民化途径之一的圣谕宣讲予以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5.
雕版印刷业与明代通俗小说的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通俗小说的兴盛与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有重要关系.通俗小说刊刻起步于嘉靖年间,在万历时得到了迅猛发展,除了与印刷业的发展一致外,匠体字的运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建阳刻书具有浓厚的商业气味,采用上图下文的插图方式,内容与印刷都比较粗陋,针对的是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万历间江南民间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南京、苏州和杭州都是通俗小说出版的重要地区.到了天启、崇祯间,出版中心已逐渐转移到了这一带,这对通俗小说的装帧、题材及内容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江南刻书开始重视书籍的质量,部分作品的插图、印刷都非常精美,成为可以独立欣赏的艺术品,同时某些具有较高素养的文人加入通俗小说的创作,也改变了通俗小说的美学风貌,呈现出文人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拯救人心为矢的阳明心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救世理想的学说,它同明中社会生活有着广泛深刻的联系,从一定意义是讲,它既是明中社会生活的产物,同时又是明中后来社会生活结果.对阳明心学的研究除了学理上的研究外,把其放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考查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8):118-124
明代中期江南纷繁的文化态势和丰富的艺术样式直接关系到艺术家们的审美导向,文人艺术家和活跃在民间的职业艺术家是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由于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互有差异,艺术师承脉络上各有渠道,且文人艺术家和民间职业艺术家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导致他们在创作手法和题材选择等方面不尽相同;在比较两类艺术家的审美取向和作品风格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发掘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和对后世艺术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初《左传》研究的复兴,是明亡清兴的重大社会变革和明末以来"通经复古"和经世致用等学术风气双重作用的结果。其复兴的主要表现是:官方对《左传》的关注及其影响下的《左传》研究蓬勃兴起;以考据方法研究《左传》成果丰硕;毛奇龄、万斯大、姚际恒等著名学者对《左传》的关注。上述研究不但为乾嘉时期《左传》研究的鼎盛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3):52-52
鲍人著的《清风有骨》一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该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山深自有道;第二章,君子何所忧;第三章,谁将补天裂;第四章,云帆难济海;第五章,所不朽者万世心。作者在对大宋往事的叙述中.我们可以读得出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传统文化的拳拳之心、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殷殷期盼  相似文献   

10.
《选》学从隋唐开始就成为显学,纵观《选》学史,大致经历了隋唐的兴盛、宋元的衰退、明评点的繁荣和清代的全面复兴。考察其兴衰,发现与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沿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云梦学刊》2010,(1):61-61
《当代文学六国论》(贾梦玮主编)于2009年4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评析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六位著名作家,即编著所说的“六国”,他们分别是:王安忆、余华、莫言、贾平凹、张炜和张承志。该书试图做作家的诤友,采用了“挑刺儿”、“找毛病”的方式,找寻六位著名作家的薄弱环节,提醒包括作家在内的众人。  相似文献   

12.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09,(4):118-118
《谭谈评传》(朱平珍、余三定著)于2008年1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由乡村苦少年、军营”高玉宝”、矿山编报人、中篇小说《山道弯弯》,中短篇小说:自传性与现代特征、长篇小说:生命意识的觉醒与深化及散文与报告文学等章节构成。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学术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和知识的关系也随着学风流变的转向出现了变化。在反对明末腐朽学风的思潮中,涌现了一批批判理学末流、重新阐释儒学经典,旨在经世致用的哲学家及其著作,黄宗羲与《孟子师说》就是其中的代表。现拟从实学角度看《孟子师说》,意在阐述清初实学之风和《孟子师说》的关系,说明经世致用思想在《孟子师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史小军 《学术研究》2003,(4):114-116
无论从儒林还是文苑来看 ,热衷“标榜”都是明代中期士人的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 ,这充分体现在他们在学术上标新立异、建立门派 ,对于一己之名声和学说大力传播等方面 ,其标志便是心学的风靡、书院讲学活动的勃兴和文学社团的繁盛。在充分认识“标榜”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的同时 ,还应该看到它在明代学术风气转换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的废止已有一百零几年,中国人从激情的批判开始走向理性的判断。历史上存在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对其功过得失,人们的评价由片面逐渐转为公允,为科举平反的呼声也日趋强烈。当普通民众对渐行渐远的科举制日益生疏时,学界对科举的研究却从冷寂走向热门,  相似文献   

16.
高远 《北方论丛》2012,(2):77-81
清初学人改补《宋史》,不仅是《宋史》文本问题,也是一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在此过程中,蒙元之代宋与清之灭明历史情境的相似及清廷的政治导向,使清初学人对宋代一史之"借",基于"类"之似,即以"类似"而作,对"宋亡"之为"明亡"的追论。此类改补《宋史》群体,其目的是借助修史表达自身的诉求,从而为自己在易代后的文化秩序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有的逐渐消亡,有的则融入了政府倡导的新文化秩序中,共同构成了清王朝国家意识形态的历史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7.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107-107
《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向阳光著)于2008年10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音乐教育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人性观与明代中后期"克己复礼"思想无关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武  李冬山 《江淮论坛》2006,20(6):168-174
从人性的解蔽与整合角度探讨,《金瓶梅》作者由纵欲走向禁欲的人性观与明代中后期的多种思想文化并存共生的局面有关,也与当时“克己复礼”思想大背景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贾佳 《船山学刊》2003,(1):87-91
清初石成金的小说观念较前人发生倒退 ,其两部小说集《雨花香》、《通天乐》呈现出议论膨胀、叙事萎缩的特征。然而 ,作为雍正、乾隆年间拟话本小说向“因果教化之书”衍化的开先河者 ,它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化意蕴 ,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知识阶层的雅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2(5):100-100
《魏晋至宋元叙事思想》于2010年12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李作霖。该书为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丛书中之一种,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魏晋六朝叙事思想;中篇为唐代叙事思想;下篇为唐宋元通俗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